- 妇产经静脉超声造影图解
- 罗红 杨帆主编
- 1038字
- 2025-03-14 20:22:59
三、超声造影检查方法和设备条件设定
1.造影剂注射方法
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分为静脉团注法(又称弹丸式注射法)和静脉滴注法两种。团注法通常由助手使用普通注射器完成,注射速度为1~2ml/s。造影剂信号强度与微泡血循环的时间相关,表现为信号强度迅速达到峰值,随后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团注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除特殊组织或肿瘤灌注定量研究外,各类造影检查均可使用。其主要缺点是血中造影剂浓度的迅速增高可引起声像图过度增强和衰减的伪像,特别是在微泡浓度峰值显像的时候。
静脉滴注法需要特定的注射泵,通常将造影剂按特定比例与生理盐水配置,滴注速度按每千克体重来计算或根据增强效果来调控。造影剂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支,数分钟后当造影剂滴入与廓清达动态平衡时,曲线表现为平台式,平台期的长短取决于滴注持续的时间,停止滴注后,曲线逐渐下降。静脉滴注法主要应用于定量评价组织微循环或肿瘤灌注;其主要缺点是不易操作,且需要特殊的滴注泵装置。
2.设备条件设定
需使用具备CEUS功能的超声诊断检查仪及与其相匹配的探头。机器还需具备较强的图像资料动态存储功能。
(1)MI: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声诺维(SonoVue),其只能耐受较低声压,故MI<0.2。也可使用更高的MI(MI>1.0)把探测范围内的微泡击破,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低MI实时造影模式;可观察病灶血流再灌注,也可借助肿瘤微血管成像模式显示病灶血管结构。
(2)增益:
可采用自动优化或手动模式调节图像增益及均匀性。以子宫检查为例:调节后图像,子宫组织无回声,仅盆腔腹膜、肠管壁等显示为线状回声为准。
(3)深度和聚焦:
将病灶置于扫查区域的中间,深度调节至可包括完整的目标病灶和适量的邻近组织。聚焦点常规置于目标病灶的底部水平,为了得到均匀性更好的图像,可增加聚焦点的数量,但一般不宜超过2个。
(4)帧频:
一般设定为8~20帧/s,时间分辨率过低不利于实时显示;过高单位时间内发射的超声脉冲数增加,微泡破坏增加,造影成像时间缩短。
(5)探头频率:
根据探查的部位,患者的体型和病变部位选用适当频率的探头。
(6)动态范围:
适当的动态范围有助于真实显示组织增强的差异,范围过低虽可增加对比度,但由于明到暗之间细节丢失过多,导致图像粗糙;范围过高可获得细腻的图像,但明暗对比度欠佳,不利于显示增强的差异。
(7)图像显示方式:
建议采用双幅显示方式,这样有助于实时对比和确认扫查的目标无误。
(8)计时器:
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启动计时器。
(9)图像存储:
造影检查开始立即启动动态储存。对图像分析处理后,应及时拷贝移出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