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水平

样本数据中非健康孕妇共计437 682例。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整体情况也不错,其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为1.08%,血清维生素E缺乏率为0.35%。但相对来说,仍比健康孕妇的情况稍差。

通过分析发现,数据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规律。

1.孕晚期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明显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的,其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达1.82%;孕早期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最高为0.82%。

2.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的情况比血清维生素A情况好,不仅正常率很高,而且各分组人群血清维生素E缺乏率也普遍低于维生素A的缺乏率。补充维生素E的孕妇超高率略高于未补充维生素E的孕妇超高率,应警惕过度补充维生素E的现象。

3.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水平正常与否明显与孕妇的空间分布、人口学特征、机体特征和就诊医院特征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

(一)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状况

在非健康孕妇中,处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孕妇的正常率都超过90%,孕晚期虽然正常率也超过了80%,但缺乏率最高(达1.82%),边缘缺乏率为13.91%。各孕期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超高率差异不大。见表13。

表13 各孕期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的空间差异极大

以下按照孕妇所在的空间属性(农村/城镇、城市等级、地区和孕妇居住现状)分别统计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城乡差异极大,比健康孕妇的城乡差异更大。

来自贫困农村医院的孕妇缺乏率高达3.06%,而来自大城市的缺乏率为0.73%。来自普通农村医院的超高率最高(1.68%)。

(2)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与孕妇所在的城市等级大致成反比。

五线城市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最高,达2.32%;一线城市的缺乏率最低约为0.32%。正常率则与城市等级大致成正比。超高率无明显规律,一线城市最高为1.36%,新一线城市最低为0.78%。

(3)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的地区差异较大。

7个大区中华南地区情况仍然是最好的,其缺乏率、边缘缺乏率和超高率均属最低(分别为0.16%、5.24%和0.38%)。华中地区的情况相对最差,其正常率最低,而超高率最高(2.04%),缺乏率次高(1.70%),边缘缺乏率最高(13.70%);东北地区与华中地区大抵相似,只是超高率较低。见表14。

表14 各地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4)属于农村常住人口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整体状况最差。

属于农村常住人口的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高,分别为1.24%和1.30%;而流动人口的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低(分别为0.88%和1.09%)。

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之间差异有大有小

以下按照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等维度分别统计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与年龄大致成反比,而超高率与年龄成正比。

(2)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与文化程度成反比。高中学历的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最高,为1.20%;研究生学历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最低,为0.66%;而两者的超高率差异不大。

(3)不同工作性质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和超高率差别均不大。

3.不同情况下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差异很大

以下按照孕妇是否补充维生素A、体质指数(BMI)、受孕方式、胎数、孕周期分别统计各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1)孕妇中不补充维生素A者其缺乏率更高(1.17%),约为补充者缺乏率(0.34%)的3.4倍;两者超高率差别不大,分别为1.13%和1.26%。

(2)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随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而升高,超高率也随之增加。各BMI区间对应的缺乏率差异很小,均在1.06%~1.19%,且无固定趋势;其中BMI≥28.0kg/m2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高(分别为1.19%和1.7%)。

(3)与健康孕妇不同,非健康孕妇中自然受孕和人工辅助受孕孕妇的维生素A缺乏率差异不大,分别为1.07%和0.82%;但人工辅助受孕孕妇的超高率达2.53%,是自然受孕孕妇的两倍多。

(4)相比于单胎,非健康双胎孕妇的维生素A缺乏率与超高率更高,分别为2.79%和1.47%;而单胎孕妇的分别为1.07%和1.15%。

(5)各孕周期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超高率相差不大,但缺乏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孕晚期为最高,达1.82%。

4.来自不同医院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明显

以下按照孕妇就诊医院的等级和性质分别统计各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1)来自不同等级医院的非健康孕妇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较大。

来自三级甲等和二级乙等医院的非健康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最高(达1.35%),一级甲等医院的缺乏率最低(0.46%);三级甲等医院的孕妇超高率最高(1.20%),未定级医院的超高率最低(0.51%)。见表15。

表15 在各级医院就诊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分布

续表

(2)来自综合医院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和超高率(分别为1.30%和1.28%)分别高于妇幼保健院非健康孕妇的缺乏率和超高率(0.73%,0.95%)。

(二)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状况

非健康的孕妇中,孕早期和孕中期血清维生素E正常率低于同孕期的健康孕妇,孕晚期的正常率(84.01%)略高于同孕期的健康孕妇(83.89%)。见表16。

表16 各孕期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空间差异明显

以下按照孕妇所在的空间属性(农村/城镇、城市等级、地区和孕妇居住现状)分别统计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城乡差异很大。

于贫困农村就诊的孕妇正常率最低(85.31%),超高率最高,达13.62%,其平均水平也最高;于普通农村就诊的孕妇其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最高,达0.61%;于中小城市就诊的正常率最高(90.39%),超高率最低(7.93%);于大城市就诊的缺乏率为0.32%,超高率为8.48%。

(2)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差异较大。

新一线城市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情况最好(正常率为92.76%),缺乏率、边缘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低,分别为0.09%、0.94%和6.21%;三线城市的血清维生素E缺乏率最高,达0.77%;五线城市的超高率最高,达10.96%。

(3)各地区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差异很大。

7个大区中仍属华南地区情况最好,其缺乏率与超高率均最低(分别为0.06%和2.73%)。东北地区情况最差(缺乏率高达2.35%,边缘缺乏率高达5.52%);华北地区的超高率最高(10.42%),其次为西南地区(8.78%)。见表17。

表17 各地区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4)属于流动人口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情况相对最好。

属于流动人口的孕妇维生素E的正常率最高(92.21%),超高率最低(6.01%),缺乏率次低(0.17%);城市常住非健康孕妇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均最高(分别为0.40%和1.63%),超高率也最高(达8.51%);农村常住孕妇的缺乏率最低(0.16%)。

2.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差异明显

以下按照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等维度分别统计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大致与年龄成反比,而超高率则与年龄成正比。

(2)不同学历非健康孕妇的缺乏率差异较大,超高率差异不大,高学历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情况相对更好。高中学历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缺乏率达0.47%,是研究生学历孕妇(0.20%)两倍多。

(3)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顾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情况相对最好,缺乏率、边缘缺乏率和超高率均属最低(分别为0.15%、1.10%和7.40%)。仅从事体力劳动孕妇的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高,分别为0.47%和8.76%。

3.不同情况下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差异很大

以下按照孕妇是否补充维生素E、体质指数(BMI)、受孕方式、胎数、孕周期分别统计各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中补充血清维生素E者其血清维生素E正常率相对较低,为87.31%,不补充者的正常率为90.21%。缺乏率与超高率差异不大,但均是有补充者更高。

(2)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和超高率均随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而增加。BMI≥28.0kg/m2的孕妇的缺乏率、边缘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高(分别为0.76%、2.96%和9.07%);BMI<18.5kg/m2的孕妇正常率最高(90.27%),其缺乏率和超高率均最低(分别为0.23%和7.85%)。

(3)人工辅助受孕者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和超高率都比自然受孕者的高,但两者差异均不大。

(4)相比于单胎,非健康双胎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与超高率更高(分别为1.33%和10.68%);单胎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缺乏率与超高率分别为0.35%和8.19%。

(5)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正常率与孕周期成反比。与健康孕妇不同,孕早期的非健康孕妇缺乏率高达0.82%。孕中期和孕晚期的非健康孕妇缺乏率均低于0.30%;孕晚期非健康孕妇的超高率最高(14.72%),应注意避免孕晚期过度补充维生素E。

4.来自不同医院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差异明显

以下按照孕妇就诊医院的等级和性质分别统计各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1)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正常率与就诊医院等级大致成反比。

来自三级甲等医院的孕妇血清维生素E正常率最低(89.45%);未定级医院正常率最高(92.46%)。二级乙等医院的缺乏率最低(0.03%);二级甲等医院的缺乏率最高(0.83%)。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超高率则差异不大。见表18。

表18 在各级医院就诊的非健康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的分布

(2)与健康孕妇不同,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非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