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冠状动脉疾病

第一节 正常冠状动脉解剖

一、冠状动脉血管树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见图1-1。

图1-1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1.左主干;2.前降支近段;3.前降支中段;4.前降支远段;5.第一对角支;6.第二对角支;7.回旋支近段;8.回旋支远段;9.钝缘支;10.后降支;11.窦房结动脉;12.圆锥支;13.右冠状动脉近段;14.右冠状动脉中段;15.右冠状动脉远段;16.房室结动脉;17.后降支;18.左心室支;19.右心室支;20.锐缘支;21.室间隔穿支;22.左心房支。

1.左主干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左或后伸展,0.2~4cm,行至前室间沟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2.左前降支

沿前室间沟走行,下行至心尖或绕过心尖,止于膈面。供应大部分左心室、心尖部、右心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的血液。

(1)室间隔支:

几乎成直角发出,第一室间隔穿支较粗大,越接近心尖部越细小,共12~17支。

(2)对角支:

成锐角发出,位于左心室表面,一般有2~6支,相互平行,自近端至心尖,逐渐变细小。偶然一支粗大的对角支可以与前降支相似或更粗大。

3.左回旋支

几乎成直角起自左主干,向后下至左心房室沟,止于膈面。

(1)钝缘支:

1~4支。第一钝缘支较粗大,其后的左回旋支明显变细。供应左心房、左心室外侧壁及前上壁的血液。

(2)后降支:

约10%的左回旋支达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

(3)窦房结支:

50%的窦房结动脉分支源于左回旋支。

(4)左心房支:

心房的大多数血液由左心房支提供。

4.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

起源于右冠窦中部,行于右心房室沟内。供应右心房、右心室前壁与左心室后下壁的血液。

(1)圆锥支:

为第一分支,半数发自RCA开口前方1~2cm处,沿右心室圆锥部到达肺动脉瓣。

(2)窦房结动脉:

约50%的窦房结动脉起源于RCA近端右上方,与圆锥支径路相反。

(3)锐缘支:

较粗大,行向心尖,供应室间隔。

(4)后降支:

于室间沟内下行至心尖。

(5)左心室后支:

进入心肌呈“U”形,然后下行至心尖时发出1~2支供应左心室后部。

二、冠状动脉分布类型

以后降支的来源为冠状动脉分布类型的分类标准,即采用Schlesinger等的分类原则,将冠状动脉分布分为三种类型(图1-2)。

1.右优势型

RCA在心脏膈面除发出后降支外,还发出分支分布于整个右心室膈面和左心室膈面的部分或全部。

2.均衡型

两侧心室的膈面各由同侧冠状动脉供应,互不越过房室交点区,后降支为右侧或左侧冠状动脉末段或同时来自两侧冠状动脉。

3.左优势型

左冠状动脉分支除供应左心室膈面外,还发出后降支和分支分布于部分右心室膈面。

图1-2 左、右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谭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