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一、概述

在医学史上,传染病一直是人类所面对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抗传染病是医学千年不变的主旋律。历史上,传染病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14世纪开始的欧洲鼠疫使三分之一欧洲人口丧命,动摇了基督教和封建制度的根基;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造成约5 000万人死亡,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以迅猛决绝的方式在全球大流行,也使得传染病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对于一种全新的突发传染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治及预防,仍然有很多未知等待我们去不断探索、积累知识、总结经验。

作为住院医师而言,规范化培训是从医学生真正转变为医生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有些规范来介绍如何从整体的角度和横向的角度重新认识疾病,这样换一个角度认识疾病是对疾病诊断的真正开始。要从纷杂的传播途径、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疾病中迅速抓住要点,对疾病作出诊断,首先需要清晰地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些重大疾病,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新冠肺炎、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学、自然史、临床表现、初筛和确认、抗病毒治疗、机会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还要对重要的临床表现和疾病具有系统规范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思维,比如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脓毒血症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抗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及临床应用;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在横向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分类和比较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如对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共同性和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各自的特异治疗进行比较,从而掌握和运用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性和发病率特点,要能够对常见疾病如新冠肺炎、病毒性肝炎、发热待查、细菌性痢疾、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及艾滋病等病种,通过亲自管理患者,完成诊断和治疗,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其他病种方面,应多接触各种疾病,并根据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特点,完成在感染科阶段所能见到的病种,在轮转其他科室时,也应积极参加其他一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讨论,帮助自身进一步认识感染性疾病的季节性和地方性。当然,作为唯一形成法律的一类疾病,要掌握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处理程序,今后无论在哪个科室工作,这一点都是作为医生所必需的。

另外,住院医师还应该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的程序;各种体液(血液、痰液、浆膜腔积液)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同时了解一些技能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临床诊断治疗的价值,如肝穿刺、人工肝支持治疗等。

但是,作为住院医师,是不应该局限于教材的,教材的目的在于介绍最基本的概念、临床最常见的问题,实际上是希望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由于教材相对固定的出版周期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进展可能更多需要个人保持对新发表文献的敏感,持续学习、评价和应用,掌握对新进展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建立循证医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