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临床研究选题案例(交叉学科选题)

内镜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ndoscopy,2020)

1.背景 奥沙利铂是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导致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和门静脉高压。该研究拟探究奥沙利铂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的特点,并评估内镜治疗奥沙利铂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2.方法 在2010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结直肠癌术后接受包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后出现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以乙肝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内镜治疗后的再出血率。

3.结果 共有39名奥沙利铂引起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其中35人有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从接受包含奥沙利铂方案的化疗到出现静脉曲张的中位时间为50.4月。共有26名奥沙利铂所致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和230名乙肝肝硬化患者接受了内镜治疗预防再出血。Kaplan-Meier分析提示,奥沙利铂所致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内镜治疗后的一年再出血率较乙肝肝硬化患者显著增加(43.3%vs.19.0%,P = 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接受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是内镜治疗3年后再出血(HR = 2.46,95%CI 1.24~4.87,P = 0.01)和3年后死亡(HR = 9.43,95%CI 2.32~38.31,P = 0.002)的独立危险因素。

4.结论 奥沙利铂所致的门静脉高压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脾肿大,易出现胃底静脉曲张和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功能基本正常。内镜治疗可用于预防奥沙利铂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再出血,但是疗效明显不如治疗乙肝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患者。

5.评价 直肠癌手术后接受铂类化疗药物可以引起门静脉内皮损伤,逐渐发展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肿瘤内科医师很少关注到化疗药物后期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而消化内镜医师在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不会考虑到肝硬化,常常归咎于特发性门静脉高压。除了选择内镜或者介入治疗处理静脉曲张再出血问题之外,如何预防并及时发现铂类药物引起的内皮损伤继发门静脉高压就是交叉学科选题。

(陈世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