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营养教育教师指导用书(2021)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
- 2936字
- 2025-03-15 03:28:37
二、教学内容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人体必需的三种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以及能量。相对于人体需求量较高的宏量营养素,还有另外两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人体虽然对微量营养素需求量较少,但是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矿物质
自然界中的元素除了碳、氢、氧、氮以外,其余的都称为矿物质。矿物质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天然水中唯一含有的营养素就是矿物质。在所有矿物质中,有二十余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作用,其中,钙、磷、钠、钾、硫、氯、镁这7种元素含量较高,称为常量元素;而其他元素在体内含量微少,称为微量元素。
矿物质与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不同,它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因此,我们每天都要从饮食中摄取矿物质。磷、镁、硫等矿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只要我们每日正常饮食,一般不易缺乏。钙、铁、锌等矿物质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膳食不均衡比较容易缺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1.钙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占成人体重的1.5%~2.0%。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体内的钙离子具有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活动、促进细胞信息传递、参与血液凝固、调节体内酶的活性以及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等功能。儿童长期缺钙有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者会导致佝偻病,出现O形腿、X形腿、鸡胸等症状。奶及奶制品钙含量高,吸收率也高,是钙的良好来源;另外,虾皮、虾米、黑芝麻等食物中钙含量也很高;菠菜等蔬菜中虽然钙含量高,但是吸收率较低。

2.铁
我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主要载体,而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体内氧的运送和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铁元素参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人体缺铁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导致儿童身体发育受阻、体力下降、记忆力和注意力受损、学习能力降低,还可能导致免疫功能障碍。动物肝脏、瘦肉、海产品、木耳、蛋黄等食物中铁含量均比较高,是日常膳食补铁的良好来源。

3.锌
锌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参与免疫细胞合成免疫因子,还具有维持细胞膜功能、促进脑发育和维持认知功能以及促进创伤愈合等功能。儿童长期缺锌会导致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滞、免疫力降低等。锌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扇贝、生蚝等贝壳类海产品,红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食物,以及干果、燕麦等都是锌的良好来源。

表1-2-1 中国6~17岁学龄儿童矿物质参考摄入量(DRIs)

参考资料: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二)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但是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在体内,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因此,我们要每天摄入种类多样的维生素。
维生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顾名思义,脂溶性维生素是指不溶于水而能够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的维生素,这类维生素可以储存在体内而不易排出体外,因此一旦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是指可溶于水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等)和维生素C。
1.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指所有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最主要代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也可以转化为视黄醇。

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与我们的视觉功能密切相关。另外,维生素A还具有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暗适应能力下降,更严重的会导致夜盲症或眼干燥症。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皮肤干燥、免疫力低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如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鱼肝油、奶类和禽蛋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如西蓝花、菠菜等深绿色蔬菜和胡萝卜、西红柿、辣椒等红黄橙色蔬菜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多。
2.维生素D
维生素D也是一类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从食物中获得或者在阳光照射下由身体合成。
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如果没有维生素D的协助,体内的钙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维生素D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关系也逐渐被证明。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成人患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婴儿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患佝偻病。
人体维生素D主要是通过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获得,阳光照射获得的维生素D约占人体内维生素D的80%。研究表明,1平方厘米的皮肤接受中等强度阳光照射10分钟就可产生一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因此儿童每天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相对其他维生素来说较为有限,主要有海水鱼类、肝脏、蛋黄等,而日常食用的谷类、蔬菜和水果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那么,生活在日照不充足地区或者冬季无法接受足够阳光照射的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意识的补充维生素D,如食用维生素D强化食品、合理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等。

3.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体内参与多种重要物质的合成或分解,还具有促进抗体形成、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抗氧化等多种功能。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皮下出血、牙龈炎、骨质疏松等。

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西红柿、油菜、卷心菜等蔬菜,酸枣、猕猴桃、樱桃、石榴、柑橘、柠檬、草莓等水果。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应摄入300~500g的新鲜蔬菜和200~350g的水果,以保证维生素C的足量摄入(表1-2-2)。
表1-2-2 每100g部分蔬菜和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

参考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6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4.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等。

(1)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的表皮和胚芽,坚果、豆类、动物内脏、瘦肉等也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儿童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脚气病,主要表现为神经、心血管系统损伤。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识的多吃一些全谷物食物,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B1的作用。
(2)维生素B2
维生素B2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蛋黄和奶制品。维生素B2的缺乏常伴有其他维生素的缺乏。儿童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生长迟缓、继发性贫血等。
(3)叶酸
叶酸又称维生素B9或维生素M,也是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在体内参与核酸、蛋白质等的代谢过程,参与人体红细胞生成,还具有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作用。人体缺乏叶酸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缺乏叶酸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叶酸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中,例如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和坚果等。我们要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预防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
矿物质和维生素虽然需要量较少,但是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不同食物中微量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我们要尽可能地保证食物多样性,不挑食、不偏食,学会按照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调整自己的日常饮食,才能避免营养素的缺乏,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