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协和:男科疾病诊疗理念
- 李宏军
- 2677字
- 2025-03-15 04:56:47
前言
任何学术思想和理念的建立都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必定是经历了反复的实践和挫折,不断地总结和升华,以多种形式公之于众,并要接受来自同道和实践的检验,以及历史和时间的考验。作为一名草根学者,我接受了系统的医学教育与培训,之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因不善交往,资源和人脉有限。创作灵感来源于40年的系统专业医学培训和临床实践,尤其是真实的生活体验与智慧总结。“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哲学理念+总结能力+艰难的理念推广过程=学术表现”,医学的道路漫长而艰难,40年是一个基本完整的学习、提高周期,与临床摸索、经验积累需要及时梳理的想法吻合,而新冠病毒疫情的防疫隔离又给了我充裕的思考和总结时间。对于许多从医多年的学者来说,将宝贵经验和行医理念总结出来,是其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这不仅有助于青年医生的借鉴和成长,也防止了宝贵知识和经验的流失或淡化,更是为个人的行医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的学术理念源于临床实践,是有活力的,某些理念甚至是前沿的,走在了国际前列。我从来不照抄照搬外国人的东西,走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临床知识和经验源自40年的一线医疗实践与学习,许多理念是开创性的,被广泛认同,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学术探索是一个资深学者必须要开展的工作,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仔细观察,总结成理念和经验,并经得起同行和国内外专家的检验。值得提出的是,任何超出常情的成绩基本上都是用命换来的,是提前消费了自己的人生“流量”,隐伏在收获背后的都是遭遇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功之路无捷径,都是甘于寂寞和不甘于平庸的不懈努力的结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努力不放弃,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了,但这仅仅是成功的基础。
临床科研是我在从医之路中逐渐悟到的一个专家型学者的必然发展之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是否要做科研?做什么样的科研?是否要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一直争议不止。而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疑难争议问题,反复思考和探索,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和验证,并将其成功的治疗经验和理念总结出来,通过科学研究来精准论述,然后将其成果发表出来,并在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造福患者中不断地加以完善。这个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分析总结→发表文章→理念升华→循环往复的过程,必然是临床医生实现自我价值和不断完善人生的全部过程和完美体现。
学术交流是医生之间必不可少的任务,学者之间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也需要举重若轻的交流方式。能够将深奥的道理通过浅显的语言交流,讲清楚、讲明白,是医患沟通的必要过程,也是人与人交往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也离不开这个手段,能够把复杂的医学道理和医疗新理念向同道医生们讲清楚,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通过浅显的道理让基层医生或理念不同的医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专家之间的科普交流更加弥足珍贵。为医生讲述行医理念不容易,让深奥的道理通过简单生动的案例和文字呈现出来,这是一个有益的创作探索之路,期待这种写作模式会受到欢迎,甚至开启新的创作模式。
学术界的人们多是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是很有利,期望在这种困境下杀开一条血路,让自己的学术思想得到广泛认同,真的是特别艰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术乐趣和持之以恒地做学术努力的动力,来自我的理念不断地创新,而且不断地被权威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和国内外同行的广泛接受与认同。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迟早会被接受,尤其是在极其艰难境遇下取得的成绩,会让人觉得更加欣慰,这些成绩是对付出的最好认证,也是学术理念存在的价值,更是支持我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
这部沥血著作,从男科临床实践的角度,记录、展现了我的医学临床科研足迹,也是对我从医生涯不断成长过程的完整记载。从1981年刚刚步入学术殿堂(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到1989年(山西医学院硕士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开启了我的从医之路。幸运的是,从医40年的过程,也是我亲历、见证并参与到中国的男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茁壮发展历程。在40年曲折艰难的医学生涯中,男科学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个过程也让我有机会承前启后,逐步积累了一系列的临床经验和疾病诊治理念,并将其总结成了许多文章(包括科普文章)和专著,收集在本专著内的每一篇精选的专业知识和理念文章都孕育着成长的印记和艰辛的思考、努力及行动。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信息,所编写文章的主要理念均出自我本人,但是具体的完整工作则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及的,是由团队一起完成的,甚至这可能仅仅是整个医学发展历史中所呈现的一段微小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凝聚了许多我的老师、同事、同学和学生们的智慧与辛劳,尤其是在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给我与国际接轨的良好学术平台。协和医院选择了我,使我能够有一个较高的学术起点,并有“人在高原”问鼎学术高峰的想法和机会。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辜负协和医院给我的这个难得机会,也没有让那些给予我人生成功机会的人们失望,更没有辜负患者对我的信任和期待。值得一提的是,接受我诊治的患者们的无私奉献,是我宝贵实践经验的直接来源,成就了我的学术思想和理念,并伴随着我的成长。对于患者给予我的信任深表谢意、心存感激,并为不能全部实现患者的康复意愿而表示歉意,尽管我已经尽力了,而且科学的发展以及我的认知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做一个有信仰、有激情、有情怀、有温度的人民好医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多年的从医经历让我始终可以坦然面对患者,从来不会敷衍和推诿任何一位患者,做到了问心无愧,为了患者的健康我尽力了。
知识永远是在不断更新之中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期望本部著作能够成为男科医生从业的基本参考书目,用于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并期望能够达到对我国男科学完整认识和创新男科疾病诊疗理念的较高水平,至少我是朝着这条道路奋进的,而且还在一直奋进。至于在男科学专业的职业生涯中我已经走了有多远,还能走多久,是否跑偏了,读者才是最好的见证及评判者,希望我的答卷可以及格。本书撰写的部分内容虽然已经永远地成为了历史的印记,但许多内容仍然在临床中广泛实践和验证,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并且一直在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一些内容。任何理念都不是僵化和静止的,期待来自临床实践的国内外学者的批评指正。
最后,感谢北京协和医院给了我这个工作平台,感谢院领导和全院各位专家、同仁的大力帮助,感谢协和医院宣传处提供的珍贵图片资料,感谢泌尿外科李汉忠、纪志刚主任对男科学工作的鼎力支持,感谢赵玉佩院士、郭应禄院士和黄宇烽将军为本书作序。
李宏军
2020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