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皇后伏寿

董昭离去后,刘协静静地坐在前堂沉思不语。

安邑城内的物价突然暴涨,这背后的主使者不言而喻,定是以卫氏为首,范氏为辅,至于猗氏,充其量只是个马前卒。

要想震慑卫氏和范氏,甚至震慑河东乃至天下的大族,必须先除掉猗氏这个马前卒。

至于拿下猗氏后,卫氏和范氏会有什么反应,刘协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冷笑。

他内心竟隐隐期待他们铤而走险,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地铲除这些蠹虫。但理智让他很快压下这份冲动,现在还不到时候。

“中兴之路,何其艰难...…”刘协突然长叹一声。

良久之后,他才起身向后宅走去。

“陛下!”穆顺快步走上前,“皇后那边来人了,问陛下何时前去?”

刘协自重生至今,却还未与皇后伏寿相见。他想了想,轻声说道:“那好吧,朕稍后就去。另外,你去传召中宫仆也一起来吧!”

“唯!”穆顺心中一喜,躬身退了出去。

刘协瞧着穆顺的背影,淡淡笑了笑,穆顺的心思他岂能不知。

董贵人是安集将军之女,他自没有攀附的必要,那他唯有转向皇后那边。

稍后,他步入后宅。

郡衙后宅的东小院,是皇后伏寿的居所。

“皇后!皇后!陛下来了!”伏寿的贴身宫女环儿兴冲冲的跑进院内。

卧室内,女御长郭氏不悦的瞪着闯入的环儿,呵斥道:“环儿,你是皇后身边的人,怎能如此莽撞!要是传了出去,外人还会以为皇后不知礼数、不懂得管教下人!”

环儿最怕这位整天板着脸的女御长,被训斥后缩了缩脖子,低下头不敢说话。

女御长是皇后的贴身侍女首领,负责皇后的起居、梳妆、服饰等事务,通常由心腹宫女或贵族女子担任。

这位郭氏,显然出身不凡。

伏寿见状,看着受惊的环儿,眼中流露出宠溺的笑意:“好了,你别责怪她了,环儿还小。”

“她还小?她和皇后您一样大……”郭氏还想说什么,伏寿轻轻摇头:“陛下快到了,我们赶紧出去迎接吧。”

说罢,伏寿起身走出卧室来到正屋,就见一英武少年已经踏入了院内。

顷刻间,她的眼中顿时盈满欢喜之情,盈盈下拜:“臣妾恭迎陛下!”

“皇后快快请起!“刘协快步上前,伸出双手扶起伏寿,颇为关切的问道:“皇后的身体可好些了?”

“劳陛下挂念,臣妾已经无大碍。只是这些日子未能侍奉陛下......”说着,伏寿的脸色渐渐黯然起来。

“皇后不必自责。如今朝廷未稳,国事繁忙,待安定下来,自有皇后侍奉的时候。”刘协看着伏寿瘦弱的身躯,温声安慰。

伏寿俏脸微红,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请刘协入内。

进屋后,刘协环视一周,满意地点点头:“皇后能够安居在此,朕就放心了!”

稍后,他问道:“中宫仆伏德可常来?”

“未曾!陛下寻他可有要事?”

“也没有什么大事!”刘协笑了笑,“不过他护卫皇后有功,朕不能不赏。另外,皇后若是想念亲人,朕可允阳安长公主前来探望!”

伏寿心头一颤,满脸惊喜的望着刘协:“陛下,此事可是当真?”

“那是自然,朕何时骗过皇后!”

伏寿心中感动,眼中噙着泪水,向刘协深深一拜。

自伏寿嫁入后宫以来,由于朝廷处于多事之秋,而天子刘协更是无心儿女情长,他们虽同在后宫,但却难得一见。

伏寿如今不过十五岁,花一样的年纪。与董贵人不同的是,她精通儒家文学,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性格。

因此,她入后宫自是想念亲人。可是无天子恩准,她又不能与亲人相见。

现在,刘协却准了她的亲人探望的机会,她怎能不喜。

至于刘协为什么这么做,无非是加强皇后与外界的联络,他要未雨绸缪。

刘协在与皇后伏寿谈心半个时辰后,伏寿心情大好,脸上都是洋溢着喜悦之情。

“陛下,中宫仆到了!”

刘协停下了谈话,朝外吩咐道:“宣他进来,朕有要事交待!”

稍后,他又向伏寿笑道:“朕说了,中宫仆护皇后有功,朕要予以恩赏!”

话刚说完,伏德趋步走进,行礼拜道:“臣中宫仆伏德,叩见陛下、皇后!”

“好了,起来吧,都是自家人!”

一句自家人,让伏寿心中暖意融融,望着刘协的侧脸,眼中满是柔情。

伏德起来后,刘协感慨的说道:“自从长安东归一路至此,你的功劳朕是知道的。”

伏德偷偷瞧了一下伏寿,见其只顾着看天子刘协,随后回道:“臣不敢居功,臣身为中宫仆,这是臣的职责所在。”

“好一个职责所在!”刘协满意的赞道,“你不居功自傲,这很好!不过,你不能一直如此,总得有所长进!”

伏德心中一喜,知道天子这是要封赏自己了。

这时,刘协起身说道:“朕今日已经向诸臣言明,要重设秘书监,选拔秘书郎陪朕读书。自今日起,你就卸下中宫仆,去做个秘书郎吧!”

“天子伴读?”伏德心中大喜,这可比担任中宫仆强上不知多少倍。

心中激荡之下,他伏地行了一个叩拜礼:“臣伏德谢陛下天恩!”

“行了!”刘协抬手示意伏德起来,“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必拘礼。今日你既然来了,就在此陪朕与皇后一起用膳吧!”

皇后伏寿心中欣喜不已,连忙吩咐女御长郭氏:“速去准备膳食,要做些陛下爱吃的!”

“这个就不用了!”刘协笑着阻止,“如今朝廷艰难,粮草短缺,还是简单些好!”

天子刘协都这么说了,伏寿唯有听从:“去吧,都依陛下说的办!”

等女御长奉命去后,伏寿问道:“陛下,臣妾知道陛下很难,可臣妾身居后宫,又不能帮助陛下做些什么!”

说到这,她吩咐宫女环儿取来一个装饰很精致的小箱子。

待打开以后,里面装着的竟都是金银首饰和一些珍珠翡翠。

“陛下,这些都是臣妾的私藏,如今朝廷困难,臣妾愿把这些交于陛下换些粮草等物资!”

刘协看着那些价值不菲的物品,苦笑着摇摇头:“皇后的心意朕心领了,但不必这般,朝廷虽难,朕自有办法解决!

再者,此事若是传了出去,岂不让人以为朕已落魄到要靠后宫变卖首饰度日?”

伏寿闻听,心里顿时有些慌乱,刚要起身行礼,刘协安慰道:“好了,把它收起来,皇后勿要多虑!”

一个时辰后,刘协从东小院离开,他没有在皇后那里留宿。

虽说现在刘协的后宫已经有几位嫔妃,但他还没有与任何人行合庖之礼。

不是他不愿,而是他还未满十五岁,那些皇后和嫔妃也不过十四五岁。

虽说他知道汉代结婚很早,尤其是皇室人员,但他来自后世,还在慢慢适应这一点。

天子刘协离开后,皇后伏寿跪坐在绣墩上做着手工。

女御长郭氏见状,上前小心翼翼的问道:“皇后,那些首饰都是阳安长公主所赠,乃孝桓皇帝御赐之物,怎能......况且西小院那位都没动静,您何必......”

伏寿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看着一脸疑惑的女御长郭氏,淡淡笑了笑。

“本宫是皇后,乃后宫之主,理应为陛下分忧。些许金银首饰虽是孝桓皇帝所赐,但若能替陛下解决一时困难,舍弃了又有何妨!”

“可是……那毕竟是皇家之物啊!”

伏寿轻轻摇头,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本宫知道陛下是不会同意的,正如陛下所说,若真的这么做了,陛下和朝廷的颜面何存!”

女御长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后恍然大悟,一副钦佩至极的表情浮现在脸上。“是奴婢多虑了,未想皇后竟如此深谋远虑!”

“这还是其次!”伏寿突然叹了一口气,“重要的是,自长安东归,陛下鲜少来此。渡河后,更是多去董贵人处......”

女御长郭氏眼见伏寿神情落寞,忙劝慰道:“皇后多虑了,安集将军护驾有功,陛下自然会多关照董贵人。

如今刚到安邑,陛下就来看望皇后,还提拔皇后兄长为秘书郎,那可是天子近臣啊!”

伏寿瞧了瞧女御长郭氏,她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附和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好了,此事就此结束,以后莫要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