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雷霆雨露

董承踉跄退出行宫外,背后的冷汗已经浸透衣衫。宫门外,他的亲卫们早已被骁果军缴械,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

徐晃冷眼扫视,挥手示意放人。稍后,他郑重一拱手:“安集将军,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董承面皮抽搐了几下,突然紧盯着徐晃:“本将军想问问,白波军犯上,杨奉、韩暹、胡才和李乐他们现在如何?是不是已经被陛下诛杀?还是怎样?”

徐晃没有回答,反而问道:“安集将军为何不亲自向陛下询问?”

“你要不愿说,那就当本将军没说!”董承说罢甩袖就要离开,却听徐晃说道:“安集将军,有些话本不是在下该说的,但既然安集将军问了,那在下就直言一二。”

董承停下脚步,目光直视徐晃。

徐晃说道:安集将军与杨奉、韩暹他们都是一路护驾至此,你们的功劳陛下是感恩于心的,可杨奉、韩暹等人竟敢以此要挟陛下。

好在陛下仁慈,除了韩暹被去卑反杀外,杨奉和胡才不知所踪,而陛下也没有下令搜寻。至于李乐,一直是囚禁在军营里。”

说完,徐晃一抱拳,转身进入了行宫。

董承听后,却是愣愣的站在那里,脸上表情不定,他知道徐晃刚才那番话的警告之意。

臣子有功,天子铭记于心。可若以此要挟天子、图谋不轨,天子自会施雷霆手段荡平不臣。但天子乃仁义之君,依然念及旧情,网开一面。

总之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天恩。作为臣子,当恪守为臣之道。

良久,董承才长舒一口气,他轻声呢喃:“天子变了,看来天下形势也要变了!”

可随即他又精神振奋——大汉若能再兴,他的女儿身为贵人,若能诞下麒麟子,将来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他心里竟有一丝后悔今日的举动。不过,他又猛然想起一事,就是渡河时他命孙俨企图在混乱之际意图刺杀皇后。

他心中一紧,举目看向亲卫中的孙俨和何柱,抬脚就走。他要回去问个清楚,绝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

行宫内,徐晃回来向天子刘协禀道:“陛下,安集将军已经走了!”

“朕知道了!”刘协点头,回身坐在了御座,问道:“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徐晃有些踌躇:“臣……不知该如何说!”

“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刘协笑了笑,挥手示意徐晃就坐。

徐晃坐在绣墩上,谨慎回道:“陛下,安集将军此举若是传了出去,恐怕会对陛下不利!”

“你说的对,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臣不知,安集将军和白波军诸将都有护驾大功,臣只是担心陛下区别对待安集将军和白波军诸将,会引发歧义。”

刘协眉头微皱,徐晃的话并非没有道理。沉思半晌,他果断召来了议郎董昭。

董昭见礼后,在天子刘协的示意下,跪坐于御座右下首。

待把董承之事叙说一遍后,刘协问道:“公仁,朕以为徐晃所虑很有可能,可朕觉得此时严厉处置董承并非上策,你可有什么想法?”

董昭稍一沉思,捻须笑道:“陛下,恕臣直言,只要收了安集将军的兵权,再跋扈的将军也只是如砧板上的肉,只要陛下愿意,随时便可取来!”

见刘协点头,他又说道:“至于陛下,无非是担心有流言蜚语,说陛下偏袒安集将军而区别对待白波军诸将。

但是若惩罚安集将军,定与大局不利,易引起朝廷动荡,而且招致天下人的非议,有‘良弓尽走狗烹’之嫌!”

“公仁说的是,那现下朕当如何做?”

董昭回道:“所幸陛下处置的及时,安集将军的举动并没有引来他人。臣以为陛下应封锁消息,只是说明安集将军因收编其军而不满,有跋扈之举。”

刘协听后,拍手笑了:“此言有理,自大汉立国以来,外戚跋扈者不知凡几,如今多一个董承不多,少一个董承不少!”

“陛下英明!”董昭果断赞道。

“就这么办吧!”刘协一锤定音,转头看着徐晃:“此事交于你去办,另外朕问你西凉军可有消息传来?”

徐晃领命后,回道:“河内张使君已经来报,说茅津渡南岸已经有兵马汇集,若不出意外,定是要寻机渡河。”

刘协精神一振:“看来大战在即,朕也要前往茅津渡了!”

说到此,他接连下令:“你留下部分骁果军驻守临河堡,其余跟随朕前往茅津渡北岸!”

“陛下……”闻听刘协又要亲征,徐晃想要再劝,可刘协却抬手打断:“你不用再说了,朕若不前往,如何凝聚全军力量与西凉军一战!”

见刘协态度坚决,徐晃也不再劝,他已经知道天子一旦决定的事情,那是很难更改的。

稍后,徐晃犹豫道:“那朝臣那边?”

刘协略一沉思,说道:“他们坐镇临河堡,不过安集将军董承与匈奴右贤王去卑都要率余部前往!

另外,那三千白波军降卒,朕暂时交于你,要如同骁果军一般严加训练!”

“诺!”徐晃遵旨离去。

待徐晃走后,刘协闭目沉思。一会后,他突然问道:“公仁,你说河东太守王邑会来迎驾吗?”

董昭听后,心知天子已经在考虑移驾河东的事情。

他想了想,回道:“以臣的了解,王邑不足为虑,不过陛下欲要立足河东,那河东的大族豪强……”

“朕明白了,朕要以河东为根基,那就得取得河东大族的支持!”

说到这,刘协脸色阴冷。随后他轻叹一声:“那好吧,此事还不急,等王越回来再说吧!”

片刻后,他看着董昭,目光炯炯:“公仁,可敢随朕前往茅津渡?”

董昭闻言,起身一拜:“陛下万金之躯尚且不惧危险,臣为陛下之臣子,当舍命陪君子!”

刘协闻听,当即扶剑站起,扶起董昭笑道:“舍命?朕可舍不得!中兴汉室、扫平不臣,朕还要公仁倾力相助呢!”

董昭缓缓起身,与天子刘协四目相对间,君臣惺惺相惜之意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