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政见不和

韩融的直白让张喜心中不悦,可韩融毕竟是当朝太仆,九卿之一,他只得强作大度的笑道:“老夫当然是赞成。”

“既然赞成,那就请司空联合朝臣上奏陛下,支持朝廷立即迁往河东。“韩融说完,目光转向太尉杨彪:“太尉以为如何?”

杨彪表情略显僵硬,不自然的笑了笑:“韩太仆多虑了,臣子岂有不支持陛下的道理?只是...…”他话锋一转,“不知韩太仆可了解河东现状?”

“老夫不知……”

韩融正说着,张喜不客气的冷声打断:“连情况都不清楚就冒然移驾,这不是支持陛下,而是欲陷陛下于险境!”

韩融气的面色通红,反驳道:“那就请司空言明,老夫怎么就陷陛下于险境了!”

“哼!”张喜拂袖冷笑,表情更是不屑:“河东自黄巾之乱后屡遭战火,早已不复当年繁华。

此外,河东北邻并州,易遭草原胡人侵扰。而西面,是西凉军的大本营。移驾河东,岂不是要让朝廷和天子时刻处于危局?”

“是啊!老夫觉得司空所言不无道理。如今洛阳难以为继,而河东也是百废待兴,恐怕去了也是难以振兴大汉。”

杨彪轻叹了口气,再次说道:“汉室已颓废至此,若再不能振作,一旦诸侯做大,恐非朝廷之福啊”。

可韩融听后,却是冷笑不止:“既然司空和太尉说的这么有道理,那老夫就问问,天下何处可作为朝廷根基之地?”

“当然是……”张喜忍了忍,硬是没说出来,轻哼道:“既然洛阳不行,那河东也非良选!”

“好一个也非良选!”韩融愤然起身,“老夫算是听明白了,司空口口声声支持陛下,实则处处反对。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那老夫就告辞了!”

韩融说完,径直就要离开。

司徒赵溫见状,忙出言劝阻:“韩太仆息怒,司空召我等前来就是来商议……”

“商议?”韩融站定,仍是愤愤的说道:“司空和太尉的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还有什么可议的!”

稍后,他的目光从司徒赵溫、宗正刘艾和执金吾伏完的面上一一掠过。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变得低沉:“诸公可曾想过,自董卓乱政以来,大汉江山支离破碎,那些诸侯只顾割据称雄,谁曾将朝廷、将天子放在眼里?

如今天子欲借河东重振朝纲,我等身为重臣,不思辅佐反倒处处掣肘...…

老夫就是不明白,大汉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境地,尔等还有什么可争的!”

韩融的话,让在座众人面露愧色。杨彪想起与长子杨修的私下交谈,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见无人应答,韩融心中失望至极:“老夫不管尔等做何想,老夫是绝对支持陛下!老夫已年近古稀,来日无多。惟愿在有生之年,得见大汉中兴!”

说罢,他猛的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转身走了。

张喜见状,脸色极其难看。司徒赵溫见场面尴尬,连忙笑着打圆场:“韩太仆性格耿直,大家莫要见怪,我们接着商议吧。”

可经韩融这一番言论,留下的哪还有心情商议。

大汉三公中,太尉杨彪和司空张喜都是明确反对天子移驾河东。

司徒赵溫势单力薄,即使有心支持也不会表态。概因从他的兄长赵谦过世之后,他虽贵为司徒,但地位却一落千丈。

他不像杨彪和张喜,都有关东诸侯做后盾。他是蜀郡人,可益州早已隔绝于朝廷。他只能左右逢源,都不得罪。

而宗正刘艾,虽然也是九卿之一,但大汉自有祖训在,宗正管理汉室宗亲事务,很少涉及朝政。

天子移驾河东,他自然是支持的,但他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

至于执金吾伏完,他是皇后的父亲,现在他的根本利益自然与天子一致。但身为国戚,很容易受到朝臣的关注。

而且他性子软弱,面对三公九卿等重臣,他总是不怎么敢发表自己的言论,除非天子在场。

现场一片冷寂,大家各怀心思,谁也没有再说话。

良久后,杨彪终于开口:“算了,今日之议到此结束,毕竟在未解决西凉军前,说这些都是为时尚早!”

其他人听后,都是赞同的点头。张喜虽心有不甘,但也未多说什么。

散议之后,伏完回到自己的住处,见自己的夫人阳安长公主刘华在教导几个幼子。

阳安长公主,是孝桓帝长女,自嫁与伏完后,夫妻伉俪情深,连生五子一女。

阳安长公主见伏完神色忧郁,忙叫仆人领着几个幼子走了。

“夫君!你……可有什么心事?”公主上前,接过伏完脱下的外袍。

伏完叹了口气,本来他不想说,可看着贤惠的妻子,他心一软:“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能你也听说了,天子欲要移驾河东,却是总有些人要反对!”

“有人反对?天子移驾河东,那定是深思熟虑的,他们反对到底是何意?”阳安长公主不解,疑惑的看着伏完。

伏完苦笑:“这我也是不知,不过今日在司空处议事,太仆韩融与太尉、司空闹了别扭,议事也是不欢而散!”

“太尉和司空反对?”阳安长公主露出了惊色,为难的说道:“要是这样,那就不好办了!大汉三公有两人反对,即使陛下再有决断,也要慎重才是!”

“谁说不是啊,现在西凉军未退,朝臣们又与陛下起了间隙,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伏完懊恼的一屁股在案几后坐了下来。

阳安长公主见状,稍一沉思,上前劝道:“夫君,此等大事务必让陛下知道,好让陛下提早做个准备!”

伏完一听,猛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苦笑一声:“你看我这脑子,竟把此事给忘了!”

随后他就起身准备出去,可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可是我要是直接去见陛下,要是太尉和司空得知,岂不是要忌恨于我?”

阳安长公主浅浅一笑:“夫君,这又有何难?”

“哦?公主有妙计?”伏完精神一振,抬起头看着阳安长公主。

“夫君,你既怕太尉和司空误会,那就另派他人前往即可!”

“他人?派谁去?”

“尊儿、均儿、朗儿皆可!”

“他们就是一毛孩子,去了能有什么用!再者,陛下国事繁忙,也不会见他们!”伏完顿时垂头丧气,苦笑的摇摇头。

“夫君,你可书信一封,让他们带着前往皇后处交于伏德,再转给陛下即可!”

“哦!我明白了!”伏完又兴奋了起来,“虽然陛下不准我无旨不得见皇后,可伏尊、伏均和伏朗去见他们的姐姐,却是无妨的。还是公主高见,我这就去写信去!”

话音未落,伏完就兴冲冲写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