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宋致远家事

  • 兼程1995
  • 绒羽客
  • 4037字
  • 2025-04-18 13:28:27

脑子里一直想一个事的时候,就会忘了别的事。

四婶是不会给自己看进货单的,颜辉现在再回去,如果四叔不在,他肯定看不到进货单。

而四叔在店里的时间一向很短,也就是说再回去大概率碰不到。

颜辉一下子陷入了患得患失之中,但他很快地看到了自己本子上写的字。

要有格局。

格局。

静下心来,他也明白,他并不是需要拿四叔的进货单去做什么大生意,更不是说少了最近一周的几种木材价格就会出问题。

这其实是次要矛盾,没必要为了这个事多操心。

细节这种事情,要尽可能做好,如果没做好,就不要纠结。

想到这里,颜辉一下子坦然了。

...

第二天,颜辉早早地来到东门这边,吃完馒头,就开始寻找生意。

宋致远距离这边有点远,一般要上午九十点钟才能过来,在此之前颜辉自己就可以找客户。

今天的运气还算可以,两个小时问了二三十个人,成了两单,一共赚到40块钱。

这让颜辉都有些动摇了,如果自己不在二哥那边搬木头,而是选择全心全意地寻找客户谈差价,是不是会赚的更多?

如果不是二哥给他升了领班、涨了工钱,他还真的有出来单干的想法!

正溜达着,宋致远从不远处过来,背上还背了几个藤条编织的筐。

“辉哥,”宋致远远远看到颜辉,上前打了个招呼。

“来了?你这?”颜辉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你每天早出晚归,什么时候编筐?”

“我回家就睡了,早上四点起床,打开灯编到六七点,天亮了就出发。”宋致远解释道。

“你编得这么快?”颜辉有些惊讶。他虽然没有用藤条编过筐,但是竹编见得太多了,光是处理材料就很费时间。

“我爸会帮我把藤条处理好。”

“我一直没问过你关于你爸的事情,我感觉你爸应该是个挺有文化的人,是吧?”颜辉也想再深入了解一下宋致远。

“我爸...我爸以前是老师,后来...他...”

话说到这里了,宋致远也不打算避讳颜辉,把他家里的事情讲了一下。

宋致远的家庭其实挺幸福的,出身比颜辉要好得多,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医生。

5年前,宋致远刚刚读到二年级,家里突发横祸。

1990年的冬天,奉天及周边地区遭遇寒潮,并发生了“三冻”的自然灾害。

当时宋致远家庭条件算是不错的,他爸买了塑料布和胶带,把家里的窗户缝等地方全都封上了,而且家里还有煤炉。

当时很少有人烧得起煤,大部分人冬天取暖还是使用木头烧火炕,宋致远他爸也不太会用煤炉,但用了以后发现还挺好用,温度稳定而且持续时间长,加煤也方便。

煤炉用了差不多一个月,也都用习惯了。有一天晚上,也许是风太大导致气体倒灌,也许是倒煤的时候不注意挡住了出烟口。

具体是什么原因已经无法考据。

一家三人全部煤气中毒,一死二伤,宋致远从此失去了母亲。如果不是因为宋致远的父母都有工作,没上班被单位找上门,恐怕三个人都没了。

从那之后,不知道是中毒后遗症,还是伤心过度,宋致远的父亲一蹶不振,精神有一些不太正常。

“我爸总是跟我说要笑对人生,我小时候他总是这么说,但是他自己挺不下来。”宋致远聊到这里,看向颜辉,“辉哥你说是不是,伤心没有用。”

“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你后来,就不念书了?”颜辉没有接宋致远的话,有些东西没必要讨论,聊多了只会陷入痛苦之中。

“我爸是老师,学校还挺照顾我的,我是今年才不念了。我爸还有一些钱,但是这四五年,我再省钱,也还是花完了。这几年我爸已经什么都不管了,他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处理处理藤条了。”宋致远已经出来半年多了,已经逐渐习惯。

“那你还考虑回去上学吗?”

“回。我今年卖筐,还有帮辉哥你拉客户,已经赚了两千多块钱了,我打算赚到五千块钱,就回去上学,这些够我读到高中。我老师跟我说,我们高中有尖子生奖励,只要我能拿到,高中我也不愁了。”宋致远解释道。

他和颜辉完全不同,颜辉虽然不讨厌学习,但是他更喜欢做生意,后者更让他有成就感。两年前大伯的成就一直激励着他,他能感觉到时代在进步,他不想错过。如果他再去读高中大学,感觉错过的东西太多。至于学习,在哪都是学。

宋致远不一样,人在10岁前基本上性格就定了,他很适合学校。

“好,那我们一起努力,争取你明年开春就能回去上学。”颜辉合计了一下,这样宋致远就等于停学一年,这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辉哥,我之前一直不敢告诉你,就是怕你觉得我干不了多久,回头再不带我了...”宋致远有些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你这是好事,没事,你好好努力,等我当大老板了,你读书我说不定还能帮你。等你以后大学毕业了,说不定可以来我这里帮我忙呢。”颜辉看得出来宋致远这个人本性是不错的。

“那肯定的!辉哥你是好人,我看得出来!”宋致远的眼里有光。

“对了,既然都说开了,我还有个事情比较纳闷,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为啥你会拿着纸壳子在那里点着了抽?”颜辉终于问出了这个他憋了几个月的问题。

“啊?”宋致远哪里会知道颜辉还一直记着这个事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爸他抽这个,我想尝尝到底什么味...”

“这...”颜辉一下子都明白了,想了想,他跟宋致远说道,“跟我来。”

宋致远不明所以,跟上了颜辉。

颜辉找到了一家商店,花了3块钱,买了一包烟和五盒火柴,用袋子装好:“今天你回家,把这个带给你爸抽。”

“你的意思是,他喜欢抽烟?”宋致远不明所以。

“他以前不抽烟吗?”颜辉好奇地问道。

“不抽。”

“估计他现在就想抽了,没办法,这个再怎么不好,也好过他抽纸壳子。”

“啊?那...”宋致远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有便宜点的吗...”

“先给他这个试试,要是他能接受,你再给他买烟叶就行,我买过,一块钱一把。”

“那行,”宋致远听罢,从兜里拿出来钱,“三块钱,我给你。”

“不用,算我的。”

“算我的。”宋致远知道颜辉日常有多节约。

“你这就太客气,”颜辉最终还是没要这三块钱,“今天我有空,咱们先抓紧把你的筐便宜卖掉,然后去一起谈客户。”

“好。”宋致远点了点头。

宋致远编筐编的还可以,只要每个筐便宜一块钱,就能很快出手。毕竟他总共才拿了三个。

二人去了熟悉的地方,宋致远在这边卖筐,颜辉去找司机大叔沟通。

颜辉和司机的合作已经有段时间了,司机也在合作中赚到了一些钱,但司机最近有些动摇,他听说有地方招长期的司机,他想过去。

“这个事情你自己决定,”颜辉并没有多说什么,“我以后时间比之前自由一点,也能自己出来找客户。”

“行,我还没谈好,谈好了再说。”

二人简单地聊了几句,宋致远就找了过来。

“卖完了?这么快?”颜辉看到两手空空的宋致远,有些惊讶。

“嗯,卖完了。”宋致远点了点头,“遇到一个人,我给他便宜了一共4块钱,他全要了。”

“那行,走,我带你去找客户。”

司机可能要走,这个事情宋致远前几天就和颜辉说过,颜辉也是第一次和司机具体聊。

“总之,在他走之前,你必须得有这个找客户的能力,你谈不妥没事,我来谈。但是你得看明白谁是新客户、谁是老主顾。”颜辉接着讲起了他的一些技巧。

市场里的人形形色色,颜辉和宋致远都能一眼看出来谁是市场里的人、谁是客户,但是客户和客户还有区别。

“零售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新客户,但是他们买的太少,得看运气。如果客户就买两根板子,甚至只买一根,我们谈价也没啥意义。批发的地方,虽然说客户买的量比较大,但是客户更谨慎,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客户,有自己的拿货渠道。”

颜辉这个赚钱的思路,只能针对新客户。因为所有的老客户都会跳过他这个中间商。

即便是颜辉帮过的客户,下次再来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颜辉。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木材价格变动比较大的时候。

“木材价格大变的话,就是我们的机会,要知道客户和商家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颜辉接着讲道,“如果合作过,下次来还是这个价格,那客户必然抛弃我们。但是如果木材大涨,客户下次来谈不下价,还是会找我们。”

“那这么说,我们还挺期待木材价格变化的?”宋致远听懂了。

“嗯,尤其是大涨。大涨会让一些老客户和店铺之间都丧失信任。但是这种机会也不多。”

“没关系,我可以多尝试!”宋致远明显已经比之前成长了。

...

接下来的这两天,颜辉和宋致远一刻不停,在市场里问了数百个客户。

这还是挑选过的客户,实际上他俩看过的客户都上千了。

问的足够多,运气自然就好,短短两天时间里,颜辉和宋致远就一共赚到了240元,宋致远分了72块钱。

如果能一直维持这个效率,过年之前宋致远就一定能赚够5000块钱。

“你有没有考虑过买一辆自行车?”傍晚,二人即将分别,颜辉问道。

“之前想买,但是现在不买了吧。马上就要下雪了,到时候骑车也挺不方便。”

“那行,你自己定。”颜辉看到宋致远手里提着的烟叶,“慢走。”

目送宋致远离开,颜辉也准备回去喝口水,一下午没喝水都快渴死了。傍晚,风一吹还挺冷。

刚刚从东门进市场,颜辉就看到了大凯。

大凯个子高,在人群中太容易被发现。

这一刻,颜辉突然觉得大凯这辈子也不是做小偷的料,太容易被看到了。

大凯扶着板车,从市场里往外送木头。

拉车的人颜辉不认识,看样子也是小宝的小弟。

二人擦肩而过,都看到了对方,也都没打招呼。

最近这段时间,大凯踏实了不少,一直跟着小宝在这边干活。颜辉听说,小宝已经垄断了这片区域的板车,只要是板车运输,都和小宝有点关系。

这一点,颜辉还是有点佩服小宝,只是不知道小宝怎么能把买卖做这么大,别看利润没多少,架不住板车多。

自己是不是也能培养一大堆宋致远?

颜辉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觉得不行。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情况下,对这么大的市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人一多,那必然会惹得所有的木材店老板不高兴。

简单地说,颜辉现在去哪一家店,就等于给这家店拉客户,那少赚也是赚。但是如果中间商太多,那所有的店都会面临少赚的问题,到时候必然激起众怒。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像大凯这样的搬运工很好找,但是宋致远这样的人却难找。很多人面对陌生人都不知道怎么说话。

商业这个东西,像颜辉这样一个个去大海捞针,是行不通的。虽然也能赚钱,而且比绝大部分普通人赚的多,但是上限太低,没办法“扩大生产”。

一路想了很久,颜辉还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他心中暗暗决定,等两年后,等满了18岁,无论如何都要开一家店,从小老板开始做起。

回到住处,山哥那个屋没开灯,应该是还没回来。山哥最近也不知道去干嘛了。

颜辉脱下衣服躺下,被子都是冰冷的,想了想,他把电褥子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