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挫折
时间:画玄纪元·第五百零一年·雨水
清晨的露珠尚未完全蒸散,林寻已回到学院后山的一片僻静之地。这里杂草丛生,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灌木林,偶有鸟鸣回荡在山间,透着一股清冷的寂静。
他将手中的布帛缓缓摊开,同时打开藏书馆找到的上面记载着的画道修炼法门的书卷——千象笔录。
这本书算不得什么高级功法,甚至可以说是画道中最基础的入门之法,书中所述不过是如何引导灵力入笔,使笔墨与天地灵韵相连,勾画出具备灵性的符篆。然而,林寻知道,哪怕是最基础的入门之法,对如今的他而言,也绝非易事。
他轻轻拂去书页上的灰尘,目光紧盯着其中的一行字:
“以心御笔,笔随灵动,墨衍万象。”
短短一句话,似乎道尽了画道的奥秘。然而,对于林寻而言,却如天书一般难以参透。他深吸一口气,取出毛笔,蘸了些许墨汁,缓缓将笔锋落在布帛之上。
第一笔,笔锋微颤,墨迹未稳,便已歪斜。
他皱起眉头,调整坐姿,重新凝神,灵力自体内缓缓流转,引导至指尖,再次执笔尝试。
第二笔,墨迹虽稍有规整,但灵力贯入之时,竟未能完全附着,笔画干涩无韵,毫无灵性可言。
林寻不信邪,咬紧牙关,细细回想书中所述的修炼方式,试图调整自身的灵力运转。
书中提到——“灵力需缓而绵长,循笔而行,不疾不徐,方能使墨凝韵。”
于是,他刻意放缓呼吸,让体内微弱的灵力循经脉缓缓流淌,宛如清泉润物,细腻而平稳。这一次,他心神专注,精神高度集中,笔锋落下的刹那,灵力终于缓缓渗透入墨迹之中。
然而,刚画到一半,灵力却如失控的溪流般骤然溃散,笔锋一滞,画出的符篆顿时变得扭曲破碎,毫无生机。
“还是不行……”
林寻看着面前一张张失败的画作,心中焦躁不已。
他并非没有天赋,可明明只是最基础的入门法门,他却连第一步都迟迟无法迈出。他尝试了不同的方式——有时加大灵力的输出,有时刻意放慢笔锋的运转,有时试图调整自身的心境,可无论如何努力,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甚至几次,他尝试让灵力在笔锋停留更久,可每当灵力积蓄过多,墨迹便溢散四方,彻底破坏了符篆的完整性。
灵力掌控不稳?还是对画道的理解出了问题?
林寻的眉头越皱越紧,心中渐渐浮起一丝焦躁。他不愿就此放弃,于是日夜不休,废寝忘食地尝试着各种方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整,可每次的结果都让他愈发沮丧。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两三天过去,林寻的精神愈发疲惫,甚至双眼都有些发红。他的手指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颤抖,身体因久坐未曾进食而有些虚弱,可他却依旧不肯停下,固执地一遍遍尝试着。
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那些画出的符篆依旧只是普通的墨迹,无法凝聚丝毫天地灵韵。
“难道是我的方法错了?”
林寻紧盯着面前那一张张失败的符篆,眼底闪过一丝不甘。
他缓缓闭上双眼,仔细回想自己这几日的练习,书中的文字在他脑海中一遍遍浮现,可无论如何思索,他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修炼画道?
就在这时,一道恨铁不成钢的声音在他脑海深处响起,带着一丝愤怒一丝无奈:
“蠢笨至极!你这是在练画,还是在胡乱挥洒?比起你爹那个臭小子,你这天赋悟性真是差远了,观察了你这么多天,我都怀疑圣画遗卷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选了你这么个白痴。”
林寻猛然睁开眼睛,四处张望,然而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夜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声响。
“是谁?!”
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然而,空无一人。
那是到底是谁在说话?谁在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