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必要的蒙古互市
-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 念久长合
- 2995字
- 2025-03-26 13:04:59
江南大案涉者之众,可谓是自太祖建国以来从所未有!
更是引兵变据地而抗朝廷法令,震动朝野上下。
皇帝震怒!
南方派系顿时是乱作一团,在皇帝下令由杨嗣昌就此大案,全权负责,领京兵一万前往江南镇压民乱,又遣派监军太监方正化,领一百锦衣卫缇骑配合南京南镇抚司,清查叛军以及牵连乡绅的家资、田产、人丁,家资抄没以充国库,人丁男者充军,女眷打入教坊司。
这次难得是说要将本次大案查得的钱粮田产输入国库,可以说杨嗣昌以及带去稽查的户部、兵部诸官都很兴奋,一个个恨不得飞也似的赶到江南,狠狠折腾那些个江南地方派。
这下可就不单单是盐引、赋税的事了,更涉及百官谋反,百姓从贼的地步。
这下牵扯起来,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要抓人可就得抓上好些个大人物了。
在南方开始闹腾的时候,八月初,吴三桂已经就任宁远总兵,开始对宁远的军民巡察,他立刻上报,禀奏朱由检这是说:宁远兵精粮足,唯独缺少战马,整个宁远城,此时也就只有不到两千六百骑兵,望陛下能多拨付匹战马四千匹,供他训练骑兵。
朱由检是连夜下旨的,他已经没时间了,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此刻的后金已经在凑粮准备大举入侵了,他现在是一刻都不敢多睡,在日落时分,有奏疏搁到兵部,他派去兵部一直盯着的小太监,就连忙禀奏吴三桂有奏疏上了,他就令人取来翻阅。
历史上,满清编造的后来所谓明史,将吴三桂往汉奸上引,但事实上,吴三桂一直到崇祯死了,也没背叛大明。
对现在的朱由检来说,吴三桂是可以信任的,何况这狂傲不羁的吴三桂是真的能打,在明朝现在的众多将领中,也只有曹文诏、曹变蛟这二人能够比拟,比吴三桂弱的就是满桂、赵率教、祖大寿等人了,当然,满桂是帅才,祖大寿也有辽东铁骑,二人能打也有战略,和吴三桂能力上可能还差不多。
朱由检是吴三桂很重视的,这么一个孤傲的人,在崇祯十六年还想搞定鞑清,疯狂劝降多尔衮,能不断给朱明找机会存山东、皇嗣的,在明朝灭亡,崇祯帝已死的情况下,还想救下永历的这么一位将军,被后世满人党嚯嚯成了著名大汉奸,这么一个忠明大将,污名比狗皮膏药还难缠。
他是连夜让王承恩去找来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王洽,论这篇上来的奏疏。
“吴三桂送抵京师的奏疏,直言宁远战马奇缺,骑兵不够,你二人议一议吧,从盐引捐马的国策开始,几个月的时间过去,有多少可用的战马了?”
毕自严和王洽彼此对视一眼,由毕自严先站出来说话,道:“禀陛下!盐务是五月末才改制的,全国在册的盐务换取战马,总计只有一千零三十六匹,其中大宛马二百一十三匹,河曲马六百二十二匹,蒙古马一百三十三匹,杂马七十八匹……”
朱由检皱眉,他是的确没想到,大明朝缺马已经缺到了这个地步,自己拿盐引来搞马政,两三个月时间过去了,全国范围内也才搞到一千来匹战马!
他摇摇头道:“除了盐引,朕可是还开放了蒙古族在宣大地区的互市,互市得来的蒙古战马呢?”
王洽掺和进来,并奏道:“陛下,在宣大的互市已蒙古马三千二百多匹,臣的人都仔细清点了,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在草原,不少部族听说了我大明开放盐铁茶饼的生意,都远道而来,遣使和贸易队伍想要换茶叶、盐巴、口粮,只是听闻朝廷只想要换黄羊和马匹后,有不少的怨言。”
“尤其是插汉部的林丹汗遣使与宣大总督卢象升商量,询问能否在与我朝互市中,加入些比如皮毛买卖、牛羊、药材等,使者称林丹汗在不久之前与建奴的交战中损失了不少马场,战马稀缺了许多。”
朱由检刚刚还要高兴,听到此言,不由得感兴趣,说实在的,他对于这个林丹汗还是很感兴趣的,他询问道:“林丹汗一共也就几万兵马,与他那土地上的数十万马群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吧?”
“何况此间贸易,是中原商人与朝廷以及蒙古诸部共同获益,朝廷得到战马,商人获得朝廷给的钱,他蒙古人也得了商人运来售卖的茶叶、盐巴和粮食、铁锅,又有何让他不快的”
王洽心里苦笑,但还是面容严肃的回复:“陛下,这两年林丹汗与后金、哈喇慎部屡次战斗,损失了几个小部落以及东部马场,他想要恢复蒙古骑兵的数量,就想要保留下年轻些的战马,蒙古人都是一人双马,亲卫甚至需要一人三马来托运粮食草料,朝廷开放宣大互市,其他蒙古部落都到此想要购买铁器、盐巴、茶砖,卖于我朝大量马匹,而林丹汗因为战争损耗,手中多余的战马并不宽裕。”
“也就是担忧其他蒙古部落得了粮食、茶饼、铁器,使得他的力量渐渐的弱于其他部落。”
朱由检点头明白了一些,但他不觉得有什么可以和林丹汗讨价还价的地方,林丹汗的人马多寡和他有什么关系?
此时还剩下的几十万人口,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也估计很快会在和后金的战争中被消耗吃掉,最终等他逃离归化城,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了。
朱由检就是要趁这段时间,把这些林丹汗多余的马匹收下,他甚至已经盘算好了,等这些马匹到手,他就在陕西境内更大量的迁出百姓,大量圈地划出马场,命人照顾,然后一批一批的让战马繁育,几年之后就能对抗满清。
但是对林丹汗。他也不会完全不给回应,朱由检对王洽道:“这样,原定马政不改,但朕要从内帑给于互市每年增至银钱五十万两,还有,遣使者去见林丹汗,朕要卖他铁甲,一套铁甲换他五匹战马,棉甲换他两匹战马!幼马也行,八匹幼马换一套铁甲,四匹幼马换一身棉甲。”
“大伴,此事你找人随兵部的人一同去办,记住,就这价给他,问他愿不愿意答应,倘若不愿生意咱就不做了,若是愿意,咱们就替他制作良甲。”
王承恩连忙上前应声。
这一下就是王洽都连忙劝道:“陛下,这铁铠岂能够拿去资敌焉?一套甲胄打造出来,可值百八十两白银啊!何况耗时耗力,并且卖与蒙古人的话,恐怕边关有危呐!”
朱由检摆摆手道:“就这么办吧,从南京各州府的武备,调拨存库的铁甲两千副,皮甲、棉甲两万身,由户部、兵部、工部共同商议,改造形制,准备互市。不必送去内阁推议了,直接票拟上来,挑选合适人选,再由厂卫人马共同出使插汉部。”
他想起吴三桂的事,又对二人说道:“此外,将这四千战马送去宁远三千匹,另送往锦州一千匹,即刻调令,不可耽搁。”
说完就要送客,打断了王洽想要劝说的样子,起身就走了。
朱由检根本就不在意铁甲这种东西,在关宁锦防线以及宣大防线上的明军披甲率远远高于此时的后金军队,所以他根本就不在意甲胄,而林丹汗现在面对披甲率比自己高出三到五倍的皇太极时,是打的异常艰苦的,既然大明缺少战马,林丹汗缺少铁甲,那朱由检就不客气了,正是要狠狠宰他林丹汗一刀的商业战争。
想要铠甲吗?
想要棉甲吗?那就拿你们的战马来换。
至于说以后朱由检怕不怕披甲率上来的蒙古骑兵。
不好意思……
在六月中,他就已经亲手搞出了燧发铳,我这燧发火枪兵打不赢满清野人,我还打不赢你蒙古骑兵吗?
何况朱由检现在是以守待攻,根本就不找你们打,孙传庭已经早早到了宁锦防线,已经开始拿着朱由检给的二百万两银子编练了新兵三万多人,再算上原本辽东集团的大约六万人,整个辽东此刻已经拥有近十万人,其中一万还是骑兵,加上孙传庭这位真名将在辽东坐镇,他朱由检是根本一点不虚。
这还不包括宣大总督卢象升手底下的五万兵马,除了原本的兵马,他也在朱由检的授意下,编练了一支一万人左右的新军“天雄军”,当然这支军队依旧是朱由检的内帑金在供养。
可以这么说,这段时间,朱由检也一直在给九边的兵马发放积欠下来的饷银,先前让户部更查最早的就是九边军队人数,此刻查出来的九边总共军队人数是三十六万人,这可比在册的六十余万边军少了太多了,这下又是一大批后勤吃饷的官吏被处置砍头。
明朝是不怕你贪了被砍头后没人愿意当官的,有的是人想替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