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马六甲海战
-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 念久长合
- 3851字
- 2025-04-08 09:30:02
大太监叫甄荼,是一个相当肥胖的中年太监,好女色和金子,跟着吴三桂监军一路,还是塞了一笔银子孝敬了曹化淳得来的。
虽然不是皇帝的亲信太监,但此时来到吴三桂军中任监军的位置,那是吃得满嘴流油。
明辽军抢掠地方的钱,吴三桂是孝敬上来了五万两的白银,面对如此会做人的吴三桂,他甄荼也是很给面子,面见了若昂。
只是在听完了这若昂的话后,面露难色。
“不是咱家不想拿这笔银子,但这旨意,那可是皇爷钦定,难以转圜呐。”
甄荼是的确没那个胆子贻误军机,他只是吴三桂这的一位监军,其他还有的明军,比如郑芝龙那块可不归自己的节制啊。
说白了自己哪怕答应了,也不顶用啊,郑芝龙那有熊文灿,和他那的监军节制。
商人翻译再讲述问题后,若昂有些失望,三方算是没得谈。若昂也不想承担责任,投降明朝这样的决定是不可能做的,这样的话,他回去也会被绞死,还不如聚集人力抗衡。
吴三桂也没拿他怎么着,颇有风度的将人送出大营,言语中也少有傲慢与偏见,这赢得了若昂的崇敬,回到屯堡也向众人介绍明国的年轻将军,并称吴三桂是位值得尊敬的大明朝绅士。
可眼下,谈判的确是失败了,所有人的争论变成了战斗还是投降。
战斗的理由很简单,屯堡外侧是夯土,但内侧其实是大块的岩石和青砖,由葡萄牙石匠们精心布置木头、铁条的固定,相当抗打。
而且屯堡内仍然有上千名士兵,躲进来的妇孺老人很少,囤积的粮食足够所有人吃上四个月,火枪弹药还算充裕,只是火炮的弹药较少。
另外,像距离最近的一些葡萄牙据点,西班牙人在吕宋的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请求援兵的船只已经出发,相信很快会有援兵以及战舰抵达。
虽然在总兵力、骑兵、火炮数量甚至是战船数量上,他们马六甲城一方都处于一个劣势。
但是!
如果打都没打,自己直接投降,那岂不是回去也是东方舰队的罪人?
个个绞死?
欧洲正打仗呢,总体经济下行,一旦失去马六甲城,将会是对葡萄牙人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
战争的硝烟渐起,葡萄牙士兵们开始坚固城防,对面的明朝天兵也开始绕着马六甲城挖掘壕沟,并且不断增加大型器械的数量,将大量的土著居民拘到前线,为大军供应人力需求。
在最后通牒被葡萄牙人拒绝后,明朝的福建舰队出现在海峡附近。郑芝龙亲自率领舰队,以两段单列纵队的方式赶至马六甲,两段相隔二里,大船在前,中型战舰在后,小型舰船则吊在尾后。
遥遥就能见到明朝海军舰队,正气势汹汹的杀来,规模从马六甲城方向看去都非常庞大。
若昂短暂考虑,与分舰队的指挥官商议,最终决定孤注一掷,东方分舰队立即行动,决定在明朝舰队进攻前出港。
分舰队指挥官指挥舰队缓缓出港,赶在明朝舰队距离接近前,满帆绕开了眼前正纵列形态的明朝舰队包围。
葡萄牙东方舰队开始绕路撤去阵列,楔形向西加速,但遭到明朝舰队的极限距离炮击。
明朝舰队始终保持纵向,只有侧面朝向西北,阵列贴着葡萄牙东方分舰队,不断有大口径火炮发威,在明朝舰队的炮击侧面附近,掀起了高达四丈的灰色烟幕。
“砰砰砰砰!”
不断有炮弹在楔形阵列的边缘位置落下,激起两到四丈高度的水柱。
单线纵向的舰队,形成的战列线持续发威,但郑芝龙指挥的明军舰队距离对方较远,未能取得命中。葡萄牙人也相继还击,直到战斗发生的一个小时后,由葡萄牙人的火炮,率先击中明朝舰队的一艘大型福船中部,炮弹弹丸穿透两层木质隔板,仅仅一发就干掉了福船的两个炮口,杀伤十六名明朝水兵。
毕竟是海峡,明朝舰队是两支,留给这些葡萄牙舰队转圜的余地并不多,洋流的汇聚被舰队切开,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
火炮打击在水面形成的水柱越来越近,一些葡萄牙人几乎是疯了一样的塞火药和炮弹,随后点火绳击发,刮铲清理内壁,塞布棍抽离,再次填装药包和炮弹,压紧并再次射击。
铜炮都已经打的逐渐发烫,却少有成效。
一枚十八磅炮以及两枚十二磅炮先后取得命中,打中了三艘明朝郑芝龙舰队的六百吨战舰,并且十八磅炮的炮弹打中的还是其舰船的上部,炮丸以及金属激流横扫到了甲板,看得到那些明朝水兵是哀嚎声不止,至少打死十个人。
葡萄牙舰队士气大盛,感觉上帝都站在了自己一边。明明是极远距离的射击,居然还能取得这样的命中效果,运气可谓是出奇的好。
但是明朝舰队毕竟是大舰队,大舰就有四十一艘,火炮的数量就是葡萄牙人的五、六倍,既然距离近了,那这个阵列线打击是十分可怕的。
随着明朝舰队再次连续的开始炮击,一发发的火炮水柱立即在葡萄牙舰队前后升腾而起。
让葡萄牙舰队士兵恐惧的就是,这一次,一连串的炮弹开始在双方的中远距离前,双方都取得了大量命中。明朝舰队至少有七艘战舰被大威力的十八磅炮命中,并且其中一艘还是先前就被首个命中的明朝福船,福船的上半层被炮弹一口气贯穿了三层隔板,并且打断支撑的中部龙骨,顿时阵亡的水师官兵就有三十四个,这轮炮击导致七艘战舰阵亡超过六十人!
但是明朝舰队也发出了密集的弹丸,葡萄牙舰队原本就只有八艘的主力盖伦帆船,火力弱了一大截。此刻接连不断的有炮弹砸在他们身上,一排排的火炮窗口被打碎,这轮炮击直接导致葡萄牙人战死七十二人,一侧的火力缩水三成!
指挥官竭尽全力的站稳脚跟,指挥士兵控制舰队阵线,尽可能开始利用高航速进行掉头。但恰恰进入了后续的单列纵向舰队炮击。
这一轮炮击对决,大舰总算是追上来,火力充裕,炮口窗户并无折损,立刻飙射大片的烟幕,射击情况不及上一列舰队,但是明显是有数枚炮弹击中。
葡萄牙人的一艘盖伦帆船明显的失速了,他的两根帆布桅杆被炮弹打中,折断上了中端,直接导致他彻底缓慢下来。
要怪只能怪这船是楔形阵型的,靠明朝舰队这一侧的这艘战舰,就挨到了四发炮弹,两枚恰好打中桅杆位置,船长都被金属激流掀起,摔断了手臂。
炮打的火热,这艘战船又连挨三枚炮弹,本就跑得慢,明朝舰队的命中率自然大大提升,连续的命中让他严重失速,随后被明朝舰队追上。
郑芝虎亲自带人,让人引船靠近,随后端着钩爪,跳向敌船。
上百名郑家家丁伴随主家跳向敌舰,并登上船战斗,用了半个时辰,该舰的舰长被郑芝虎斩首,另有三十几名葡萄牙人水兵被杀死在舰上,舰船被郑家控制。
明朝两条纵向舰队相继在郑芝龙的指挥下,开始扭转战线,朝着葡萄牙舰队发动了撞击冲锋。
葡萄牙分舰队绝对陷入了大危机,他们不但面对对方大舰队的冲击,还遭到了后续赶来的中型战舰以及小型舰船的持续火力攻击。好在这些舰船上的明朝水手只是试探射击,还在调整射击距离,这连着三轮射击都并未获得命中,倒是葡萄牙人的火炮发威,取得对两艘明朝中型舰船的命中。
两枚十八磅重的炮弹带给明朝舰船巨大杀伤,但并没有炮弹能够命中下层的偏水线,而中小舰队迅速地迫近,抵进炮击,一轮轮的炮丸砸的葡萄牙分舰队付出惨痛代价。
明朝舰队的舰船虽然落后,航速也慢,但他们的舰船是绕过南岸,挡在了东方舰队的行驶方向前面,两条纵向的阵型舰队,不断发动冲撞。
葡萄牙分舰队开始朝中线位置,期望用两侧火力,弥补自己舰少火力不如明朝舰队的劣势,但还是有一艘舰船被敌方撞到腰线,这艘盖伦船被撞坏了舵子,并且舰头破了个大口子。
明朝的单侧舰队火炮数量上,要数倍于葡萄牙人的东方舰队。
双方的火炮开始轰鸣,但这场海战已经是无法改变了。
远处的若昂也在提供一定的城头炮击,对海上的己方舰队支援,也导致了明朝中小舰队需要绕远赶来。
但是陆地上,马六甲城也面对了明朝吴三桂大军的进攻,需要将更多的火炮用来对抗地面上的威胁。
第一波就是两千名明朝步兵在数百骑兵的掩护下开始攻城。
红夷炮向前推进,吴三桂在后方指挥,操纵大军进攻。
葡萄牙守军只能成排的向下以火绳枪、燧发枪发动攻击,地面弹丸碎片四溅,明朝军队不断的涌上来。
在几轮的火枪射击中陆续有数十人倒下,比起伤亡,吴三桂手握骑兵那可是和满洲大爷对上过的,骑射技术也不容小觑,击中至少三十名葡萄牙守军。
葡萄牙人吃惊中,命士兵们射击这些嚣张的骑兵,数轮火枪齐射,陆续打中三名骑兵,但绝大多数子弹都只能打个空。
这些骑兵狡猾得很,城墙底下绕射四到六轮羽箭,就在领头的将佐率领下,绕回大明军中。
两千明朝士兵则已经嗷嗷叫的杀到屯堡底下,开始架梯攀登。人近了就开始用手中的燧发枪朝城墙上射击,虽然这明朝士兵手中的燧发枪射程较差,精度也差,但是一旦迫近到近距离,那个火力实在凶猛。
两边的火力对射,两边一时间都是损失惨重。
一队队的登城梯架起,开始登城,先登的明军披着明盔明甲,口中含着短刀,迅速上爬,随后被上方的火枪手打死,或者被扔下的石头砸下去。
被葡萄牙人的火枪击中后,札甲顿时就被打穿了,能够抵挡一定距离箭矢射击的札甲,并不能挡住火枪弹丸。
这样的攻势已经不小了,明军还能在城底下不断攻击。
而火炮的加入,在双方的火力倾泻下,杀喊声持续大概一个半时辰,明军这才在城下留下来二百来具尸体后,纷纷撤下。
而如此猛烈的攻势,也导致葡萄牙人付出了超过六十名守军的生命。
若昂镇定的指挥战斗,所有人葡萄牙人都誓死守卫马六甲城,哪怕他们的分舰队已经被摧毁了。
海面上,双方都进入了极近距离,葡萄牙舰队遭到了极具毁灭性的致命打击,炮弹穿透船底,形成吃水,两艘战舰陆续被击溃了防线,开始减速招来白旗投降。
剩余的葡萄牙战舰被郑芝龙的舰队环状包围,开始冲击舰队中部,一艘战舰甚至被铜首钻入内部,火焰引起了舰船殉爆,火势险些燃到明朝大舰自己的身上。
葡萄牙人的还击越来越虚弱,而明朝中型舰队已经追到正面,开始火力极近距离倾泻在这剩下的四艘战舰身上,在被击沉两艘盖伦风帆战舰后,剩下两艘也被迫举起白旗投降。
此战,明朝舰队被击沉了五艘舰只,两艘六百吨重的大型战舰,三艘二三百吨的中型战舰。
但八艘编队的葡萄牙盖伦战船舰队,四艘被击沉,四艘投降,是一场明朝舰队的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