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关系重大

“如此甚好。”

“你郭氏一族不负我李平,我李平自然也会善待郭家。”

李平点了点头,他将郭英扶了起来。

郭英的身形笔挺,他的目光坚定。

他爹曾说,如果没有李平,朱元璋会是最好的主公;只是,天下不能二主,这李平,更胜于朱元璋。

……

李平深吸了一口气,他极目远眺,欣赏小荆渠四周的良田美景。

三十多名骑兵策马扬鞭,朝着李平快速奔来。

李平的神色一动。

那三十多人之中,似乎有倪睿。

郭英不敢大意,他看了一眼李平,请示一句过后,便立刻率领一队骑兵,朝着那三十人迎去。

来人果然有倪睿!

郭英将倪睿等人引到了李平的身前,倪睿下马拜道:

“禀主公,臣已将南永贞的头颅交给了平章大人伯颜。”

“臣向伯颜大人说明了主公的愤怒和所求。”

“平章大人伯颜……”

倪睿欲言又止,他咬了咬牙,看向一旁的三名蒙古人,以及两名色目人。

这五人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倪睿则满身疲惫,满脸尘土。与随他而来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相比,倪睿显得极其狼狈。

“倪睿,平章大人有何吩咐?”李平的面色一沉,他询问倪睿。

不等倪睿回应,面前的一名蒙古人立刻出言嘲讽道:

“呵呵……”

“李总管,你竟敢觊觎扬州路和高邮府!”

“你可知晓,扬州和高邮,关系着朝廷的漕运和盐政!”

“难道李总管想要掌控漕运和盐运,想要再次谋反吗?!”

这蒙古人的呵斥声,震得人耳内生痛。

郭英、倪睿、郭宁莲等人都以警惕的目光看着面前的蒙古人和色目人。

这些蒙古人和色目人皆戴着帽儿盔,身穿甲胄,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

定远军的将士们稍稍靠近了蒙古人和色目人。

许多人面露不屑,只要李平一声令下,他们便会将这些蒙古人和色目人砍杀当场。

李平的嘴角掀起一丝笑意,他盯着面前的蒙古人,反问道:

“大人如何称呼?”

“你是代表平章大人、脱脱宰相,还是代表大汗与我谈话呢?”

这蒙古人挑了挑嘴,他冷哼一声,回答了李平:

“我自然是代表脱脱大人来与你一见!”

“脱脱大人深得大汗信任,因此你也可以认为,脱脱大人的意思,便是大汗的意思!”

“李总管有何意见?”

李平呵呵一笑,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答道:

“甚好,我李平并无意见。”

“只是要劳烦使臣大人回去禀告朝廷,就说我李平的麾下,有数十万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们需要更多的耕地,需要食盐!”

“因此,这扬州路、高邮府和淮安路,就只能由我李平,代朝廷管理和耕种了。”

“如果朝廷也缺粮和缺盐,我李平愿意在盐粮富余之时,出售一部分盐粮给朝廷。”

“请朝廷体恤臣昭昭之心,体恤我麾下的这数十万军民。”

李平言尽于此,他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面前的二十多名蒙古人和色目人皆面色阴沉,他们盯着李平,目光似要吃人。

领头的蒙古人按住腰刀,他咬牙切齿地责问李平:

“李总管,漕运、盐运之事关乎重大,你果真要与朝廷相争?”

“你就不怕大汗震怒,兴兵讨伐你的定远军?”

李平摇了摇头,他安静地答道:

“百姓们需要耕地,需要粮食,此事同样关乎重大!”

“若朝廷不能体恤百姓,这数十万百姓,又如何会忠于朝廷呢?”

“再者,我李平得淮安、高邮、扬州三地,实则是为朝廷疏通了漕运和盐运之路。”

“朝廷只需要以公允的价格,向咱们购买粮食和食盐即可!”

“即便没了河运,朝廷不是还可以走海运吗?”

“朝廷为何要逼迫我等穷苦百姓呢?”

这话令得蒙古人和色目人为之语塞。

他们当然不赞同李平的说法。

更不能接受淮安、高邮和扬州三地落入李平的手中。

只是,如今李平势大,大都兵马想要跨过黄河、淮河直击定远军颇为不易。

况且有刘福通掣肘,不到万不得已,朝廷许多人都愿意招揽李平。

……

“好,李总管,我会将你今日的言语,如实告知脱脱大人!”

“大汗和脱脱大人自会明断!”

“他日大军来伐、四面楚歌之时,李总管莫要追悔不及。”

领头的蒙古人调转马头,朝着北面策马而去。其他二十多人即刻跟上。

李平朝郭英道:

“安排一百名骑兵,护送这些高贵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离开咱们的地盘。”

“莫要让他们乱窜,亦不可让他们死在我安丰路境内。”

郭英领命称是。

倪睿皱眉思索。

在行省衙门之中时,他不敢强势拒绝脱脱的使臣,只因为,此事的确干系重大。

李平询问身边的传信兵千户:

“可有王甯、常遇春和费聚的消息?”

这千户躬身答道:

“禀主公,扬州城已破,其中的知府、达鲁花赤不战而降。费将军正向东攻取江都、泰州、泰兴、通州和海门!”

“攻取以上诸城之后,我定远军的地盘便已到达黑水洋,面朝东海!”

“到那时,那些沿海的晒盐场和盐池,都将归我定远军所有!”

传信兵千户颇为兴奋。

掌盐政者,掌天下近半之财!

李平以东南盐场控天下之势,便能使定远军富足,麾下百姓休养生息!

“嗯,再说说王甯和常遇春的进展,他二人是否已经取下了高邮城?”李平点了点头,他继续追问这名千户。

这千户平复了一下心绪,他稍作停顿之后便答道:

“回主公,征东将军围困了高邮城,城中有兵马过五万,双方暂未定胜负。”

“常将军率三千骑袭击高邮府之中的其他城池重镇。宝应、兴化皆降。”

“如今整个高邮府之中,便只剩下了高邮城在与我军相抗衡。”

“征东将军命人取走了张士德、吕珍和李伯升的脑袋,将他们三人的脑袋,立在了高邮城之外。”

“王将军说,若张士信三日之内开城投降,他便力保张氏剩余族人不死。”

“若三日之内不降,城破之日,便是张氏一族鸡犬不留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