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举三得,如此美事,岂能放过

“卢中郎。”

没过多久,冀州刺史王芬便赶来中军大帐。

“王使君请坐。”

卢植摆手示意王芬一旁落座,同时挥手示意烹茶。

“不知卢中郎着急唤某来军营,所谓何事?”

王芬倒也没有丝毫废话,揖了一揖,直奔主题道:

“若是保护运粮队之事,王某只能竭尽全力,不敢保证不会再次遭到突袭,望企见谅。”

“非也。”

卢植摇了摇头。

他又何尝不知道王芬为此殚精竭虑,虽然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旧止不住黄巾贼寇的突袭。

不过......

卢植从未因此责备过王芬,因为即便是他,面对已经信仰到癫狂的冀州百姓,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哦?”

王芬诧异,忍不住开口询问:

“不是为了运送粮草之事,那又为何?”

卢植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从帅案上拿起从常山送回来的战报,递给王芬:

“王使君,这是今日从常山送回来的战报,你且过目。”

“常山?”

王芬心中愈加好奇。

他虽然不知道常山发生了何事,但却知道张梁率领一支兵马,北上直奔常山。

他下意识地便将此二者联系了起来,心中隐隐升起一抹不安的感觉。

难不成......

常山发生了战乱,要自己派兵支援?

可是,卢中郎应该知道自己没有太多兵马,否则也不会让黄巾贼寇钻了空子,屡次突袭朝廷运送粮草的队伍。

“正是。”

卢植点了点头,他没有丝毫废话,也没有解释,而是给王芬打个眼色,示意他先看战报,再商讨不迟。

呼~~~~

王芬带着沉重的心情,翻开战报,他的眼珠子上下一翻滚,那扑面而来的文字,瞬间令他倒抽一口凉气,腾得站起身来:

“卢中郎,这......”

“嗯。”

卢植摆了摆手,示意他莫要激动,坐下再说:

“常山相魏宏组织了一支兵马,统兵将军唤作赵风。

据说他们在常山打的不错,消灭了渠帅张白骑,以及人公将军张梁。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破除了百姓对太平道的信仰。”

“鱼腹竹简、龟甲奇文。”

“还有......”

王芬低头瞥一眼战报,随即脱口而出道:

“还有黄天上帝,破土而出?”

“没错。”

卢植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即直言道:

“王使君应该清楚,咱们虽然战败了张角,但却进攻受阻,举步维艰。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冀州百姓大都是太平教徒,他们戴上头巾为卒,脱下头巾为民。

我军想要全心全意进攻张角,殊为不易。

想要彻底横扫冀州黄巾,依我看非得破除他们的信仰不可。”

言至于此,王芬已然明白卢植的话外弦音:

“卢中郎的意思,让我学习常山的办法,破除百姓对太平道的信仰?”

“知我者,王使君也。”

卢植唇角微扬,绽出一抹淡笑:

“卢某正是此意,不知王使君以为如何?”

“这......”

王芬深吸口气,有缓缓呼出,思忖片刻,随即点点头:

“既然常山百姓能够破除信仰,那么推而广之,应当亦有奇效。

不过......

战报中这招黄天上帝,破土而出,王某始终不知其如何操作。

但可以肯定,鱼腹竹简、龟甲奇文,皆是为此招铺垫,才能有此奇效。”

“嗯。”

卢植颔首点头,深表赞同地道:

“王使君果然聪明,卢某佩服之至。

没错,破除太平道信仰的关键,便在于第三招。

即便是卢某,也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卢某想要请王使君您亲自走一趟常山。”

王芬捏着颌下一缕胡须,皱着眉,在脑海中激烈思考:

“王某倒不是不愿意走一趟常山,只是如今军务缠身,实在是......”

“王使君放心。”

不等王芬把话说完,便被卢植直接摆手打断:

“卢某暂时停止对邺城的进攻,专心运送粮草之事。

使君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亲自走一趟常山,学习此破除信仰的绝妙之计。”

“此外......”

卢植的声音略微拉长,随后站起身来,走向悬着羊皮地图的木架前:

“常山诛杀了张梁,势必会引起巨鹿郡张宝的忌惮。

我担心张宝会起大军强攻常山,常山方才经历大战,哪里禁得起张宝强攻。

王使君引兵前往常山,必可配合常山联军,威胁张宝的大军。”

王芬虽然只是冀州刺史,但汉朝官员文武不分家,他照样可以统兵作战。

卢植地图上的势力分布极其清晰,王芬只是简单扫了一眼,便将战况了然于心:

“如此说来,常山的处境的确凶险,魏宏怕是撑不了太久。”

“没错。”

卢植肯定地点了点头,朗声言道:

“魏宏能够击败张白骑,组建联军,又诛杀了张梁。

足以证明,他是朝廷栋梁之材,如今身处危难,我等岂能不救?

何况,只要能够解救常山,使君您便也有了强助。

如此一举两得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单从战绩上看,魏宏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己身为冀州刺史,不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协助自己展开工作吗?

此次出兵常山,解救魏宏,既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能施恩于魏宏,还能获得强大助力,简直是一举多得的美事。

“好!”

略一思忖,王芬立刻答应下来,拱手抱拳:

“既如此,便由王某率领兵马直奔常山,协助魏宏,击溃强敌。”

“嗯。”

卢植云淡风轻地点了点头,当即保证道:

“使君放心,你引兵离开的这段时间,魏郡的军务皆由我来负责。

我卢植兵力虽少,但各个皆是精锐,黄巾虽众,但旷野之战,必败无疑。”

“王某自然相信卢中郎。”

对于卢植的统兵能力,王芬极有信心。

否则,张角也不可能坐拥三十万兵马,却被打到邺城,不敢轻易出来:

“既如此,事不宜迟,王某这便返回军营,安排军务,争取明日一早便走。”

“好。”

卢植点了点头,他最喜欢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

“破除百姓对太平道的信仰,乃是扫平冀州黄巾的关键,卢某拜托王使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