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小试牛刀,让子弹先飞会儿!【求追读】
- 刚满十八岁,你说我中年危机
- 江上锦鲤
- 2631字
- 2025-02-27 21:19:27
面对镜头,面对采访,江锦黎的从容不迫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既视感。
左侧加起来超过了八十岁的村书记跟村委主任面对镜头跟记者都显得有些紧张,反倒是刚满十八岁的江锦黎能撑得住场面,从容不迫得让他们都心生佩服。
镇上特意邀请过来的书记和工委主任也都被江锦黎的侃侃而谈,从容淡定给吸引了。
没想到江家村居然出了一个这么牛逼的人才?
才18岁就利用寒假赚了几百万?
而且两个月的时间就从458分的成绩提升到了662分?
去年清华北大针对我省的录取分数线最低就是680分,也就是说他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
一直以来,清华北大一直都是家长们眼里最神圣最牛逼的学府,如果自家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那是真的祖坟冒青烟,光宗耀祖的喜事!
不说一个村子,就算是一个镇能有一个人考上清华北大,那都是能够轰动一方的大事!
镇上的领导,乃至市里的领导都会登门祝贺,当地政府还会发放不少助学奖金。
更何况江锦黎除了有望考上清华北大外,还有利用寒假参与什么AI项目赚了几百万,并给村子捐赠118万重建公祠,企图利用电商平台推动村子改革发展的这些buff叠加!
因此镇书记跟工委主任看向江锦黎的眼神都有了不小的变化,隐隐有种江家村或许真要在这小子的带领下崛起的感觉。
助农扶贫?
发展链式农业产业?
利用电商带动农村发展?
江锦黎话语中透露出来的这些信息让他们不得不重视。
毕竟他们作为镇领导,要是镇上的某个村子突然火了,突然发财了,他们这些镇领导也是能跟着沾光的。
掌声结束,众人纷纷安静下来,一脸认真地听着记者提问,江锦黎逐一回答。
“那我有个疑惑,既然你的捐款初衷是为了村子的改革发展,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把这118万投入到改革发展当中,而是用于建造公祠?”
江锦黎回答:“江氏公祠代表的是江家村的文化信仰,江家村的历史起源!
以往村子贫穷,公祠建造得比较简陋,如今久年失修,早已破落不堪。
我之所以带头捐出118万用于公祠的重建,是因为江氏公祠不仅仅是江家村起源的纪念与传承,更是唯一能够团结所有江家人的一个枢纽!
因此我这118万要是用于村子的改革发展,那么结果肯定翻不起什么浪花,但是用于公祠的重建,就能推动大家团结起来,参与其中!
然后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村上下团结一心,一边助力于公祠的重建,一边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出一条能够改变村子的改革道路!”
“说得好!”
人群后方,忽然传来中气十足的喝彩。
村长终于回来了!
他没有演戏,是真的一大早就下田干活了,也确实是有市场老板过来收菜。
而他就是搭着收菜老板的小货车回来的。
人群纷纷让出路来,村长从中走过来,一边鼓掌叫好,一边说道:“抱歉了,今天早上刚好有个大老板过来收菜,让你们久等了。”
他戴着一顶已经发黑的草帽,穿着一身老旧掉色,沾了不少汗水跟泥渍的灰色衣服,脚下还穿了特意洗过,但还是有泥土残留的水靴。
江锦黎的个人采访已经到了尾声,提醒着:“村长,你要不回去换身衣服再过来?”
村长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无所谓地说着:“算了,再回去换衣服的话又得耽误你们的时间了,而且我本来就是一个菜农,就是承蒙大家的抬举才当选的村长,所以我就不搞什么形式形象了。”
路边,收菜的老板也是听说了今天江家村有记者过来,因此特意送村长回来,特意跟过来凑下热闹,露下脸。
“江村长,你早说今天有记者过来采访,我就早点过来收菜,不耽误你了!”
村长摆手道:“不碍事,今天采访的主角不是我,只是村书记跟主任说我是村长,怎么也得过来露个脸,所以我才扔下农活,回来加个班。”
张老板识趣道:“那我走了,菜钱回去后立马转给你们!”
“好说,好说。”
村长摘下草帽,然后伸手拍了拍有点汗湿的头发,尴尬地跟镇上的两位领导打了个招呼,这才落座到江锦黎身旁。
感受着村长身上传来的泥土味跟汗味,江锦黎心里吐槽:好家伙,我只是建议你做个样子,结果你来真的啊!
就你现在这样子,说你是村长谁信?
随着江锦黎的采访结束,接下来记者特意采访了一下村长。
“请问江氏公祠的重建预计需要花费多少钱?”
村长回答:“我们咨询过了相关的建筑公司,原本想着村子贫穷,这些年来村里种树卖树,土地租赁也攒下了几十万公款,想着号召村民捐款,最后攒个两百万,重建一个比以往大一点的祠庙就行。
但是江锦黎这孩子听说公祠重建的消息后立马捐了88万,然后又追加了30万捐款,昨天还说要把他那辆仰望U9卖了,支持公祠风光大建,让江氏公祠成为代表江家村的一个景区级的大型祠庙,这样才能给村子带来生气,带来流量啥的。
所以现在我们还没确定下来,总之最后筹集到多少捐款,我们就修建多大的祠庙。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希望最后能够风光大建,借此机会让江家村得以扬名,让公祠成为江家村的景区建筑,届时有了客流,自然就能带动村子的经济发展了,村里的农产品也就可以通过线下或是线上渠道销售出去,从而让村民增加些许收入。”
大致的采访内容就这些。
现在只是利用本地电视台以及本地的报社新闻平台初步营销,因此不需要透露太多。
因为重头戏将会是各大短视频的营销引流,也只有在短视频平台真正火了,江锦黎策划的方案才能成功实现。
所以现在接受当地的新闻采访,就是小试牛刀,让子弹先飞会儿。
采访结束后是合影留念!
村书记特意定制了一大块牌匾,上面写着感谢江锦黎为江家村江氏公祠重建捐赠118万元的大字。
江锦黎站在牌匾中间,村长跟村书记在两侧抱着牌匾,然后村主任跟两个镇领导站在一旁一起合影。
前面的采访可能会被剪掉很多,但是这张合影是肯定能上电视,能上报纸的!
完了,江锦黎特意邀请。
“对了,下周一早上八点,市一中再次召开誓师大会,校领导让我上台演讲,说这次跟二月底的百日誓师大会一样,也会有市领导区领导莅临现场,让我好好准备演讲稿。
村长要是有空的话,我可以带你进去接触一下上面的大领导,顺便感受下一中的学习氛围!
两位镇上过来的领导回去也可以知会一下镇长,要是镇长感兴趣的话,我就跟校领导报备一下,不然学校没有邀请的情况下,区县以下的领导一般是没有位置,也不能进去的!”
村长没想到江锦黎这小子现在居然连市一中的资源都利用上了?
他赶紧应了下来:“行!那周一我抽空过去,到时候给你拍几张照片回来贴在村委宣传栏上,鼓励村里的孩子们向你学习,以后也能考上一中!”
两位镇领导也应了下来,表示回去就知会镇长。
江锦黎觉得他们要是原话转告,那么镇长大概率也会参加这次的市一中誓师大会。
转而,江锦黎看向特意请来的电视台记者跟报社记者,也把他们给忽悠过去!
这次没有政府领导?
那我就想办法忽悠一些领导主动参加!
这次没有媒体记者?
那我就自己安排媒体记者!
什么誓师大会?
不好意思,那是我扬名立万的装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