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老的厨师似乎从被抓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他看着车里的秋元悠介和中村警察,冷笑了一声,说道:
“没想到还是被警察给抓住了,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
询问的声音在车里回荡,语气里满是不敢相信。
此刻,中村警察看到长官秋元悠介没有说话,自己也紧紧闭着嘴,像个木头人一样,只是时刻关注着犯人的情况。
因为,他心里清楚,这可是个大功劳,可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也不能出什么意外。
要是犯人在车上逃跑,跳车摔死,或者突然生病,那后果肯定得他们俩来承担。
当然,现在车窗和车门都关得紧紧的,犯人肯定跑不了。
但为了防止其他意外,还是得有人紧紧盯着,不能发生一丝预料之外的情况。
而且,中村警察还清楚地记得刚才抓捕时犯人反抗的那一幕。
如果当时只有他一个人,肯定不会这么轻松,说不定犯人早就跑了。
毕竟,这个嫌疑人的力气真的很大,他干了这么久的体力活,身体又壮,要是不小心,说不定真的会让他跑了。
此刻,秋元悠介坐在驾驶座上,本来不想回答长冈翀的问题。
但他转念一想,嫌疑人既然有谈兴,说不定聊着聊着就直接交代了。
于是,秋元悠介想了想,直接说道: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相信你自己心里也清楚。”
“哈哈,真是天真!”
没想到,长冈翀听了这话,竟然大笑起来,好像觉得这是什么特别好笑的事情。
看到犯人这副嚣张的样子,旁边的中村警察心里忍不住想给对方一点教训。
但他知道没有长官的命令,自己不能轻举妄动,不然说不定还会被训斥。
听到长冈翀的笑声,秋元悠介并没有在意,只是专心地开着车。
从犯人这种嘲讽的态度来看,反而是一件好事。
不怕他开口,就怕他一路沉默不语。
一般来说,愿意交谈的犯人,在最后的审讯中基本都会承认罪行。
因为只要愿意交谈,就有可能露出破绽,有了破绽,就不可能一直保密,最终只能承认罪行。
看到长冈翀居然敢侮辱自己的长官,中村警察心里实在气不过,忍不住大声呵斥道:
“有什么好笑的?到头来,你不是还是落到我们手里了吗?你必须接受法律的惩罚!”
这话一出口,长冈翀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突然有些喘不过气来,猛地咳嗽了几声。
杀人案件的判刑通常是比较重的,一般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这可是一段很长的时间啊。
比如那个著名的京阿尼案件,犯人因为烧死了三十六人,最后被判了死刑。
不过,长冈翀的情况和那个案件不一样。他只杀害了一个人,肯定不会判得那么重。
但他今年已经快五十岁了,可以说是年华不再。
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多了,说不定就会死在监狱里。
即使熬过了刑期,出来之后,他也会成为一个孤寡老人,说不定连死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此时,中村警察看到长冈翀沉默不语,心里也明白自己可能说错了话,戳中了对方的痛处。
知道嫌疑人想要开口的欲望被自己给破坏了,同时,也将得知案件的渠道给丢到了。
中村警察想要弥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专心驾车的秋元悠介看到这一幕,并没有责备中村警察什么,只是让这次的小插曲就这么过去了。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往后看。
而且,在审讯室里,嫌疑人才是没办法抵赖的。
但在这飞驰的车里,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式的审讯场所。
嫌疑人说的话又没有记录下来,他完全可以矢口否认。
不过,现在让他说点什么也有点好处。
知道了对方的弱点,到了审讯室就更容易让他认罪,做出笔录。
如果嫌疑人现在不说,也没关系。
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慢慢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让他认罪,不急于一时。
就好像刚才的对话从来没发生过一样,车内又恢复了安静。
在警车上,秋元悠介开车的时候,带着另外一个人的影子,驾驶的速度称得上挺快的。
后座,中村警察则一直紧紧盯着被羁押的长冈翀,一刻也不敢放松。
气氛一直僵持在这般情况中,经过两人的齐心协力,他们很快就到了小笠原警察署。
或许是因为这个岛不大的原因。
毕竟,从银之星酒店出发,根本用不了多久就能到,毕竟酒店和警察署都在村子附近,直线距离说不定只有几百米。
一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突然“嘶”的一声,秋元悠介把车稳稳地停在了警察署的停车位上。
刚刚熄火的警车停得整整齐齐,正好在白线内,一点都没越界。
一下车,就看到几个好奇的人探出头来。
而此时,秋元悠介和中村警察一左一右把长冈翀夹在中间,一起把他带进了审讯室。
路过大厅的时候,他们还能听到周围传来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好像大家都很惊讶,不敢相信这一组人真的抓住了凶手。
其中,有几道目光带着羡慕、嫉妒甚至是恨意投了过来,当然,绝大部分是落在中村警察身上的。
毕竟,秋元悠介是从警视厅来的,那里是精英辈出的地方,距离岛上的警察生活太远了。
对于他们来说,秋元悠介更像是电视里才会出现的人物,根本让人嫉妒不起来。
而中村警察不一样,他本来就是岛上警察中的一员,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哪怕只是帮了点忙,也是有功的。
从心理学上来看,不怕兄弟过得苦,就怕兄弟开路虎——不患穷,而患不均。
毕竟,此次行动过后,中村警察不说升职加薪,至少调到东京一个条件好点的警察署是没问题的。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不也是一种升职加薪吗?
虽然岛上的旅游业发展得不错,大部分人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但谁愿意让自己的后辈一直待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呢?
大多数本地的居民肯定不愿意,谁都想自己的后代有更好的发展。
毕竟,岛上的那些真正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早就离开岛屿,到大城市生活去了,除非是某些特定的时刻,不然根本不会回来。
剩下的,要么是家业实在搬不走,要么就是财富还不足以在大城市生活的人。
当然,岛上也有一些居民是真的希望留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但他们也是希望自己的后辈能有更好的发展。
不说别的,岛上就只有一所小学、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连大学都没有。
而且,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肯定没法和东京那些大城市相比。
为后代着想,这是人类天生就有的想法。
所以,在场的这些警察都很羡慕中村警察。
因为他们知道,这次抓到犯人之后,中村警察肯定会迎来人生的一个新机会,说不定还能改变自己的阶层。
再看看他们自己,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地方小,机会也少,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作为这里的警察,基本上就是干到退休,很难有别的机会。
在中村警察的带领下,秋元悠介和长冈翀穿过大厅,直接从左边的通道进入了审讯室。
此时,秋元悠介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个人就是杀害明石达也的凶手,他有信心让对方认罪。
不过,秋元悠介也很知道,如果拖久了,等犯人缓过劲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就像铁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道理——趁热打铁,这可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犯人刚被抓的时候,心理防线是最脆弱的,这时候最容易让他们开口认罪。
要是拖久了,说不定就会变成一起僵持不下的案件,很难结案。
毕竟,如果没有犯人的口供,虽然也可以结案,但检察官肯定不会轻易提起诉讼。
如果提起诉讼后,在法庭上犯人突然翻供,可能会导致无罪释放或者出现冤假错案,检察官自己也会很麻烦。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负责起诉的检察官通常不会轻易起诉,而是把案件打回,让负责侦查的警察继续补充证据。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很难解开的循环:警察送审,检察官打回,警察再补充,检察官再打回。
当然,如果检察官和负责案件的警察关系特别好,检察官也可能会冒着职业生涯受损甚至进监狱的风险,提前提起诉讼。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除非上辈子救了检察官的命。
说实话,能当上检察官的人,都是经过司法考试,经过一系列研修,通过长时间考核才上来的,地位很显赫。
他们看到这种有缺陷的案件,根本不会多看一眼,直接就打回了。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秋元悠介当然希望能拿到嫌疑人的口供。
这样不仅能补全案件,还能把对方的罪行钉得死死的,避免出现因为有漏洞而被判无罪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