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仿佛知道禄波是敖奕尘的部下,“扑通”跪倒在了禄波的面前。
在世情院成立前,禄波在文事院与暗星卫的联系并不密切,所以他不熟悉暗星卫的人也是情有可原。
禄波俯身将他扶了起来,身受重伤让他已经很难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听到他的口中一直在重复着“敖奕尘”的名字。
当务之急是如何悄无声息的将他带回世情院,京都之中危机四伏,暗星卫的着装很快便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惊尘轩近在眼前,相比于其他地界还算安全,禄波转身将受伤的暗星卫扶了进去。
店里的伙计看到禄波又回来了,甚至还扶着一个伤员,快步走上前询问情况。
“禄波主理,我给您安排一个安静的房间,有什么需要惊尘轩做的?”
“拿些吃食来,再派人去一趟世情院,寻奕尘主执,告知其有要事需要在惊尘轩商议。”
店铺的伙计都是宫里的,自然能力要比寻常小二强上不少。
临走前,禄波将自己的世情院令牌交给了店铺伙计,叮嘱他务必要将此令牌展示给奕尘主执。
世情院此时刚刚完成京试放榜这一项大事,国礼府宋希还盘算着将其他四城的事也都要敖奕尘一起做了,只不过敖奕尘直言拒绝了。
就因为拒绝了国礼府,宋希这老头还去雍成帝面前告了敖奕尘一状,可是一点风度都没有。
店铺伙计按照禄波的嘱咐来到了世情院,将令牌交给了世情院的侍卫,并把禄波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他。
敖奕尘推测,禄波没有选择自己回来,大抵是有人或者有信物需要看守。
世情院令牌,各司样式均不同,店铺伙计拿来的确实是禄波的专属令牌,这个做不了假。
敖奕尘将院内之事交由明夜代管,拜托她与国礼府进行沟通,毕竟关乎后续的官职分配,马虎不得。
惊尘轩的名义主人就是敖奕尘,即便是由宫中掌控,但在表面上敖奕尘就是话事人。
店里的伙计们看到敖奕尘,纷纷迎了上去。
避过惊尘轩内的人们的目光,伙计将敖奕尘引到了禄波所在的房间。
推开门,敖奕尘一眼便注意到了挂在门上的暗星卫盔甲。
“主帅,是我们害了你啊!”
只见那人跪在地上,艰难地朝着敖奕尘的方向挪动。
敖奕尘一眼便认出此人是此前围剿马匪的一员。
“无妨,你们没有做错任何事,奸人算计,无妄之灾。”
此人名为董永谦,是前暗星卫十七营主使,当时正是他们外出执行任务归来,看到马匪埋伏担忧学子安危,擅自行动。
听闻因为此事,雍成帝将敖奕尘从文事院主执的位置摘下,还取消了爵位。
董永谦的愧疚之感达到了顶峰,即便敖奕尘一直强调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影响。
定北王是敖奕尘出生入死得来的爵号,倘若不是严重到一定程度是不会将这个拿掉的。
“不必纠结过去,把你知道的全都告诉我,爵位不是关键,如何为我暗星卫平反才是重要的。”
禄波走出房间,为敖奕尘与董永谦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探讨整件事情的脉络。
禄波一向懂得分寸,这也是他能在敖奕尘身边一直任职的重要一点。
楼下又有青龙卫来找麻烦,还是此前见过的那些熟悉面孔。
店铺的伙计早已认出他们,但惊尘轩并不隶属于皇后,所以倘若皇后亲卫不识抬举也完全可以出手。
禄波看不惯,毕竟皇后亲卫弄得这些动静,最后坏的都是敖奕尘的名声。
禄波故意用力踩踏楼梯,发出极大声响,让楼下这些撒野的青龙卫引起注意。
“一遍,不长记性;两遍,不长记性;你们青龙卫是狗吗?”
青龙卫作为九卫之首,一直以来,都是仗着皇室威严压迫地方,名声是极差的。
听闻有人出言不逊,皇后亲卫自然也不能受这种委屈。
“是哪个不知死活的?让老子看看!”
禄波此时正从楼梯的拐角走了出来,青龙卫一眼便认出了他,仔细留意后,发现并没有敖奕尘的身影,又开始狂了起来。
“我还以为谁?文事院的弃子啊,跟着你们主执去了叫什么世情院的破地方,还这么牛呢?”
禄波不想对青龙卫动手,但更不能忍受这帮臭鱼烂虾当面诋毁敖奕尘。
正要动手,敖奕尘的声音从二楼传来。
“禄波,住手!”
禄波立刻停了下来,听闻敖奕尘也在惊尘轩,青龙卫瞬间蔫了,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
敖奕尘领着董永谦走了下来,董永谦身穿世情院的官服,没有引起惊尘轩各位的关注。
“你们青龙卫真是欠收拾,用不用我再领你们去见见皇后娘娘。”
“奕尘主执,息怒,不用不用。”
敖奕尘露出了奸邪的笑容,拍着禄波,手指着青龙卫。
“看看这帮怂货!走!”
纷争结束,敖奕尘大摇大摆的离开了惊尘轩,后续在百姓之间口口相传的内容都是世情院与青龙卫对峙,没有人留意敖奕尘身后跟着的董永谦。
将董永谦安置到世情院军情司后,敖奕尘立刻起草奏折,结合董永谦所说,准备为暗星卫翻案,并把称号要回来,重回九卫之列。
据董永谦所说,马匪均是由皇室军队假冒,仿佛是刻意对学子开展围杀。
暗星卫出现后,以青龙卫为首的皇室军队立刻发现,迅速发难,仗着人数优势将暗星卫尽数斩杀、围捕。
围杀结束后,留存的活口仅剩七人,据说是皇室的命令不得全员斩杀,这才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至于他自己,是依靠七人之力趁青龙卫起兵回京、精神松懈的机会杀出重围。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暗星卫。
敖奕尘怒火中烧,恨不得带兵屠了皇后卫营,替兄弟们报仇。
董永谦连忙劝告敖奕尘,不可冲动行事,以免影响敖奕尘在朝堂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