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判决

破晓时分,朝阳挣扎着穿透厚重云层,那金色的光线如同利剑,将温暖光辉毫无保留地洒向历经动荡的京城。

皇宫大殿庄严肃穆,雕梁画栋在晨光的映照下更显金碧辉煌。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他面容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威严,那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剑,扫过殿下众人,让大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赵贵妃被两名侍卫押解着,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

她昔日雍容华贵的模样已全然不复存在,头发凌乱地披散着,几缕发丝黏在苍白的脸颊上。

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曾经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眸,此刻只剩下空洞和死寂。

“赵贵妃,你阴谋叛乱,犯下滔天罪行,罪无可恕。

朕念你侍奉多年,免去一死,打入冷宫,终生不得踏出半步。”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字字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声音如同洪钟,震得大殿内的臣子们心头一颤。

赵贵妃听到判决,身体剧烈地晃了晃,差点瘫倒在地。

她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许久,她才发出一声微弱的呜咽,最终只能在侍卫的拖拽下,脚步踉跄地被带离大殿。

她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大殿的阴影中,只留下一片寂静。

除赵贵妃外,她的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赵贵妃的弟弟赵宏业,平日里仗着姐姐的权势,在朝堂上横行霸道、贪污受贿。

此刻,他跪在大殿上,身体瑟瑟发抖,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懊悔,额头的冷汗不停地滚落,打湿了面前的地砖。

“赵宏业,你结党营私,滥用职权,严重危害朝廷社稷,即日起革职查办,家产充公,交由大理寺依法严惩。”皇帝毫不留情地宣判。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赵宏业的心上。

赵宏业听闻,面如死灰,身体一软,瘫倒在地。

自己的荣华富贵就此终结,等待他的将是暗无天日的牢狱之灾。

曾经那些贪婪得来的财富、高高在上的地位,此刻都如梦幻泡影般消失不见。他心中充满了悔恨,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其他参与阴谋的官员,也纷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他们有的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从朝堂的高位瞬间跌落尘埃;

有的被流放边疆,远离京城的繁华,在那荒芜之地度过余生。

这些官员们往日的风光不再,只剩下满脸的沮丧和绝望。

曾经被赵贵妃打压的官员们则迎来了转机,他们纷纷被平反。

沈知府和苏念芙的父亲,在这场政治风暴中遭受冤屈,如今终于沉冤得雪,恢复了名誉和官职。

沈知府重新穿上官服,站在府邸庭院中,望着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感慨万千。

他轻轻抚摸着身上的官服,那质感让他仿佛回到了从前意气风发的日子。

回想起被罢官的日子,全家陷入困境,生活一落千丈。

那些艰难的岁月,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心中满是苦涩。

如今,真相大白,他的眼眶湿润了,抬起头望向天空,喃喃自语道:“感谢上苍,终于还我清白,我定当不负圣恩,为百姓谋福祉。”

同样,苏念芙的父亲也恢复了官职,一家人团聚,喜极而泣。

苏念芙紧紧握着父亲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爹,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人陷害了。”

父亲慈爱地看着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一家人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之中。

顾云鹤因在此次事件中立下大功,得到了皇帝的嘉奖。皇帝亲自召见他,在那宽敞明亮的御书房中,皇帝坐在书桌前,眼中满是赞赏:“顾云鹤,此次平叛,你居功至伟。朕封你为一品将军,掌管京城防务,望你继续为朝廷效力,保我江山社稷。”

顾云鹤单膝跪地,身姿挺拔,声音坚定有力:“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使命感,从这一刻起,他将肩负起更重的责任,守护京城的安宁。

沈婉兮虽为女子,却在整个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协助调查,四处奔波收集关键证据,还在危机时刻冷静应对,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她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与各方势力周旋,只为揭开真相。

皇帝听闻她的事迹后,也对她赞赏有加:“沈婉兮,你巾帼不让须眉,为朝廷立了大功。

朕特赐你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以表嘉奖。”

沈婉兮跪地谢恩,心中感慨万千。

她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赏赐,而是为了正义,为了还天下一个公道。

她抬起头,眼神坚定而清澈,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国家,这个京城,终于迎来了光明。

京城百姓得知真相后,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街道上张灯结彩,庆祝这场胜利。孩子们在街头奔跑嬉戏,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街头巷尾摆满了庆祝的宴席,人们举杯欢庆,分享着喜悦。

百姓们对顾云鹤和沈婉兮的英勇和智慧赞不绝口,有人编了歌谣传唱:“云鹤英勇平叛乱,婉兮智慧助朝堂,二人携手除奸佞,京城从此享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