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便下襄阳城

官道尽头,流民们缓缓停下,他们望着后头就要远去的马车,眼神当中多少还是不舍。

这些人对谢风流心生感激之情,自然是包含在了其中。

但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前路漫长,谁知道南下江南道、剑南道的漫长路途当中,还会不会遇到其他的麻烦。

到时候没有了谢风流在身侧,他们可如何是好?

又一想,之前没有小道长的时候,大伙不也都是那么过来的么?这再转头,就又怀念这为数不多的安生日子。

驮满了酒水的马车周遭,都是些笑嘻嘻的老头子们。

他们围在了马车周围,多是要求谢风流多留个几日,他们的故事可都还没说完呐,小道长就要这般离去了,那往后他们的日子跟谁说道去。

但这些人终究拗不过谢风流,谢风流说要走,就是下了决心要走,谁也不能拦下。

他对着这些老先生们说道:“诸位的故事啊,等以后有的是机会去听,但现在我确实需要去襄州城内,办一些很要紧的事情。”

“若不然这样,我与各位老先生,来个约定,等他日我到了剑南道,或是江南道。”

“诸位老先生只要是听到我谢风流的名头,就尽管找来,到时候各位的酒肉管够,但各位先生的故事也得备足喽。”

“当真?”有老先生动心了,他们都这把年纪了,就算是过了江,也多半就是求个温饱,酒肉管够这事情,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诸位老先生放心,我谢风流从来不说风凉话。”谢风流又对着老先生们保证道。

又在几声客套之后,这些老先生们,才总算是肯放着谢风流离开。

但还是有人在后面不停嘱咐:“小道长啊,以后遇事要多看看局势,大家伙是都知道你的本事,但人外有人,天外还有天,小道长以后啊,还是要多小心一些为妙。”

谢风流回头对着那位老先生拱拱手,算是感激。

其他的几个老先生跑过去,酸溜溜地笑骂两声,说什么就你小老头话最多,什么你小老头把咱们要说的话都给抢走了之类的。

等到那马车终究是走向了官道岔口的另一侧,这些老先生们才缓缓离去。

流民人数众多,他们也没有占着官道正中去走,是行在了官道的两侧,这从远处看过来,竟然绵延了数里地。

这还只是从北往南的一条官道之上,这南下的官道多达百条,谁知晓那些官道上又有多少的流民。

但只要是大唐还在,这些人都愿意跟着,因为有他们在的地方,才能叫大唐啊。

谢风流与这些人分别之后,就向东行去,是去往山南道境内的襄州城。

如今所有的江湖游侠,都聚集在了襄州城内,因为太子殿下在襄州城内,他们便都来到此处。

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谢风流都必须要前往,他倒不是为了护住太子殿下,或者不单纯是因为天子殿下在此。

因为传出来这消息的人,可是白衣门门主白长卿啊。

白长卿作为如今江湖当中的中流砥柱,不论名望还是实力,都是寻常人不能比拟的。

再加上之前还曾拿下过大唐中原江湖武林盟主的名头,更是带着数千名江湖游侠,血战玉门关。

又在其后,亲自为史腾骏将军断后。

不论从何处去讲,白长卿白门主,都能当得上是如今江湖当中的一代大侠了。

那可不是寻常游侠,或是门派弟子能比的。

在大家的心中,下一次的天字号大境界高手排名,白长卿必然是在前三甲之内的。

另外还有几个名字,便是北疆的镇军大将军夕浩气,以及洛阳王府的刘济源。

再有一些人,虽是不被大家所知晓,但近年来时常会莫名其妙地萦绕在大家的耳侧,具体的名姓,这想要说出口吧,却翻翻脑海中的记忆,实在是只知其事,不知其人啊。

当然了,谢风流这半年来,名气也是在江湖上彻底的传开了。

他的故事可要比白长卿更是传奇一些,刚出道就在江湖众多游侠的围杀之下脱身,还有胆量赶往昆仑虚,与尹无敌叫板。

这天底下年轻一辈当中,还是独此一人吧?

谢风流将手中的酒葫芦重新挂回了腰际上,扬起手中马鞭,轻轻落在了马屁股上。马匹不见得很是吃痛,但脚下步伐还是加快了一些。

谢风流望着逐渐西斜的落日,想着怎么今夜也能到了襄州城境内吧?

第二日的一早,襄州城城门前方,又有城内的守军,设下了关隘,将来往的行人细细盘查。

这几日进城的人不少,还大多都是带着兵器的江湖游侠。

谁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几个是叛军故意打扮出来的探子,想要进城内打探清楚虚实。

这若是一旦有发现,就会被立马收押,这几日的功夫,城中的地牢,都关了七八个这样子的人。

至于究竟是不是叛军打扮的探子,谁能知道?

但军阵将士,尤其是边军,带着的一些坏癖,还是很容易辨认的。

就比如跟众多邋遢的江湖游侠待在一起的时候,这些人会格外显得干净整洁。

江湖中人,讲究就是不计较,一个做游侠的,整理的那么干净,要么是家里有些小钱出来想在江湖上玩玩的富家公子,要么就是叛军的探子。

还比如那些人喜欢在身上藏着弓弩,也不能叫藏,是习惯性的挂在了屁股后头,从前头打量过来,也就定然不会注意到那弓弩所在。

这些怪癖可都是地方上的府兵不具备的,府兵也配备弓弩,但都是如同正常悬挂刀剑,是在腰侧。

这前头有盘查,后面的一些江湖中,就显得有些着急。

又有一辆驮着酒水的马车从不远处赶来,挂在了队伍的后方。

不管那些人着不着急,谢风流心中是很淡然的。

见到队伍走得极慢,他就干脆将身后挂着鼓囊囊的包裹,旋转到了胸前位置上。

其后靠着身后一车的酒坛子,眯着眼睛打起盹来。

偏偏每次前头有些举动,他还会抬脚在马屁股上轻踹一脚,马匹就会跟着他的一脚,往前挪动个几步。

“下车下车!”有个守城将士扶着腰际上的横刀,向着谢风流的方向指了过来。

谢风流一听是官家在叫唤他,就赶忙跃下了马车,立在了马匹的一侧。

两个守城将士,在马车周围上下细细打量了几周之后,终于回到了谢风流的身前。

“车上没问题。”那官爷说道。

谢风流一笑,对着几个人拱拱手,笑道:“那咱们可以过去了吧?”

他这就要拉起马缰进城去,那官爷便抬手直接拦下。官爷的手掌重重落在了腰际的横刀之上,对着谢风流身前的包裹问道:“里面装的是什么?打开看看。”

“这……是家中长辈的遗物,实在是不方便与诸位查看。”谢风流双手紧紧身前的包裹,又有些心虚的旋转到了身后去。

“打开!”那官爷的声音变得更是凶恶了一些。

偏偏就在此时,城内有人大喊一声:“站住!”

又有人紧接着喊道:“快追,是探子。”

这声音就在几个守城将士的身后不远处传来,这些人的精神都是随之一震。

便有其中数人直接抽刀,转身向着城内声音传来的方向追去。

这整个城门前头,便只剩下了两个将士还守卫在此。

其中一个从不远处走了过来,脸色上能看出来几分散漫,或许是因为得要继续留守在城门前方而不甘心。

但谁让他们刚才,比旁人慢上了一拍呐。

那人走到了谢风流的身前,随意打量几眼之后,随便摆摆手道:“进去吧。”

谢风流赶紧对着那将士点头,还不断感激道:“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直到进城以后,谢风流找到了城内的一处酒窖,将马车与酒水,一同卖给了这酒窖的掌柜。

这才用换来了银钱,在城内找了处不算太大的客栈休息。

等在客栈内吃过了午膳,也将该归置的归置完毕之后,谢风流也就走出了客栈,向着这襄阳城中的刺史府邸行去。

街巷上的行人不少,但可能是消息在这城内都给传开了,走在街巷上的,大多都是江湖游侠,很少见到城中原本的百姓。

这些江湖游侠很是豪迈,只要是身上银钱足够,见到什么喜欢的,就直接掏钱买下。

也有酒馆当中,传来了此起彼伏的行令声。

谢风流没有靠近过去,也对那酒馆门前招揽客人的几个小娘子,没多大的兴致。

城内的刺史府邸是在城中心位置,从刺史府邸通往城内的四面八方极为方便。

方便归方便,也因此一旦城中遇到祸事,刺史府邸将会四面受敌,不能兼顾,但好在襄州城至史以来就有重兵把守,一般人也进不到城内来惹事。

就算是前些日子,整个山南道有十万的府兵出征,致使如今山南道也剩余不过万余名将士。

可这单单襄州城内,就留下了七八千人。

或许早先就有人留好了后路,帝都长安城被破,大唐正统南迁。叛军若是继续追来,撞上的第一座大城,必然会是襄阳,也只可能是襄阳。

谢风流不需要知晓其中的道道,他只需要打探清楚这刺史府邸的虚实,若是白长卿在城内,不管太子殿下在不在此,他都会出现在这刺史府邸之内。

因为没有人不想拉拢一位,未来可能是天字号大境界的江湖大侠。

或者,这已经是一个隐藏规定,各处刺史默许,白长卿也住不惯那些酒馆客栈。

谢风流摘下了腰侧挂着的斗笠,举起扣在了头顶之上。

他昂首,取出一柄长剑,一跃就落在了刺史府邸的墙头之上。

也就在他落在墙头的一瞬间,院落当中就有两道目光向着他所在落了过来。

谢风流急忙闪身躲避,数柄暗器飞刀,几乎都是擦着他的道衫衣角划过。

“有探子!”那院落当中的一名高手对着府邸深处喊道。

就在谢风流刚刚在墙头站稳脚跟,准备隐藏身影,潜入府邸深处打探个究竟,那府邸深处密密麻麻的人影,就冲到了这前头院落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