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某个聊天群里看见这么一条消息,“各位大家早上好,过年来了,谁家要买狗肉吃的?到我家里来,群主村庄。”
下方还附了一个视频,是狗主人拿手机拍的自家的两条狗。
也许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恶意揣度别人吧,我连视频都没点进去,反正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消息就感觉其中有许多可能性。
首先,这狗谁的?我说他是狗主人,但这只是猜测。他完全有可能是偷狗的,把别人的狗拐带出来,急着出手销赃。这样想不无道理,就我而言,家养了那么多年的老狗,最后还要被人杀了吃掉,是不能让人接受的。
但话也说回来,他就不可能是狗主人吗?当然有可能。一方是人,另一方是动物;一方强势,另一方弱势。我想能做出这种事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利字当头,人甚至会说服自己,这是一条狗最好的归宿了。等它老死,人既不会给它风光大葬,也无法消灭它死前的痛苦。还不如让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为人发光发热一回。
对吗?
当然那个人也可能是狗主人的朋友,于是会引发又一种解读,那就是主人不忍心亲手主宰自己饲养的动物的生命,于是把选择权转嫁他人,所以那个他才能面不改色的为狗标价。
又或者,他根本就是一个经营狗肉产业的狗贩子,他已经对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了,所以语气是冷漠而招徕的。一如我们这些习惯了吃肉的人不会对案板上血淋淋的猪肉产生不良反应一样。
不同的视角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因为我仅仅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他们旁边,我所感知的只有自己的直觉,无论对错。
我倒不是期望着批判这样的人。相反,我长久以来就是像这样的一个人,对外表不曾表露出柔软脆弱的生命都投以冷漠的目光,并怡然自得的享有着通过剥削其他生命获得的一切。
还是蛮有趣的。这就是人类的纠结:当生存的本能与人性的善良怜悯相冲突,虽然无法违背,但还将犹豫片刻,思考自己是否已经表达了最高的尊重——对于生命,对于价值的尊重。
只有在吃饱后人才会有这样的思考。这让我想起孟子有过相似的表述,大概意思是要想教化民众道德,要先填饱他们的肚子。嗯,我的知识水平有限,脑力也浅,像这样复杂的思辨问题是不适合我的,所以我单纯的看其中被我发掘出来的有趣的部分。
不知道老狗是怎么想的。也许他甚至可能会有种解脱感。狗是很聪明的。当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会不会选择逃避呢?如果是我的话,我也许会这样的。在死之前逃出熟人亲人友人们的视线,不知不觉中死去,那样就可以减少许多我可能会带给他们的痛苦。我所珍视的人可以满怀希望的认为我仍然停留世间,只不过是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