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进攻秭归

黄得功是陆上的悍将,但此刻见识到水师的恐怖战斗力后,也是被震撼到不行,顷刻之间,就让数千敌军全军覆没!

解决对面的水师之后,明军没有丝毫停留,继续朝南岸挺近,在降军指引下,全队顺利抵达大西军船坞。

“老郑,我率军佯装攻城,你在此接应我!”

“好!大将军,我分兵一半助你!”

秭归城傍江而建,城池到江岸距离约为四五里,全员上岸后,黄得功派出五千骑兵绕到城南和城西袭扰。

为了虚张声势,他还把所有马尾都扎上树叶,战马跑起来不但发出巨大的声响,还辍影重重,在朦胧的夜色中根本分辨不出到底有多少人。

随即,他亲率两万人主攻东门,营造出要攻城的假象!

……

秭归城帅帐里,大西国君臣都坐立不安心如刀绞,此刻已经到了规定好的撤退时间,但明军的突袭改变了一切计划。

“报!”

一名浑身是伤的校尉气喘吁吁跑进来,“启禀皇上,前线战报,水师……水师全军覆没,水师右都督王自羽将军殉国了!”

“什么?狗日的!”

张献忠一拳打在太师椅上,脸上暴其青筋。

过了一会,又一名校尉跑来,“报!皇上,明军靠岸攻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献忠更加如遭雷击,脑袋顿时有些晕眩,“明军来了多少人?”

“天色太暗,看不清楚,但是听城外的动静明军不下于八万人!”

一听这话,张定国马上拱手道,“父皇,明军举国之兵也不过三十万,为了防范李自成和清军,北边屯兵十万,南京又屯了几万,此外还有远在福建的几万水师部队,明军在湖广兵力不会超过十二万,依儿臣看,这定然是朱慈烺的疑兵之计,目的是想拖住我们,想将我军活活困死在秭归城!”

“父皇,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我军接连战败,士气已经达到低点,况且粮草不足,不能再跟他们耗了,我们必须要按照原计划,马上出城撤往施州!”

张献忠沉吟良久,连连摇头道,“对方兵力不明,贸然出去,只怕会有埋伏,还是再等等,情况明了一些再出城!传朕旨意,加强城防,等击退明军后再撤!”

“遵旨!”

……

秭归城兵多将广,为了减少伤亡,黄得功并没有让大军进入火炮的射程,而是不断在城外游荡,给大西军增加心理压力。

半个时辰后,明军仍旧没有攻城,负责守城的张文秀见状,也猜到了明军的用意,派六千骑兵出东门迎敌,试探明军实力。

面对大西军的骑兵,黄得功马上集结阵型,祭出骑步联合作战的战术,将大西军杀得铩羽而归。

与此同时,城内守军试图从南门过来包抄,合围明军步兵主力,黄得功没有恋战,让骑兵断后,率步兵拔腿就跑,张文秀害怕明军有诈不敢深追,急忙下令鸣金收军。

然而明军却如同狗皮膏药一般,大西军刚撤,明军骑兵又随后赶来,继续在秭归城外扫荡着,大西军出城又掉头就跑,如此周而复始!

长久以往,张献忠也发现了明军的端倪,直接派张定国率四万大军出城迎敌,黄得功没有迟疑,率部跑回船坞借助水师鸟船的火力掩护,将大西军又击退了回去。

此时,距离出发已经过了三个半时辰,完成了皇帝交代的既定任务,黄得功不再缠斗,率部乘船返回北岸。

大约又过了一个时辰,确定明军全部撤了之后,张献忠才放下心来。

此刻已是卯时中,大西军一夜未睡,基本都是熬了个通宵,但张献忠害怕天亮之后就更难撤走,只好按照既定计划,组织大军撤离秭归城!

……

朱慈烺一直命人暗中注视秭归城的一举一动,在张献忠的大军离开两个时辰后,他开始组织大军攻城。

秭归城如同一枚钉子卡在明军的喉咙上,必须拔之而后快!

大雪纷飞,漫天银白,寒风如刀割般刺骨,朱慈烺站在临时搭建的将台上,目光深邃,眸如秋水,鹅毛般的雪花轻盈飘落,触碰在朱慈烺的龙纹铠甲上,瞬间融化成细小的水珠,留下斑驳的痕迹。

“将士们,西贼侵我湖广,在巴东杀害了我们三千多名弟兄,现在是跟他们算总账的时候了!现在秭归城还有一万残军负隅顽抗,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杀!杀!杀!”

六万水陆大军笔直站立在长江北岸,即便寒风刮得脸颊生疼,所有人却都岿然不动,脸上充满决绝之色。

“明日便是除夕,朕要宴请三军,所有人都不能缺席!明军威武!大明威武!”

“明军威武!皇上威武!”

“进攻!”

朱慈烺一声令下,江边顿时战鼓齐鸣,数十艘战舰带着数百艘民船不断往返于长江江面。

随着大西军水师部队的覆没,大明舰队没有遭遇任何抵抗,连续折返三趟之后,六万大军尽数投放到了对岸边上。

“水师提供炮火掩护,西路军镇负责攻城!”

在黄得功指挥下,明军如洪水般涌向秭归城。

“轰轰轰!”

数十艘鸟船朝秭归城一齐发射,炮火直接摧毁了大西军布置在城外防御工事,将大军前进的道路彻底扫清。

“杀!”

黄得功率领亲卫冲锋在前,数万将士紧随其后,在城外铺散开来。

此时此刻,所有明军眼中都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如同被狂风卷起的枯叶,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

呐喊声、咆哮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震耳欲聋的声浪,不断冲击着城墙,撼动着大地,让整个战场都为之颤抖。

自从张献忠撤离后,张文秀便直接坐在城头上督战,望着漫山遍野的敌军,他面无表情,眼睛仿佛没有一丝生气。他已经抱定了城池共存亡的决心!

为了迟滞明军攻城速度,张献忠几乎把所有火炮都留在了秭归,各式火炮加起来足有六七百门!

由于需要渡江作战的缘故,明军没有携带战车过来,失去战车的庇护后,步兵直接裸露在火炮视野中,转瞬之间便被炸翻了数百人!

激烈的攻城大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