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营销:引爆超级销量的营销7步法则
- 柯清锋
- 1858字
- 2025-02-18 02:58:09
前言
在市场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营销的魅力所折服。戴比尔斯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脑白金的“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雀巢“笨NANA”可以“剥开吃”的冰淇淋等,这些经典的营销案例不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品牌、产品,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成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记忆。
在传统观念里,市场营销非常容易,只要企业做好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根据消费者需求做好产品迭代,结合企业文化做好品牌建设就能获得成功。整个过程损耗极少,不需要企业投入太多人力、物力。技术研发却正好与之相反,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巨额资金以及优秀的人力资源,而且整个过程非常漫长,技术化-产品化-量产化-市场化,每个阶段都潜藏着很多未知的风险。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过去关于市场营销与技术研发的种种判断似乎发生了错误。近年来,中国高科技行业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企业,例如华为、大疆等;取得了很多令全世界瞩目的成果,例如飞机、卫星、火箭、航空母舰、半导体、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但在注重市场营销的零售行业,无论服装、美妆企业,还是食品、饮料企业,始终处于被领导地位。
2019年,中国有129家企业进入《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但只有一家企业进入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榜单,这家企业就是华为。这一情况反映出我国企业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大而不强”。
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因为两份榜单的评价标准不一样,《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评选考虑的是营业收入,而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考虑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我国营业收入高的企业有很多,但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却是凤毛麟角。寻根究底,就是因为我国企业对市场营销存在很多认知误区。
认知误区一:营销就是销售。
很多人认为商业就是两件事,一是商品制造,二是商品销售。其中,商品制造属于高端技术行业,需要技术、产品、生产等部门负责;而商品销售则属于低端行业,商品销售人员更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人们将商品营销视为商品传播与销售,而且是非常低端的商品传播与销售,其实是对营销活动的一种错误认知。由于这种认知错误一直存在,以至于很多消费者认为营销人员最擅长的就是颠倒黑白,经常将营销与“忽悠”挂钩,对营销人员存在很多偏见。
从定义来看,营销指的是理解、创造、传播和交付顾客价值的过程,而销售只是传播和交付顾客价值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基于这一点对营销活动形成系统认知,才能改变对市场营销的错误认识,才能让市场营销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及综合实力,而不只是获得巨额收益。
认知误区二:营销就是传播。
在市场营销领域,有一些擅长广告创意,善于抓热点、借热点炒作的人往往会赢得很多人的追捧。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好的营销就是出人意料的创意,就是引爆传播。其实,传播不能等同于营销,传播只是营销的一个模块而已。
从本质来看,广告创意、借势传播只是一种传播活动,不能视为营销。如果营销人员无法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抓不住营销的关键,只是一味地追求传播效果,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还有可能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其实,企业之所以注重传播,忽略了营销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媒体环境的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营销人员错误地认为只要传播范围够广,就能获得大量受众。但实际上,营销活动就像一座冰山,人们能看到海面上露出的传播活动,却无法看到海面下庞大的营销系统。
很多人将营销视为一把万能的钥匙,认为所有的产品只要做好营销就能撬动市场,就能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但事实上,对于营销是什么、如何正确地理解营销、如何策划一场能够引爆传播的营销活动,大多数人都没有清晰的认知。
其实,营销非常复杂。首先,营销是一种信息整合活动,因为它需要挖掘消费者的需求,找到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点;其次,营销活动是一种传播活动,因为它需要借助各种渠道传播信息,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刺激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这些正是营销的魅力所在。
《超级营销:引爆超级销量的营销7步法则》一书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从洞察定位、品牌信任、爆品打造、场景体验、营销工具、营销内容、营销渠道七大维度切入,结合无印良品、三只松鼠、优衣库、海底捞等企业成功的营销实战,对新形势下引爆传播的方式、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为数字化时代、新零售时代的企业营销、品牌营销、产品营销提供最具借鉴性、指导性的技术与方案。本书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案例翔实、语言简明易懂,非常适合企业管理者、营销人员、实体商家、创业者、零售行业的研究者、营销专业的专家学者阅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