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国演义14:为什么说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汉灵帝的秘密

书结张韦,刘备这次可算是交了好运啊,刘瑜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编督邮之罪,除下密丞,迁高堂尉。朝廷让刘备先做了山东下密的副县长,之后又做了高唐的公安局局长,这个时候他的老同学公孙瓒又拉了他一把。公孙瓒又表臣玄德乾功建威,别不司马守平原县令。刘备终于转正了,成了郑县长。别部司马是东汉末年的一个特殊官职,因为天下大乱,朝廷允许地方私自招兵,换句话说就是民兵司令,也就是说刘备有一项特殊的权利,就是他可以招兵,而且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刘瑜从地方高官晋升为国防部长,也就是。说刘备在朝中也有靠山了,玄德在平原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无家可归的刘备终于有了立根之地,他又将如何开启他的宏图大业呢?他的机会又在哪里呢?刘备的机会不在涿州,更不在平原,他的机会在洛阳,就在当真的大汉皇宫。而给他创造机会的就是汉灵帝,应该说是给天下所有人汉灵帝创造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的名字就叫天下分崩,逐鹿天下。中平六年夏四月,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您以为汉灵帝是要安排后事啊?其实他是在挖坑,给何进挖坑,给大汉整蛊。现在咱们好好介绍一下这位天赋异禀的何大将军。他是笑眼中三国演义的首个作神,他作的程度超乎想象。他为什么那么能作呢?因为他太走运,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杀猪的,可是他的妹妹却入宫当了贵人,然后竟然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当今的太子刘斌。巧的人,他还是汉灵帝的第一个儿子,于是他妹妹就成了皇后,然后他一个杀猪的摇人一变,一变再变,居然就变成了大将军。关键是他一场仗都没打过,卖一辈子猪肉都不如妹妹有个好肚子,属实的气人,可汉灵帝怎么可能就和皇后一个老婆呢?于是很快呀,他就和王美人勾搭上了,这就产生了第一个矛盾,后宫争宠,王美人也有一个争气的肚子,剩下了皇子刘协。于是又产生了第二个矛盾,太子之争。第一个矛盾很快就解决了。何后嫉妒真杀王美人,为了保住孙子,董太后就把刘协养在自己的宫中。董太后就是汉灵帝的亲生母亲。这又引出了婆媳矛盾。您看皇帝面临的问题和普通人也差不多,家产怎么分?老婆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婆媳矛盾怎么解决?事实证明,一夫一妻,立国利民啊。汉桓帝没有儿子,汉灵帝才能继位,所以没儿子很烦,汉灵帝有两个儿子更烦。董太后常劝帝立皇子协为太子。婆媳问题和立储问题合并在一起,成了皇位继承问题。老婆说我儿子,太后说我孙子,汉灵帝就成夹心饼干了。汉灵帝左右摇摆,一直拿不定主。不意等他快死了,他想明白了,帝亦偏爱写欲立之,当时病笃中常是减硕奏曰,若欲立邪,必先主合计,一绝要坏。汉灵帝的决定,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废长利忧。古人老说废长利诱是取乱之道,为什么呀?请问谁不想当皇帝?哪个大臣不想当新皇帝的小棉袄?立嫡是叫大家躺平认命,废长立诱就是逼大家内卷。朝廷内部就一定会分裂,就要内斗,一旦开始就你死我活,骨肉相残,而汉灵帝活着不够,你要死了,来这一出,一准是怕自己死的不够热闹。既然皇帝决定了忠诚的简说,就得把这事儿办成,这事儿要干成,就得解决。刘便最大的靠山和。何汉灵帝就没想想,何进可是手里有兵的,万一弄不死何进,这事儿怎么办?这老哥任性了一辈子,临了他还要再任性一把。听了简硕的建议,宣何进进宫。何静刚走到宫门,忽然被一人拦住去路,潘颖为何瑾曰,不可入宫啊,蹇若欲谋杀功,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告密者,那么他为什么告密呢?政治的本质就是站队。潘寅不是太监,他是个军官,他不战大将军,他还能站太监吗?太监赢了,对他没有好处,何计赢了,他就是第一功臣。现在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是一个没你有我的问题。上了赌桌,谁都别想回头。可是赌徒有很多种,像何进这么蠢的真不多。进大惊。即归私宅,召诸大臣与禁诸宦官。何进召集所有的大臣开会,表示要杀死所有的宦官。在座的有一位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首先,你知不知道汉官是怎么来的呀?宦官之事起自汉冲帝,汉治帝之时,朝廷资蔓极广,安能尽入?其次,你知不知道宦官有什么手段?知道什么叫保密吗?抗击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哪有人会把杀人这事儿大庭广众的广而告之啊?你四不是傻,谁在跟何进叫板呢?尽视之,乃点君校尉曹操也。朝中有人就是不一样,眼看汉灵帝要死,曹家就把曹操从济南调回京城了,而且还混成了点。军校尉曹操现在是御林军的少校营长,直接守卫京城的安全,不能不说这个安排很有意思啊,不然凭借曹操太监孙子的身份,怎么有机会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呢?虽然曹操没说一个脏字儿,但是字字都戳何进的脊梁骨,何进的面子有点挂不住,如小辈安知朝廷大事?就在这个时候,潘隐又带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帝已崩,今见朔与十常事商议,密不发丧,剿赵宣阖国,就入宫一决后患,册立皇子刘协为帝,汉灵帝死了,这是一个好消息,如果灵帝活着,何进带兵入宫,那就是造反,现在死了可就太好了,没有皇帝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搞事儿了。更妙的是,宦官派人宣。他入宫本来是要刺杀何进,现在反而给了何进入宫的理由,这可是叫我去的,我连理由都不用想了了。曹操立刻献策,近日之计,先一正君位,然后涂贼。曹操说的每一句话都在点子上,都是从大汉的基本利益出发,可以说他是非常清醒的,正是因为他的清醒,说的每一句话,每个字都能立得住,何进是能听得进去的。何进道,谁敢与吾正军讨贼?有一人挺身而出,愿见精兵五阶,斩官入内,特立新军,进诛监术,扫清朝廷,以安天下。这一位可就厉害了,他就是三国的第一搅屎棍,姓甚名谁呢?咱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