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白面胖子离开,兵士也行了个礼,徐徐推开。
四下无人时,弓龙忽然跪在杨请面前,行三拜九叩礼,郑重喝道:
“末将弓龙,见过小王爷!不知道小王爷千里来守沙关隘,有失远迎,还请小王爷责罚!”
在火焰的噼里啪啦声中,杨请微微愣神,赶紧伸手拉起这花白老者。
“弓爷,您是长辈,我是后辈,应该是我敬您才是,快快起来。”
不想弓龙虽是跪下,脊梁笔直如钟,稳稳当当,任凭杨请怎么拉,都拉不动这老将。
忽地,杨请听到一声低咽。
“小王爷,老远赶来,可是要宣布什么事?”
杨请:“……?”
杨请不觉失笑,喜欢满满续上一杯白酒,递给弓龙,硬是搀扶他坐下。
“哪有什么事,一切安好,弓爷尽可放心。”
“那就好……”弓龙抹了把汗。
“话说回来,这里士卒精神气不错,弓爷管教有方。比靖南那边好上不少。”
恭维的话让弓龙咧嘴一笑,伸出手豪不客气的拍打杨请肩膀。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教导的,当年老子的部队在黑羽军也是一等一的强!”
将者好兵,听杨请夸赞守沙兵士,也是对弓龙的认可,他老脸登时笑开了花。。
要讲起黑羽军,普天之下,除了杨靖,也只有弓龙最为熟悉。
杨请打量这位老将,弓龙是五品中境强者,年已经过花甲,仍旧精神抖擞。
按官职来说,其实如今的弓龙已经与半赋闲的杨靖王爷齐平,甚至还要高上一筹。
但打心底,弓龙依旧愿称杨靖一声将军。
只是,将在外,明面上杨靖是不可能与这些老将会面。
被人戳脊梁骨事小,杨靖只是不想因为他的缘故让老将仕途受阻。
说起来,除了几个月前靖南王杨靖带黑羽军北上一次,靖南王还未出过靖南。
二人最近一次相见,也是十数年前。
“当场小王爷出生时,恰逢王爷大寿,老夫特地去了一次靖南,还抱过小王爷,小小的人,真怕一不小心抓坏了,想不到已经这么大了。”
弓龙一边倒酒,一边笑道。
十数年,杨请根本没有印象。“小子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不过,父亲常常提起旧部,说是亏欠了你们。”
“嗨。王爷不懂。老夫缺的是名声么?老夫只想跟随王爷,再走一遭血海。此生无憾矣。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
“有机会,有机会。况且如今天下太平,不也是弓爷拼杀出来的,应该高兴才是。”
杨请眼前展开地命书,若命数不变,弓龙还能活上三十年,九十九岁寿终。
“小王爷不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这老骨头当死战场才够味。”
这位头发花白,见识过尸山血海的老将一杯一杯倒酒,直至喝得脸庞红润,铁砂般的巨掌重重拍打杨请肩膀。
啪!
生疼。
杨请暗吸一口凉气,轻微晃动肩膀化掉劲力。
在表面,杨请依旧无事,抬手平稳的给弓龙倒酒。
反倒是弓龙面露喜色,不住的点头。
“小王爷早些时候还听闻你要读书,如今已经练得一身好武艺了。”
“嘿嘿,学点武艺傍身。”
杨请表面笑道,内心却暗骂这老狐狸,使劲这么大,杀人啊?
也是杨请气体兼修,换做寻常二品,怕早就被拍散骨头架子了。
不过,杨请也知道弓龙并非有意。
弓龙修的是四品武技龙爪手,别说骨头架子,弓龙若想,甚至能单手捏碎几尺长宽的青石城墙。
拍拍杨请,实属是没动真本事,只是想试试杨请。
对这结果弓龙暗暗点头,目露欣慰。
“小王爷这般好武艺,迟早继承杨家重担,杨家无忧矣。”
“是么……这我倒不怕,我之上还有大姐二哥,靖南王这一重担,还轮不到我。十七岁,也该十八了,才到二品。还是太弱了。”
说罢,杨请自嘲一笑。
“非也!弓龙面色激动,抬掌重重拍得桌子震颤。激动的昂起脑袋。
“小王爷,不怕实话跟您说,靖南王大人最是看重小王爷,不信,您随老夫来,给您看看靖南王大人与老夫的通信。”
信一事是个人私密,杨请自然不会去看,当即摇头告谢。
可是拧不过弓龙劲大,杨请半被架着,半被推着,走入守沙关内部,绕过七八条密道,走到一处会客的地方。
然后,杨请在此处稍等,看见弓龙打着酒嗝摇摇晃晃离开,又摇摇晃晃拿出一叠书信,一股脑塞给杨请。
“这是——密信?我能看么?”
杨请无法,只好接过信,但又不知道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
“小王爷尽可放心,这些信早不知道被皇帝看过多少次,说的尽是琐事。”
弓龙上前,拿出一封信递给杨请。
杨请看了看日期,约摸是一个年前又一个月。杨请才穿越不久。
拆开书信,是很秀美的文字,也确是靖南王杨靖的笔迹。
弓龙兄弟安好。说件幸事。权当听听老夫发发牢骚。
老三终于开了窍,知道找女人了,生得还算别致,但吾想起给老三许了姻亲。
读书人开了窍,老三那性子又倔,说不准要悔婚。不敢与老三说。
打打杀杀半辈子,如今却要为此事发愁,唉。
——
杨请再翻,已经是敲打靖南诸派后。
老三习武受了伤,是被江湖行刺。
有些事,老夫想是该跟老三说了。
又念及他不到年纪,又想老三不被凡事扰乱,多静一些日子。
不像咱们这辈,只会打杀。
江湖纷纷扰扰,总归是对杨家不满,吾怕老三真出什么事……愿只针对老夫便好。
对了,老三性子最像他娘,吾想让老三作靖南王,大姐二哥都同意了,想问问老哥意见。
——
下一篇,是半年以后,恰好是杨靖出征,杨请离家的日子。
弓龙老哥安好……年纪大了,总不放心子女,北方告急,陛下命吾前去立威,吾观大乾平安无战事,无甚大碍,恰好去看看大姐……
前半段说的是靖南王出征一事,后半段提到杨请,占了篇幅约摸三分之二。
老三约摸要离家,这小子不知不觉也长大了,男儿总要离家,走一走江湖。
若是行到你处,方便照顾一下,别说是吾说的,老三要脸。
以往之事,就等老三回来,吾与他说,休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