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动力总成标定流程概述

动力总成的各项性能不是取决于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是否分别运行于最优的控制参数状态下,而是取决于各部分能否在相关控制参数最佳的匹配组合下进行工作。随着人们对动力总成的排放、经济性等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系统日益复杂,需考虑对发动机和变速器进行系统层面的控制。动力总成综合控制技术集车辆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等理论与技术于一身,将发动机与变速器视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和开发,使得两者在工作过程中配合更加密切。系统功能的复杂和性能要求的严苛,一方面带来控制系统的参数爆发式增加,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标定工作量的骤增及标定参数间的耦合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对于动力总成电控系统的标定,通常是从部件(基础标定)到整机(台架标定),从整机台架到装车适配,再到最后的环境适应性标定,这种典型的标定流程的基本步骤如图2-1所示。

图2-1 动力总成电控系统基本标定流程

动力总成基础标定是通过试验获得输入和输出的特性参数,输入主要包含各类传感器的特性标定,输出主要为执行机构标定,包括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变速器各类电磁阀特性标定等。动力总成台架试验标定是在台架上对动力总成的各种工况进行数据优化,主要包括起动试验标定、怠速试验标定、功率特性标定、道路模拟试验标定等,其中道路模拟试验标定通过测功机模拟道路工况实现自动加载,动力总成实现自动油门控制的调整标定,实际是在模拟车辆的使用状态。整车标定是在实车环境下的最终性能调整,主要包括动力总成搭载车辆后的各项驾驶性能调整标定和三高适应性标定等,其中,驾驶性能调整标定包括整车起步性标定、整车怠速标定、整车排放标定、整车经济性标定等,三高适应性标定包括高原试验标定、高寒试验标定和高温试验标定等。总体来看,标定的参数越往后阶段越少,大量性能标定试验应该在装车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