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蜂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 席桂萍
- 1197字
- 2025-02-17 17:55:23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养蜂业是农牧业绿色发展的纽带,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于一体,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维护生态平衡、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2018)。一方面,蜂产业通过蜜蜂为农作物授粉,保证了大多数植物生命的延续和种群的繁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全球大约75%的农作物通过昆虫授粉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增加人们日常生活膳食的多样性,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Klein et al., 2017)。我国多数农作物、水果、蔬菜的生产或制种过程也都离不开蜜蜂授粉这一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在蜜蜂传花授粉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等营养丰富的、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益的蜂产品。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无论是蜂群数量,还是蜂产品产量及出口量均位居世界领先水平。FAO网站与《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蜂群饲养量为925万群,约占世界蜂群总量的10.17%,2017年中国年产蜂蜜54.3万吨,其中,蜂蜜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23.81%,为我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幅员辽阔,蜜粉源植物丰富,几乎所有省份都有养蜂这一产业。发展蜂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蜂产业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曾批示“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似应刮目相看”。政府部门如农业农村部对蜂产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两个重要文件,同时,制定了《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下一步蜂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提升养蜂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发展养蜂业机械化的通知,2018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农办牧〔2018〕40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蜂产业快速发展,蜂群数量及蜂产品产量都呈现增长趋势(如图1-1、图1-2所示),蜂产品加工业也快速兴起。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蜂产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蜂农老龄化程度极其严重,养蜂业发展后继无人情况日益突出。二是蜜蜂授粉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国外蜂产业发展模式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三是养蜂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目前,中国的养蜂业几乎都是依靠蜂农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落后。四是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对蜂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如何促进蜂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将蜂产业发展成为优质、创收、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图1-1 2010—2017年中国蜂群数量与全球蜂群数量
资料来源:FAO网站数据。

图1-2 2015—2019年中国蜂蜜总产量及出口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