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病急乱投医

  • 扫元
  • 江湖野人
  • 2028字
  • 2025-04-30 05:53:00

“石兄弟,快,屋里请!”

芝麻李年约四旬,身形富态,面皮白净,笑容可掬,若不是这身大红绣团胸绣花袍,分明就是个与人为善的大财主。

石山却不敢摆架子,赶紧快步迎上。

“石山一介降兵,如何敢劳元帅大驾亲迎!”

“诶!休要如此讲,石兄弟于红巾军有大功,咱出来迎接你不是应该的嘛!”

芝麻李拉住石山的手走进官厅,笑呵呵地向众头领引荐。

“诸位兄弟,这位就是咱之前给你们说起的石山兄弟。大前天夜里,要不是石兄弟仗义相助,咱们哪能这么容易打下徐州城!”

赵均用潜入城中做内应,最是清楚其中的凶险,当即接过话茬,感叹道:

“就是!你们是不知道前天晚上有多险,要不是石兄弟关键时刻出手为咱解围,老赵怕是少不得要舍了一条胳膊半个脑袋,才能脱得了身啊。”

“哈哈哈——”

破城当晚,芝麻李有意给石山一个头目之职以酬其功,赵均用却说红巾军用计破城,城内军民难服,不宜盲目重用降兵云云,打消了芝麻李的想法。

石山虽然不知道这件事,却听出了赵均用话中有话,分明是对自己设局斩杀杨朝鲁而致他于险地之事不满。

这事不宜摆到台面,赵均用若是记恨在心,石山也只能认了。

“赵将军和彭将军石兄弟之前都见过了,这位韩四将军是咱萧县……”

厅内红巾军头领共七人,石山见过三个,剩下四人中有两个是萧县豪强,两个是破城后才加入徐州好汉。

其中,一个原是衙门小吏,熟知官府钱粮簿册,另一个是屠户,排行均靠后。

见礼完毕,众人分别落座。

石山的座次虽然紧挨胡屠户,座椅却是一个红木绣墩,和众头领的黄梨木月牙扶手交椅形成了鲜明对比。

啪啪啪!

芝麻李连拍三掌,厅外转入两位身着红绸轻纱的侍女,为石山奉上瓜果、酒水,又在李元帅摆手后,低着头战战兢兢退出官厅。

礼数尽到,芝麻李开门见山地道:

“徐州四战之地,东、北两面虽有黄河阻隔,但西、南都是一马平川,朝廷若发大军来讨,咱们恐怕守不住。石兄弟大才,对咱们下步方略可有高见?”

原历史位面,徐州红巾军最终失败了。

原因很多,不管是徐州红巾军的存在,严重威胁漕运安全,还是错误的发展战略,都非常致命。

相对而言,徐州糟糕的地理位置,反而不是问题关键。

毕竟,同时期造反,地理位置比徐州更糟,却坚持更久的草头王多了去。

不过,石山现在并不清楚这些,以他眼下有限的军事常识和战略眼光,其实并不知道该如何破解这个必败之局。

石山只知道先起事的颍州红巾军反而撑得更久,超过了大部分旋起旋灭的义军,后来还三路北伐,火烧大都,杀进高丽,声势一时无两。

在他看来,徐州红巾军若能失地存人,全力向西发展,与颍州红巾军相互策应夹击官军,甚至干脆合兵一处共抗强敌,未尝不是一招死中求活的妙棋。

但芝麻李才攻下徐州城就自封元帅,就是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颍、徐两部义军起事虽有先后,也都称红巾军,地位上却是平起平坐,双方并无主从关系。

指望芝麻李放弃徐州,冒着拼掉老本的风险为刘福通做嫁衣,恐怕不现实。

石山装模作样思考了一会,答道:

“论装备、训练和人数,咱们都不能和官军比,无论向哪面打都差不多,但元帅起兵仅几日就连破萧县、徐州两城,主要原因是官军武备松弛。

在下浅见,应趁官军主力围剿颍州红巾,咱们兵马四出攻城略地,地盘做大,旋余地就更大,待攻下几个路府,手中有了几十万大军,还用再担心徐州如何?”

敌强我弱,明眼人都知道没有战略重点是大问题。

但对才起事的草台班子不能指望太多,短短数日就夺下两座城池,发展至万余兵马,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造反者。

石山的见解虽没什么新意,却与众头领之前数次讨论的结果暗合,在“英雄所见略同”的心理暗示下,终究还是能让人稍稍安心。

芝麻李点了点头,没有再纠结这事,旋即抛出另一个问题。

“石兄弟可曾听说长山村秦公秦意诚?”

石山哪知道什么长山村短山村,更别提听都没听过的秦意诚。

其身旁的胡头领屠户容貌粗豪,做人倒是精细,见石山一脸茫然,主动介绍道:

“秦公是咱徐州名士,国子监生,官做到了湖广行省理问所理问,只因看不惯同僚贪腐而遭排挤,辞官返乡后做了不少善事,最受乡人敬仰。”

石山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是咋回事。

秦意诚有才学、有名望,又是辞官不做的“隐士”,简直就是为芝麻李量身定制的“世外高人”。

显然,芝麻李有招揽秦意诚的想法,甚至已经付诸来行动,但没有成功,又不愿就这么放弃,才会在石山这里碰运气。

这不扯嘛!

石山心说你们这些本地豪强都办不成的事,我这个外乡人能有什么好办法?

“元帅想请秦公出山?”

“已经请过了,但秦公人不见礼物也不收。石兄弟脑子活络,可有说动秦公出山的办法?”

秦意诚是大元前官员,面对邀请自己一起造反的反贼,既不逃走又不当面斥骂,更没寻死觅活以证心迹,态度其实相当暧昧。

这类人可能不甚排斥红巾军,或者说不介意借红巾军之力,达成某些个人目的。

石山好歹看过水浒,多少知道一些梁山好汉拉人入伙的手段,自信可以拿下这类妄图两头押注的老狐狸。

只是这些招数过于阴损,不符合他的本性,自是不会说出来。

“秦公德高望重,又吃过皇粮,怕是不会轻易投靠咱们。城中应该不缺才学之士,元帅何先不从中招揽几个,再由他们出面请秦公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