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重点、难点和考点三位一体闯关一本通
- 众智网校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组编
- 2480字
- 2021-10-27 13:31:09
第二章 火灾
【考点一】火灾的分类
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按照《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比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比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比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比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比如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比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
【重点、难点小结】
ABCDEF:固液气金电烹。
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火灾损失程度分类
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火灾损失程度,火灾分为一般火灾、较大火灾、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图1-2-1)。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图1-2-1 火灾分类
【重点、难点小结】
313 151 151
【经典考题】
1.下列火灾中,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石蜡火灾
B.配电柜电火花引起火灾
C.天然气火灾
D.木材火灾
【答案】A
【解析】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比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2.某场火灾死亡30人,重伤5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这个事故属于( )。
A.重大火灾事故
B.一般火灾事故
C.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D.较大火灾事故
【答案】C
【解析】按死亡30人:特别重大。
按重伤50人:重大。
按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较大。
取从严:特别重大。
【考点二】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
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热辐射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相互接触即可进行。
【考点三】烟气流动的三条路径
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考点四】室内烟气流动的特点和规律
描述室内烟气流动特点和规律涉及几个重要概念:烟气羽流、顶棚射流、烟气层沉降。
烟气羽流:明火出现后,可燃物迅速燃烧,燃烧中,火焰区上方为燃烧产物即烟气的羽流区,一般称为烟气羽流或浮力羽流。
顶棚射流:当烟气羽流撞击到房间的顶棚后,沿顶棚水平运动,形成一个较薄的顶棚射流层,称为顶棚射流。由于它的作用,使安装在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洒水喷头产生响应,实现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
烟气层沉降:随着燃烧持续发展,新的烟气不断向上补充,室内烟气层的厚度逐渐增加。在这一阶段,上部烟气的温度逐渐升高,浓度逐渐增大,如果可燃物充足,且烟气不能充分从上部排出,烟气层会一直下降,直到浸没火源。
【考点五】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有烟囱效应、火风压和外界风。
烟囱效应: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内,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称为烟囱效应。
火风压: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
外界风的作用:风的存在可在建筑物周围产生压力分布,而这种压力分布能够影响建筑物内的烟气流动。
【考点六】建筑室内火灾发展的阶段
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室内火灾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轰燃标志着室内火灾由初期增长阶段转变为充分发展阶段。
【考点七】防火的基本方法和灭火的基本方法
1)防火的基本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控制引火源。
2)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
【经典考题】
1.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相互接触即可进行的热传递方式称为( )。
A.热传递
B.热传导
C.热辐射
D.热对流
【答案】C
【解析】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热辐射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相互接触即可进行。
2.下列烟气流动方式中,( )的作用,使安装在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洒水喷头产生响应,实现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
A.烟气羽流
B.顶棚射流
C.烟气层沉降
D.烟气平流层
【答案】B
【解析】顶棚射流的作用,使安装在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和洒水喷头产生响应,实现自动报警和喷淋灭火。
3.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内,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称为( )。
A.烟气羽流
B.火风压
C.外界风的作用
D.烟囱效应
【答案】D
【解析】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内,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称为烟囱效应。
4.( )标志着室内火灾由初期增长阶段转变为充分发展阶段。
A.初期火灾
B.温度升高
C.轰燃
D.大量烟气
【答案】C
【解析】轰燃标志着室内火灾由初期增长阶段转变为充分发展阶段。
5.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由于采取措施使燃烧空间内的氧浓度降低而使燃烧不能正常进行的方法称为( )。
A.冷却灭火
B.隔离灭火
C.化学抑制灭火
D.窒息灭火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