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149.不怕事儿
- 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 唯儿时多梦故
- 4114字
- 2022-02-02 06:00:10
郭家的当家人要比郭明生细致得多,在得到玉锦兮愿意帮忙的消息时,很快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等敏国公能从床上爬起来之后,郭家上上下下上百口的主子奴才坐了几十辆马车,去了城外的家庙。
玉锦兮得到消息的时候吃了一惊,怎么这么早就要出发么?
郭驸马给她解惑:“总要做出个样子来给外人看。我们家在洛邑也有庄子,到时候就住在庄子里好了。”
玉锦兮跟他要了庄子的具体地址,花了半天的时间,就把众人送到了目的地。
郭明生是第一个被她从空间里放出来的,一看地点就道:“就是这里。牧哲兄,多谢你了。”
庄子上也有一些下人,只是不多。玉锦兮把郭驸马一家子放出来,有了郭驸马这个当家作主的,剩下的她就只管听命行事了。
即便是有了玉锦兮的协助,把一切都安顿好了,也又花费了半日时间。一直到一大家子重新给老夫人磕了头上了香安坐下来之后,还有很多人也没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不必玉锦兮费心,自有郭家的当家人们去解释,并且嘱咐家人以后的行事。
玉锦兮见一切收拾妥当,问郭驸马:“不知什么时候来接伯父合适?”
郭驸马摆手道:“就这一回,就足够麻烦你的了。剩下的事情我们自己就可以啦,你也不必来接,等小一辈的出了孝,让他们自己回去便是。”
等郭明兴他们出孝,怎么着也得一年,时间还长着,玉锦兮便没再争执此事。
郭明兴只担心新作物的种植,玉锦兮建议他在庄子上进行,反正这边庄子里已经把冬小麦种上了。
郭明兴担忧地道:“只是那些种子都还在户部的库房里。”
玉锦兮笑道:“大哥不必担忧这个,我自然会来一趟的。”
郭明兴这才放心,却又为玉锦兮担忧起来,嘱咐了她许多为官之道,生怕她一个人挡不住那许多官场上的明争暗斗。
玉锦兮道:“大哥且放心,我心里有数。”
郭明兴叹口气,又嘱咐道:“莫着急回去,你今儿也累坏了,好好歇着,歇够了再走。”
玉锦兮点头应了,郭明兴这才放她走。
郭明生也有很多话对她说,他比较担心铺子里的生意。
玉锦兮却不担心这个,就算是停几个月又怎么样?她如今可不缺钱。
再说经过去年冬天能够随意买到新鲜菜蔬瓜果的便利之后,京城的那些富贵人家也不会来找她茬吧?如今可是卖方市场。
玉锦兮想得太过简单,等她回去之后就发现,竟然真的有人去铺子里找茬了。
找茬的人是几个小混混,非得说玉萃斋里的鱼虾不新鲜,吃死了人,还抬了一具尸首去。
玉锦兮没出空间,仔细地观察那具所谓的尸体,见胸口微微起伏,眼皮子底下的眼珠来回滚,便知道这是活人扮的。
几个小混混正对着围观看热闹的人群大放厥词。
混混一:“我家二哥,身子可好着呢,一顿饭能吃五个大馒头!”
怎么不撑死你算了?
混混二:“家里有了俩富裕钱儿,这才买了他们家的鱼虾来吃,平时哪里舍得?”
你从哪儿弄来的黑心钱?
混混三:“谁知道玉萃斋黑心烂肺,竟是卖的毒鱼虾,我家二哥吃了之后,呜呜呜……竟是一命呜呼!”
装哭装得不像,下回记着抹点口水上去。
混混四:装死中。
混混二:“大家伙儿说,这玉萃斋是不是黑店?”
围观群众:这回演得不错,比上回讹东头医馆的时候像多了。
混混一二三:“黑店,让他们赔钱!”
混混四:你们快一点儿,地上冷。
客路和青山铁着脸堵着门,这些混混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以前也不过就是在门口站站,见了打扮寻常的顾客讹诈了人家刚买到手的鱼虾去,如今竟是对着他们铺子来了。
客路恨恨地道:“这是欺负咱们如今没有靠山了吧?”
青山赌气:“等着,我去弄盆水过来,我看他起不起来。”
客路不同意:“不用,你以为大家伙儿不知道他们是装的?咱们不能轻举妄动,没见那边顺天府的衙役们等着咱们犯错儿呢?”
青山气死了:“这群龟孙儿!”
玉锦兮弄明白了,见外头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随口附和,竟是信了那些混混的话。
她进了铺子出了空间,对着客路青山的背影道:“无妨。”
客路青山喜出望外,简直如见救星一般。
“大人你回来了!”
“大人,他们欺人太甚!”
玉锦兮笑了,这是看着郭家离开京城,觉得可以来讹诈了?
她也不说话,信步走到那具“尸首”前面,一只脚踩住了“尸首”的手。
“尸首”惨叫一声,跳起来就跑了。
围观之人哈哈大笑。这群小混混常在附近混,这一招也是他们用惯了的。他们借此讹诈了不知道多少外地的客商,谁知道玉锦兮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有人对着他们起哄:“时二,你这回怎么不装到底啊?功力见退啊!”
还有人比较善良,苦口婆心地劝:“时大啊,你们哥几个有手有脚的,怎么老干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儿?总要找个正经事儿做才好。”
时家四兄弟骂骂咧咧地走了,这一招儿不成,等明儿的。
玉锦兮怎么可能放过他们,进入空间跟着他们穿大街走小巷,一直来到某所宅院的角门前。
嗯,这所宅院有些眼熟,她好像来过。
过了许久,一个小厮从角门里钻出来,铁青着脸给了时家四兄弟一串铜钱。
时二立刻怪叫道:“打发叫花子呢?”
小厮呸了一声:“你们跟叫花子有什么两样?这么点儿事儿也做不好,若不是我家仁慈,一文钱也没有你的,大棒子赶走你才是正经。也不擦亮了狗眼好好瞧瞧,我家是你们能浑赖的么?”
时家兄弟怂了,时大陪着笑脸道:“这位小哥说的是,只是这也太少了,你好歹给添点儿,添点儿。”
小厮鼻孔朝天:“别说我没提醒你们,我家爷说了,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若是事情办成了,自有你们的好处。”
时家四兄弟点头哈腰地去了,玉锦兮跟着他们,见他们一路指天骂地回了南边自家的破屋子,凑在一起商量明儿该怎么恶心玉萃斋去了。
玉锦兮直接把人一个个收入空间,费了点儿事儿,因为当第一个人突然不见的时候,剩下那三个惨叫着狼奔豕突,害得她满院子抓人。
然后她又去了那个眼熟的宅院,不费力地就找到了那个小厮。
连问都不用问,这个院子里出来进去的人衣服上大都有标记,正是珩兴会的。看来那个坐在太师椅上颐指气使的人,便是新会长蒙树江了。
待了一会儿之后,确认了身份。玉锦兮便耐心地等到了蒙树江落单的时候,才把人弄进空间里去。好歹也是顺天府尹家的管家,不好太明目张胆不是?
空间里有现成的麻绳,把五个人捆好了,嘴里还塞了破布团子。等天黑的时候,去了专门走粪车的安定门。着实费了些功夫,才把五个人挨着绑在了城门垛子上。
几个人都被冻傻了,也被吓傻了。这可是九月底了啊,已经很冷很冷了啊!运粪车的那些人里,有的连薄棉袄都穿上了。
只用一根绳子就把人系在城门垛子上也太吓人了,整个人都悬在外头哪!
几个人也不敢挣扎,生怕动作大了掉下去,只敢吱吱呜呜地喊,还得留意着身体不要动。
大冷的天儿,守城门的兵士早就闷头睡大觉去了。就是有几个巡视的,也偷懒躲在了城门里头的值房里没出来,竟是一直没听到他们的动静。
到了天亮开城门出粪车的时候,才被一个抬头打喷嚏的无意之间看见了。
这下子不得了了,安定门上挂了五个人的消息瞬间席卷了小半个京城,早起的人立刻撒开脚丫子直奔安定门,也不嫌味道臭了,宁可臭着也得去看这场难得的大热闹。
玉锦兮有空间协助,挂这几个人还费了些功夫呢,更何况那些想法子要把这几个人解下来的士兵。
其实这些士兵也不着急解,实在不好解啊,都在外头悬着呢。要是不小心弄掉下去,这命就交代了,到时候算谁的?
守城门的一个小军官儿有心眼儿,吩咐道:“去给顺天府送个信儿,这是他们的事儿。”
可不,这一看就是有人寻仇啊,这是顺天府的事儿,跟他们没关系。他们这不叫不救人,这叫保护现场!
其中一个士兵飞一般地去顺天府报信儿去了。
顺天府的衙役们都乐坏了,这是谁这么促狭?这么多城门楼子,非得找个运粪的安定门!
有一个资历老的嫌他们大惊小怪,京城里多少纨绔啊?一看就知道是他们的手笔。去瞧瞧吧,没准儿被挂上去的那几个,还是有些来头的也说不定。若没来头,也得罪不到那些小爷头上去不是?
你以为那些小爷闲的没事儿干啊?人家下手也是要挑人的!
衙役们一听,顿觉是金玉良言,闹哄哄地拿了绳子出去拽人了。
这回好了,就算是那四个破衣烂衫的他们不认识,那个一身细布还挂了个玉佩的,他们却是认识的。
当下衙役们也顾不得看热闹,更顾不得在城门底下看热闹的老百姓,七手八脚地把蒙树江拽了上来。
底下的人一边看着一边喊:“慢点儿,慢点儿!”
“哎呦撞上了!”
“这下撞得不轻。”
“可惜了那块玉了。”
“嘿,这小子机灵嗨!”
一个人眼疾手快地跑到城墙根儿下,把那块摔成几瓣儿的玉佩捡起来了。得意洋洋地看了半天,这一块磨成个戒面那一块弄成个吊坠研究了许久。
衙役们不免询问蒙树江得罪了谁,蒙树江还真不知道。
时家四个小混混根本不是他找的,他一个知名行会的会长,跟这些人怎么会打交道?都是底下人找的。
衙役们对时家四兄弟用不着客气,把人拽上来之后先一人给了几鞭子,娘的,看着瘦骨嶙峋的没几两肉,拽着可沉了。还是些穷鬼,就是想要些辛苦费也要不着,只好打一顿出气。
时家四兄弟一边惨叫,一边把自己遇到的鬼魅之事讲了。
衙役们大怒,大白天的你说遇到鬼?谁信呢?再说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知不知道?说,你们几个王八羔子到底干什么了?
时家四兄弟干的缺德事儿比较多,想来想去,能和珩兴会有关系的,也就是玉萃斋那一遭了。
衙役们傻眼,娘的,玉萃斋那可是大长公主府的铺子,虽说人家现在不在京城,可人家的亲戚都在啊,有一个亲侄儿还是住在紫禁城里的。
得了,这事儿他们兜不住,还是找大人管吧。
荣世广大怒,把捡回一条命的蒙树江抽了一顿,成功地让他在床上趴了十天。
此仇不报非君子,蒙树江趴在床上恨恨地想。
巧了,玉锦兮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珩兴会已经找上门来了,那不打击他们一番,那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至于把人绑在城门上那件事儿,玉锦兮觉得这不是报仇,这叫出气。
小混混那么多,弄走了这个还有那个。要想彻底得个清净,就得从根本上入手。有了这次挂城门的事儿打底,一时半会儿的,玉萃斋就不敢有人上门挑衅了。
正好,拿来断珩兴会的根本好了。
玉锦兮算算日子,带着家里的闲人们去了一趟南边,第三天回来的时候,德诚会的人就得到了消息,今年的橘子可以进货了。
玉锦兮这回来了一个狠的,她在当地租了一个小院子,把巫二泉几个人都留在那里了。她这边按时按点地上衙当差,那边给她收着当地的柑橘。过几天她再去一趟,不过半个月的功夫,就把当地的柑橘尽数收了。
此地收光了,换个地方继续收。只要有她在,珩兴会就别想收到南边的一个橘子。
天气越来越冷,到大运河结了冰之后,珩兴会就更不占上风了。
玉锦兮这才把南边的人带回来,让他们找了一些农户帮着她收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