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还是一家人

我回到家,翻来覆去想了三天。

为什么申侯没请我呢?

他们晚上吃的什么,有没有烤肉呢?

或者生鱼片?

当然了,这些不主要。

主要是,我隐隐察觉到了申侯叛周的野心。

如果真是这样,一场刀兵之祸就近在眼前了。

事关重大,我应该把这事告诉我父亲。

我站起身,快步走出庭院,就在我即将推门而出的时候。

我又犹豫了。

我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出卖了赢开。

赢氏族人的命运有可能就此改写。

我本是来给他帮忙的。

现在不成搅局了吗?

再说这关我屁事。

怎么反倒成我的事了?

我将推到半开的门缓缓关上。

此事恐怕还要从长计议。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

来人推开我刚刚关好的大门。

是父亲的家宰。

“二公子,召公有请。”

“何事?”

“不知,好像出了大事。”

我跟着家宰来到前厅。

这里只有父亲和大哥两个人。

家宰把我送到门口就走了。

父亲见到我,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赢开的事你还在跟吗?”

我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这是冲着赢开来的。

看来八成是知道申侯的事了。

我心想也好,省得我去告密了。

我如实答道:“是的。”

父亲继续问道:“他去了申侯那里,这事你知道吗?”

我也不隐瞒:“既然父亲都知道了,又何必问我。”

父亲听出了我话中的抵抗情绪,道:“哦,我没别的意思,你已开门立户,做什么都是你的自由。我只是想知道你和申侯的关系,这关系到我们召公家族的利益。”

父亲这句话软了很多。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在乎这件事。

我知道父亲的疑虑,我有点害怕申侯,更害怕召公家族的人卷入申侯与天子的争夺之中。

所以回答道:“我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说完我又补充了一句:“申侯!乱政之贼也!我年纪虽小,可也是召氏族人,怎敢与乱臣贼子合流。”

我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反正也没请我吃饭,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好好。”父亲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那你能不能告诉我赢开和申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我欲言又止,毕竟这涉及到赢开家族的利益,我感觉说出来可能有违道义。

大哥从旁劝道:“二弟,父亲都知道了,你就说出来吧,也好让我们放心。”

我想了想,确如大哥所说,窗户纸已经捅破了,也没必要再隐瞒下去了。

于是我将我和赢开如何去见虢石父,又如何碰见申侯家宰的事告诉了两人。

大哥惊呼:“果然是申侯去找的赢开,父亲,申侯这是有谋反之心啊。”

父亲慢慢坐回椅子上:“该来的总归会来,咱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大哥的中二病又犯了:“父亲,咱们是召公家族,是天子之守,怎么能坐视不管。”

我都觉得好笑,大哥自己都泥菩萨过河了,还想着去搞申侯。

父亲颇为丧气的答道:“申侯外有重兵在手,公卿大夫也都支持他,再加上申后和宜臼组建的太子系,就凭咱们家族是绝不可能赢过他们。为今之际,只能让那个人出来了。”

大哥一脸疑惑:“父亲所说何人?”

父亲说道:“诸侯之祸只能由诸侯来解,如果申侯想用刀兵说话,咱们就用刀兵跟他说话。我觉得只有当今天子的叔叔,郑国国君郑友才能当此大任。”

父亲一说出郑友的名字,我就基本明白他的意图了。

这个郑友是郑国的开国之君,是宣王的弟弟,也就是幽王的叔叔。

正如我前文所说,每任天子上任后都会进行分封,借此来制衡其他诸侯和贵族,维护自己的统治。

宣王在位时,受封郑地,郑友成为郑国的开国之君。

因其受封伯爵爵位,也有人叫他郑伯友,或者郑伯。

郑友这人颇有能力,他珍惜民力,广受百姓爱戴。

只用了二三十年,就将郑国经营的国富民强,军事实力也晋升一流诸侯国之列。

如父亲所说,论实力、论资历、论辈份,这个人都足以跟申侯制衡。

并且这个人是旧贵族势力的一个代表。

也能代表召公家族的利益。

不过这里有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

如果请他出来执政。

那么在他和我父亲之间,到底选谁来领导旧贵族势力?

以前我父亲在朝堂,郑友在地方。

双方互不牵扯。

如今要让郑友来朝堂当执政卿,那父亲该如何自处呢?

父亲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略带沮丧的向我和大哥说道:“你们俩听好了,朝局在不久之后将迎来大变动,召公家族难免受到牵连。为了保全家族血脉,我将在这段时间内称病不出,暂避朝堂之争。”

果然,为了避免两虎相争的局面,父亲主动退位了。

大哥没看出其中奥妙,一脸惊讶的问道:“父亲,您是不准备管了吗。”

说实话,大哥的智商水平跟门口的家宰有一拼。

“我的事你们不用管。”父亲摆了摆手,不想过多回答:“往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参与朝堂之争。”

父亲起身走到大哥面前,道:“你是我的嫡长子,平日里跟我的时间最多,我最了解你。你为人忠厚,遇事谨循周礼,可以成为可靠的臣子,但你遇事不懂变通,行事草率,常有犯上之举,这你要改。要记住,事无所成,虽死何为?”

大哥听后拜谢。

父亲又起身走到我身边,道:“你很聪明,常有惊人之语。人都说知子莫若父,可我却一点也看不懂你。”

父亲停了停,想看看我有什么反应。

我什么反应都没有。

我能有什么反应,你爹的名字是我给取的,我还用得着听你跟我说教。

父亲见我没啥反应,就继续说:“你虽幼小,可若论贤眀,包括你大哥在内,全族上下皆无人在你之上。但你不是嫡长子,按照周礼,我不能让你当召公,希望你能明白。”

我磕头拜谢。

父亲说的是实话。

这次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了。

其实我还是挺高兴的。

至少我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

毕竟还是一家人吗,我也不想搞的跟宫斗剧一样。

至于做不做召公,我无所谓。

我本来也没想当。

在时间的长河里,权势、地位、金钱我都得到过。

也都失去过。

在人生的尽头,那些都是过眼云烟。

不要被突如其来的幸运冲昏头脑。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职位不相匹配,那灾祸也就不远了。

也不要因为当下的困境而感到懊恼。

好好活着,活在当下。

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