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晚,我因为发烧需前往医院做核酸检测。
历经一番周折,我来到医院门口,观望着那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感到有些寂寥。从小就体弱的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踏进医院的诊室里了。
排队、挂号、采样...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完成采样后,我来到临时等候区。因为被告知结果出来之前是不准离开医院的,而这个过程需要六到八个小时。
在等待的时间里,我陆续收到了部门经理与入职以来认识的几位大姐姐的问候,以及学校老师与同学的关心。这让本来有些许落寞的我,心底生出了几分暖意。
等待时间依旧是漫长的。过了夜晚十一点后,我的手机逐渐安静下来。带来的书,也看了好几章节,我的眼睛似乎需要休息了。一番闭目养神后,我开始凝视着天花板上的光影,光影在眺望着它的寂寞。我已经寂寞过了。
到了凌晨十二点,我被召唤到诊室,医生询问我的身体情况,接过了我的门诊卡。听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汇报后,她开始敲击键盘。在这个略微清静的环境中,键位跳动的声音格外清明。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病历本,有些倦意了。
或许是因为发烧的缘故,我整个人都变得恍恍惚惚。时常能感觉到意识极致清醒,身体的行为与动作却总是慢半拍。听到一些异常的声响,会让我感到心有余悸。
也许每一个病人都需要宁静祥和的环境吧,但医院这个地方,总是那么不尽人意。
回过神来,医生已经把诊疗卡交还到我手上,让我去缴费,随后去抽血验血、做CT磁共振。
这让我多少有些迷惘,门诊看病不应该是明确病情,开药理疗吗?难道说因为疫情的缘故,治疗发烧已经到了如此严谨的地步。这不得不让我对新冠疫情又多了一些恨意。
恨归恨,该做的事情还是一样都没有落下。
先是CT,被送进那冰冷只会发出轰鸣声的机器里,前后约莫两分钟,也没什么特殊的感受。
其次是抽血,看着医生手里比平时抽血大一号的针管扎进我的血管里,我有些麻木了。
一切受罪的事情结束后,我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时间。这个时候医院里的人渐渐变少了,三个等候室从座无虚席发展成一条长椅坐一人的场景。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这更加清静的环境,能让我好好思考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做什么。
事实证明我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凌晨一点的发热门诊患者很少,已经没有了要排队的现象,让门诊大厅显得有些空荡荡的。手头无事的护士已经离开岗位,舒展肢体。我看着那白色的膨胀的隔离服变换各种动作,莫名觉得有些...可爱。
似乎觉察到我的观望,她稍微呆滞了一下。我能看到隔着防护面罩下那张年轻的脸庞微微笑了一下。像是害羞,又像是礼貌的打招呼,毋庸置疑的是:这个笑容是动人的。
短暂的交互后,我开始在可活动范围内行走。从收费处踱步到取药处,观察着医院里形形色色的人。我逢人便想说你好,可能是在礼宾部养成的习惯。但我还是忍住了。
不过与我眼神对视的人我都会微微点头,眉眼间也会露出些许笑意,算是打过招呼了。也许因为如此,有几位年轻人就和我迅速建立了、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友谊的友谊。
我们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多是抱怨着被关在医院的不满,以及后悔为什么要在大晚上来云云。其中有一位,因为吃未煮熟的海鲜,发热加上闹肚子,十万火急来到医院。
却没想到又经历了核酸检测、CT、验血等一系列事件后才真正开始看他可怜的肚子。相比之下我是幸运的,仅仅只是发烧。也不知道他做完核酸、CT、验血之后,肚子还好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