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初露锋芒(2)

把那位可敬士官本应享受的劳动成果送到他的手上,不过是德内尔在1916年2月28日夜到29日拂晓前的小插曲,他的主业还是建立与后方阵地的沟通。在从曼恩中校那里拿到波尔多酒前,他主要就在忙这件事情。

“已经搞定了,中尉。”那个脸上还带着泪痕的通讯兵瓮声瓮气道。

“很好,柏汀二等兵,让我们看看今晚的工作成果。”说完,德内尔便屏住呼吸,略带紧张地摇了几下电话摇柄,接着拿起了电话听筒。

几秒钟过去了,听筒里毫无声音,他的心迅速沉了下去,团部的氛围也顿时冷了,正当他要感到计划失败的时候,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了令他欣喜若狂的声音:“这里是第51师师部,你们是第114团吗?”

“是,正是我们!”德内尔赶紧回答。

“感谢圣母玛利亚!”电话那头的人情绪简直比德内尔更激动,“终于联系上前线了!你们现在情况怎么样?!”

德内尔捂住话筒,看了一眼曼恩中校,曼恩中校用眼神示意他直接汇报,于是他便对着话筒继续说道:“我们已经抵达了杜奥蒙村东南与苏维尔堡东南的这块无名阵地,并且汇合了第95团的余部。目前阵地的情况很不妙,弹药和给养补给非常困难,如果没有有力的炮火支援,我们很难完成贝当将军交给我们的任务。”

“你等着。”电话那头的声音突然消失了,过不多久,另一个声音出现了,“我是布朗热少将,让你们团长接电话。”

德内尔赶紧站起来,将话筒递给曼恩中校:“是师长。”

曼恩立刻站直了身体,仿佛师长本人就站在他面前似的。他就像一个应声虫,连续回了好几个“是”和“遵命”,又按照法军惯例表了“战至最后一人”的态度。

但不知师长布朗热少将说了什么,他的脸突然变得通红起来,然后又把电话给了德内尔。

“你是谁?”师长在那头不客气地问道。

“我是炮兵中尉让·德内尔·戴泽南,第114团的见习军官,将军。”

“你刚刚说你们需要炮火支援,有炮火支援就能守住吗?”

“只要支援足够。”

“多少叫足够?”

“得看德国人。”德内尔略带紧张地回答道,“只要德国人发起进攻,火炮拦阻射击就是必要的,若非如此,我们将不得不进行反冲锋。您一定清楚,反冲锋的伤亡是很大的。因此据我估计,在兵力很难补充的情况下,仅仅靠步兵最多只能扛住德军两到三次团级的进攻,然后我们就会字面意义上地‘坚守到最后一人’。”

“我现在只能保证75小炮随你们差遣,重炮必须先向师部请示才能使用,你能保证至少守到周日吗?”

德内尔愣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似乎应当曼恩中校来回答,于是他再次看向了曼恩。但只看到曼恩表情愈发难堪,只是抿着嘴摇头,让德内尔自己回答。

于是德内尔只好照自己的想法来了:“我不能保证,将军,我还需要补充兵力和物资。”

师长回答道:“从明天开始,我会把师担架队和后勤队都派过去。然后无论发生什么,你们都必须守住阵地,不仅要屏卫苏维尔堡,还要看顾杜奥蒙村的侧翼,明白吗?!”

“是,将军!”

“这样才像话!”布朗热少将挂掉电话后,德内尔迟疑了片刻才放下听筒,向曼恩中校简要汇报了两人的对话,最后小心翼翼地请示作战方案。

然后曼恩中校就破防了。

“该死的!我说实话吧,我他妈除了冲锋和拼刺刀什么都不会!半年前我就被总长发配到利摩日做文书去了!他们原本告诉我,我只要把114团训练好就行,谁知道杀千刀的德国人会来打凡尔登呢?!”

面对曼恩自暴自弃的发言,德内尔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复,只能尴尬地用手扫去木板拼成的桌子上的灰尘。过了片刻,同在指挥所的费德森上尉终于叹了口气:“没事,中校,您能承认自己啥也不会,就已经远超过利摩日其他所有混子了。问题是,现在怎么办呢?”

德内尔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

“我想,我们至少还能指望阿让。”费德森认真地说道,“他可能真的是一个军事天才。”

“但愿如此。”曼恩叹了口气,“戴泽南中尉,你有信心吗?”

“只要共和国需要。”

德内尔是这么回答的。

象征性请示了曼恩中校后,德内尔又给51师师部打了电话,他和参谋长“科西嘉仁”奥古斯丁·萨利切蒂中校商定了两件事。

一是后勤补给路线,德内尔告诉奥古斯丁,由于凡尔登丘陵密布的地形,德军重炮实际上有很多射击死角,补给队可以在夜间悄悄通过,不会被德军发现,也就不会招来野战炮、迫击炮甚至重机枪的针对性打击。

而为了避免迷路,他建议后勤分段运输,在德军重炮射击死角构筑一些临时储存点,这样可以让每支补给队只跑一小段,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迷路。

奥古斯丁中校十分认可德内尔的观点,这些天他收到了太多补给队在德军狂轰滥炸中迷路,最后误入德军榴弹炮射界死伤殆尽的报告。

“你知道哪条路相对安全吗?”参谋长问道。

德内尔又叫来了丹顿军士,两人对着地图向参谋长解释了大概十五分钟,算是勉强梳理出了两条暂时还安全的道路,两条路的起点都是“圣路”,到苏维尔要塞开始分叉,第一条经过杜奥蒙村再到114团阵地,另一条则先转向沃堡走一段,然后再向北直接到阵地。

这件事安排妥当后,德内尔又请求参谋长继续向前线运送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当114团发出炮击请求的时候,他们会一并打出信号弹,以此尽量蒙蔽德国人,使他们认为法军炮兵只是看到了步兵的信号弹才开火。

两个请求参谋长都满足了,德内尔这才满意地挂了电话,然后对上级汇报道:“明天我们一定能让德国人好看!”

“具体怎么打?”已经坦露心声的曼恩自然是不耻下问了。

“很简单。”德内尔回答道,“加固阵地,等待德军进攻,然后轰炸他们就好了。”

他是这么打算的,第二天也确实这么做了。德军在2月29日上午再次发起了进攻,用一个整团的兵力冲击114团,俨然是要一鼓作气拿下这块无名阵地。

面对鼠群般恶心的灰潮,德内尔立刻离开潜望镜,摇响了团指挥所里的电话:“榴霰弹,6公里,半分钟急促射!”

柏汀二等兵,就是那个通讯兵,立刻冲到战壕中,朝天上随意打了一发绿色信号弹,一分钟后,天上便响起了炮弹的呼啸声。

德军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法军的火炮会来的如此及时,他们几乎是在毫无遮蔽的暴露地带遭受了炮击。75小姐的榴霰弹在大概十几米的空中炸出一簇烟,然后玻璃球大的钢珠便如雨点般砸到了德国佬的头顶。

即便是在德内尔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如此疯狂的杀伤也不多见。在这堪称最理想的战斗场景中,75小姐高射速的优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用不到半分钟,一个炮兵营(共12门1897年型75毫米野战炮)就向这个倒霉的德国步兵团倾泻了两百多发榴霰弹。数以万计的钢珠几乎在一瞬间便横扫了德军的进攻阵列,炮击停止后,战场竟然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不只是德国人,就连法国人都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数以百计的士兵要么变成了尸体,要么就在地上哀嚎蠕动,场面实在骇人。

“继续打,不要停!”曼恩中校倒是最早反应过来,于是德内尔又叫了一轮炮击,德国人的处境便更加凄惨了。没有军队能够抵抗住这样的钢铁风暴,很快,德军就全面崩溃了。

“他们跑了,他们跑了!”阵地里的法军官兵看着仓皇逃窜的德军喜不自胜,哈奇开斯机枪立刻响个不停,从背后撂倒了一个又一个德军士兵。

德军的迫击炮仿佛还没有意识到危险,仍然像法国炮兵不存在似的开炮掩护步兵撤退,德内尔决定抓住机会,也给这些莽撞的德国炮兵一些教训。

他知道德国迫击炮的最大射程也就在一千米左右,为了便于指挥,一般会靠到前线两三百米的位置上,而且通常不会在伴随进攻时专门构筑掩体,于是立刻让75小姐换上高爆弹火力延伸。

当然,他还特意让柏汀又去打了一发黄色的信号弹。

凡尔登的地形实在太有利于法军的防守,几乎所有丘陵都是西侧陡峭、东侧平缓,这就意味着德军的炮击死角远多于法军。就比如现在,德军只能拿迫击炮对付114团,但114团叫来的火炮支援却能够不带折扣地砸到德国佬身上。

一时间,德内尔看不到的缓坡上被炸得尘土飞扬。

片刻后,电话里的炮兵指挥官说道:“观察员报告了,这轮炮击的效果相当不错,估计你们能安生一会了。”

“观察员?”

“嗯,我们放了观测气球。”

“这么说我们现在有制空权了?”德内尔顿时眼前一亮。

“没有。”电话那边说道,“但我相信,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