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ES月度经济分析报告(2014)
- 高培勇 夏杰长
- 1427字
- 2025-03-31 03:44:09
五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显现回稳迹象,但经济运行的内在根基仍然非常不稳定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性波动加剧,市场内生性投资低迷而政府主导性投资趋于扩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高,但是部分源于商品价格的较快上升
·CPI扭转环比负增长态势,但是PPI仍将由于供给结构性过剩而继续承压
5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较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见图1)。特别是消费品类、原材料类和运输设备类工业,或者受益于居民消费回升和政府扩大投资,或者经历过前期的深刻调整,增加值增速都比上月有明显提高。不过,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主要受外需回落的影响,增加值增速仍然呈现下滑趋势。尽管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扭转,但主要由于政府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刺激所致,而且,我国出口特别是加工贸易出口将会长期处于调整萎缩过程中,工业出厂价格环比下跌趋势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改变,所以,继续维持当前的微刺激政策,甚至是略微加强微刺激力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图1 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较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就5月份而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9%,比3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只有10.5%,比4月份的15.5%下降了5个百分点;全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只有11.9%,比4月份的15.2%下降了3.3个百分点(见图2)。但是,5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合计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提达到28.0%,比4月份的20.8%提高了7.2个百分点,由于三行业投资完成额占第三产业投资额的比重达到39.5%,从而成为促使5月份第三产业投资乃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降反升的主要因素。这进一步表明,5月份工业生产的回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所致,经济运行的内在根基仍然非常不稳定。
图2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月度增速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较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见图3)。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超预期增长,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部分商品价格特别是食品和服装类商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社会名义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提高。事实上,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速只有10.7%,甚至低于4月份0.2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前期消费增速下降较快的商品,消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如化妆品、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消费。此外,日用品和石油用品消费继续保持了趋势性增长,对稳定社会消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速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升0.1%,扭转了连续两月环比下降的趋势(见图4)。其中,食品特别是鲜果和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上涨,是促使5月份CPI同比增速反弹的重要因素。同时,非食品类商品价格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4%和1.8%,并且继续维持了环比下降趋势。当前物价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矛盾。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增长将继续得到有力支撑,CPI长期上涨趋势不会改变。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工业生产还将不得不承受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的压力,PPI要有效走出负增长区间尚需时日。
图4 CPI与PPI月度涨幅
(执笔人:吕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