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司法公信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市中院)确立“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廉洁”的宗旨,以及“架设专业技术平台、全员参与直播、全部视频直播”的工作机制,2012年7月开始启动以“法院天天有直播、法官人人有直播”为特色的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平台建设。

为让公开成为法官的自觉行动,市中院党组先后三次专题研究,确定“全员参与、全面公开”的原则,从理念更新、制度保障等入手,把庭审网络直播作为评价法官业务能力的核心指标,让公开成为每一位法官的自觉行动。制定了《庭审网络直播实施细则(试行)》、规程及操作流程,规定每位办案法官每年至少直播一起案件,并将庭审网络直播与案件质量评查活动相结合,把直播案件纳入评查范围,作为法官业绩考核重要内容;凡庭审网络直播案件的裁判文书,送达当事人同时在广州审判网上公布,并开设评论区,接受网民意见反馈。为确保庭审直播质效,在选择合作网站时,除考虑网站影响力、技术保障能力、资源投入等条件外,还要求保证庭审网络直播的流畅,并满足至少2000名用户能同时在线观看要求,且无限期提供回放,经过严格考查和筛选,最后市中院确定与羊城晚报集团合作,借助《羊城晚报》与金羊网联动之力,实现“报网”联动,提高庭审直播平台影响力。两级法院投入人力物力对全市法庭进行数字化改造,满足所有开庭案件均能实现同步录音、录像、直播的要求;直播时要求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全程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密切注意观察上传网络的画面和声音效果,遇到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庭审直播统一平台集成两级法院直播系统,专设广州法院庭审直播网,在市中院官方网站首页设立链接,确保两级法院案件均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并提供点播回访功能。市中院共64个直播窗口,所有在法庭开庭案件均可直播;基层法院共24个直播窗口,每个法院2件数字庭审案件可直播。

2014年9月24日,全市两级法院统一的庭审网络直播平台开通;同日,全市两级法院院长同时“坐堂断案”,并在新平台网络直播。2012年以来,全市法院共直播案件3868件,涵盖行政、刑事、民事、执行案件,直播总时长超过4000小时,网络点击量超过1100万次。庭审网络直播工作机制促进了审判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强化了廉政监督,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2014年9月23日,市中院正式启用两级法院庭审网络直播统一平台发布会

开播之初,市中院选取了一宗社会影响较大的“民告官”的行政案件作为首播案件,引起巨大反响。开播以来,市中院重点选取克隆卡盗刷、城中村拆迁、“毒胶囊”“茶水费”“假药保护伞”“毒牛百叶”等一大批关系民生、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案件进行直播,起到直播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并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司法公开新途径,与新浪司法云平台开展紧密合作,首开案件庭审微博全程视频直播先河。

庭审直播以来,市中院一线办案法官积极参与。通过庭审直播,法官的工作作风、庭审驾驭能力、行为规范、语言礼仪等得到了锻炼,审判业务能力和个人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中央改革办专门就庭审网络直播和12368平台建设到市中院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小撒探会》《走出深山的红辣椒》,围绕湖南农民老马在增城法院参加诉讼、顺利拿到执行款的亲身经历,重点介绍了广州法院庭审网络直播、12368诉讼信息服务平台等司法公开举措。庭审网络推行直播提升广州市法院的司法公开工作水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发布的《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4)》中,市中院在全国81家被测评法院中排名第二位。

(撰稿:关壮 杨守广;编辑:李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