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找三看”法,搞定中心句

莹光闪动,北冥玉石那柔和的声音继续说道:

“这是一篇短文,考的是如何快速掌握短文的关键点。找文章的关键点首先在于找到它的中心句。

“那么,如何快速找到中心句呢?”

找头、找尾

“一般来讲,文章的开头往往隐藏着作者的观点,是中心句经常出现的地方,也是你要注意的关键位置。所以,我们要先看开头。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结尾。很多时候作者会担心大家在开头找不到他的观点,所以会在结尾再强调一遍,来个前后照应,强化中心,升华主旨。

“如果你发现自己读完文章后,还是没明白文章的意思,那就请多多留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段落,最后再细读中间的部分,看看文章是如何阐述观点、说明事物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请两位记住,找中心句时一定要先看开头和结尾。”

此时,莹光中浮现出一段清晰的文字:

我爱湖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更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整天那样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着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漂荡。

静静的湖水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屏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周小白和大鼹鼠念着这段文字。

“爱水,爱大海,爱小溪,爱湖,所以应该是跟水相关的。那到底是爱大海,还是爱小溪,还是爱湖呢?不过最后又说湖,难道是只爱湖?”周小白和大鼹鼠还是有些迷糊。

“没事主人,你已经有些入门了。”北冥玉石用柔和的声音鼓励他们,“回想一下,你平时阅读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呢?是不是都是从头读到尾呀?但其实这样阅读抓不住重点,没有主次,读完以后不太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但现在你已经学会找中心句了,接下来,要继续深入理解中心句的意思。”

如有不懂看关联词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更爱的还是湖。’你或许对开头这一句还有些不理解。

“应该注意到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联词——‘但是’。‘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那么到底是‘但是’前面的内容重要,还是后面的内容重要呢?

“当然是后面啦!后面才是作者真正想说的,才是作者的观点。你们看,但是后面是‘我更爱湖’,所以这里当然是爱湖。

“再看结尾,结尾‘湖是美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进一步阐述了爱湖的原因——因为湖太美了,所以‘我’爱湖。

“这个地方我们要记住的是,开篇有‘但是’的句子,特别容易成为中心句、观点句。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关联词,用好了可以强化你们的观点,让读者一眼就看出你想说什么。

“总结一下就是:两个找,一个看,找头找尾,看但是!

周小白和大鼹鼠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太棒了,原来找中心思想,真的如此简单!”说完,他们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找中间

“是的。”北冥玉石又继续说,“不过,接下来,你们还要再掌握一个关键的知识点——过渡句。

“过渡句往往位于文章的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时候也会有作者观点的流露。

“这段文字中间有没有过渡句?

静静的湖水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上面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湖水两个方面的美。看完这个过渡句,你就明白,文章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上面写的是静静的湖水,下面就要写雨中的湖水了。

“这样一来,文章的结构也基本上解析出来了。

“如果把这篇文章比喻成一个人的话,就是要我们先看看头,看看这小伙子长得帅不帅;再看看他穿的什么鞋,因为鞋子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最后再瞄一眼他系的皮带,因为可以看出这个人对细节是否在意,是不是讲究。”

小白和大鼹鼠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好了,请记住找头、找尾、找中间这‘三找’,这三个‘找’就是快速检阅文章的利器。

“接下来,请主人和大鼹鼠来尝试一下吧!如果你们真正掌握了快速检阅法,就可以去解题了!”

“好!”周小白和大鼹鼠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身手了。

只见莹光中又浮现出一段新的文字:

美丽的日月潭

日月潭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日月潭的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

日月潭简直像人间仙境一样。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处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时,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胸襟顿时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它是台湾岛上的一颗明珠了。

周小白对自己还不是很自信,他拍了拍鼹鼠的大爪子,对它说:“你先来试试!”

大鼹鼠连连称好,满口答应下来:“找头找尾找中间,头尾之中看但是。这回我知道了!

“开头说的是‘日月潭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四周被群山环绕着,日月潭的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光华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所以这是中心句!”

“哈哈哈……”北冥玉石忍不住笑了起来,“大鼹鼠,你刚说完找头找尾找中间,怎么一转眼都忘了呢?你只看一个开头就确定这是文章的中心句了吗?”

“对,开头只说了‘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后面的文章就再也没提到名称的事儿了,这句应该不是中心句。”小白连忙说,“让我看看,最后一句说‘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中间也都是围绕这两个特点来写的,所以,结尾才是中心句。”

“对!恭喜你,我的小主人!看来你已经掌握了找中心句的技巧了!”

文章结构看逻辑词

请思考一下,文章的中间是如何来写日月潭“清新”“美丽”的特点的呢?

在找中间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黎明时”和“日落时”。在文章中,如果出现表示时间的词,这其实是作者在提示我们,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地点(空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等。

看情感词

黎明时的日月潭有什么呢?

有轻烟、晨星、灯光、清风,这些景物都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日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好看的霞光,像小姑娘的脸一样,在潭水中荡漾,突出了日月潭美丽的特点。这都和结尾的“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相呼应。

作者还根据天气的变化,写了日月潭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这些再次强化了日月潭“美”的特点。

现在我们知道了,“清新、美丽”是日月潭的特点。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到底想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你动动脑筋,去提炼一下了。作者笔下的日月潭这么清新,这么美丽,表现出作者对它的什么呢?对,是爱!因为喜爱,所以才觉得美,对不对?所以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爱,但是从开头、结尾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是围绕爱来写作此文的。所以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因为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美丽,所以“我”爱日月潭。

下面,我们通过思维导图来总结一下吧!如果想要找到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我们先要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然后,我们还要看看中间有没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我们管这一步叫作“看位置”,知道了作者表达观点的关键位置,就等于锁定了文章的核心。

第二步,我们要看看在这些关键位置上出现的句子有没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分为两类,一种叫作关联词,表示转折、因果、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往往隐藏着作者的观点;一种是表示情感的形容词,这些词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

第三步,我们要联系全文去比照,看看我们找出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能不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可以,说明你找对啦!如果你觉得还不行,那么,很可能你找到的只是某一个段落的中心,而不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这就需要你再继续寻找,然后将几个段落的中心合并在一起来考虑。

“嗯嗯,找位置、看关键、细比照。”大鼹鼠若有所思,“那让我想一想,是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句呢?“

(绘图:易琳)

“不是的!”北冥玉石说,“有些文章中,作者为了让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到他的写作目的,会把中心句写出来。但有些文章,作者不想太直白地告诉我们,更希望让我们自己去细细品味,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别说这么多了!快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帮助大鼹鼠顺利通过关卡吧!”周小白说。

哈哈!亲爱的小读者,你搞定了吗?

周小白和大鼹鼠已经用“三找三看”法,一下子搞定了这个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