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类、机电类和自动控制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所必备的,是他们将来从事生产、科研工作所必需的。

2.课程作用

本课程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掌握电工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常识和操作,具备基本的电路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设计思路

(1)基本理念

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和计划性,本着及时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特制定本课程标准。本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启发式教学、立体化教材与云班课等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设计思路

①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以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②体现电子技术的新知识、新器件、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③体现能力本位的职教特色,充分展现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操作性等特点。

④课程适用面广,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⑤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有利于提高应用能力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努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