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萌芽期(殖民地时期至“二战”前)

殖民地时期至“二战”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英德两国和内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国家性质和民族构成确保了初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取向。

一、英德两国的初始影响

尽管如今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就受到世界各国的顶礼膜拜,但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基于欧洲的影响,并持续反映出这种影响的作用。美国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欧洲教育思想的深刻烙印,殖民地时期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是美国建设第一批大学的模板,1636年哈佛学院的创立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开端。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量的英国清教徒移民美国,其中不乏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他们重视高等教育,创建高等学校,播撒教育的种子,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部分殖民地出生的青年赴英留学,其中一些人回国后带来了最新的高等教育理念,为殖民地学院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政府为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以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为模版先后建立剑桥学院、哈佛学院、耶鲁学院等10所学院,委派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传递英国古典大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创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会等。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由于战争所导致财力的损耗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缓慢发展期。这时期由于欧洲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特别是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在柏林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改革,他所倡导的学术和教学自由,以及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大批留学德国的归国人员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作用被视为“高等教育史上文化相互影响的最不寻常的例子之一”(2),据统计,1815年之后的一个世纪内,美国有超过一万人赴德留学和考察,他们带来了在历史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带来了德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一大批归国人员成为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高校的校长或管理者,他们效仿德国的大学精神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执教于美国高校的德国移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巨大,据统计,从1830年至1910年有高达500万德国人移民美国,移民中有不少人长期在大学执教,他们带来了优良的学风、丰富的教学经验,强调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呼吁改革美国教育制度,对美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来自内部的发展动力

除了这些外部影响之外,还有强大的内部动力,它们共同加快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步伐。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莫雷尔法案》,建立了一批赠地学院,开设了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致力于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这些学院后来多半发展为州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为美国的经济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赠地学院的创建还带来一些侧面的影响作用,大量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被派往欧洲进修、学习,促进学校和学术科研的发展。1919年成立的国际教育协会使美国成为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心,该机构由前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美国前国务卿伊莱休·鲁特(Elihu Root),以及纽约城市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国际教育协会的首任主席史蒂芬·杜根(Stephen Duggan)共同创建。他们认为,国家之间缺乏更深层次的了解是不可能实现长期和持续的和平的,而国际教育交流则为促进国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3)国际教育协会是一个推广国际教育的非政府组织和非牟利组织,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的人民之间更密切的教育关系;增进全球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援救受到威胁的学者和推进学术自由;培养领导技巧,提高个人和组织应对地区及全球挑战的能力等。(4)国际教育协会的前期活动主要是针对欧洲的,“一战”以后则倾向于认为同欧洲的交流似乎已没有必要,不过于1920—1923年间在卡内基基金会提供资助下,国际教育协会组织了44位教授开展了公休假(sabbatical leave)出国教学活动,主要目的地在欧洲,也有部分在日本等地。自此,国际教育协会开始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等社会机构,以及美国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持续开展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出国学习等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20世纪30年代纳粹的政治乌云促使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出现调整,主要任务是援救受到纳粹威胁的学者,并把他们妥善安排到美国各个教学和科研机构。同时,美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对象也开始倾向于拉丁美洲等一些离美国本土较近的地区,据统计,在1941—1943年间,就有超过1000名的拉丁裔学生获得奖学金留学美国。(5)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虽然备受战争和帝国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但在人员交流方面,尤其是大量海外学者移民美国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艰难前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再加上欧洲各种最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从一开始就确保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性,美国高等教育已成为兼容并蓄、各取众家所长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