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当前,中国青年的婚姻问题及其社会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仅媒体上存在大量关于“天价彩礼”、“拐卖新娘”、“跨国新娘”等方面的报道,学界也给予了广泛的关注(Jiang and Sánchez Barricarte,2012;Jiang et al.,2015)。中国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男性成婚困难,面临婚姻挤压,不能成婚的男性群体引起了关注(Jiang et al.,2011a;Guilmoto,2012)。

这些报道反映了中国人口的性别失衡。历史上,由于溺弃女婴现象的存在,婚龄阶段的性别比例失衡,再加上一夫多妻等社会制度,总有一定比例的社会底层男性不能成婚(Jiang and Sánchez Barricarte,2011)。近来,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及生育水平的下降,很多人通过性别鉴定及流产女婴来满足男孩偏好,达到生育儿子的目的,从而使得出生性别比(出生时活产男婴数量与活产女婴数量的比值,通常用每100活产女婴对应的活产男婴数量表示)偏高,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并造成男性婚姻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