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
- 武雷
- 2630字
- 2025-02-17 23:59:25
第2节 高等教育成本信息质量要求
高等教育成本信息质量要求是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生成的纲领性规定。信息质量要求的确定,将直接影响成本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对确定成本范围、选择成本项目、明确会计政策、确定具体业务处理方法等均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制约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的标准和成本控制水平。结合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利益相关者及其信息需求,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对象的特点等,本书将高等教育成本信息质量要求确定为相关性、受益性、同源性和成本效益性。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一些学者总结出了诸如可比性、分期配比、权责发生制、分类核算、区域性、历史成本、明晰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专款专用等很多要求。比如美国全国大专院校行政事务官员理事会(NACUBO)在1992年提出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12条原则,具体包括[1]:
(1)成本信息的使用目的决定成本信息生成的框架。
(2)成本信息应当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
(3)成本数据应当与正式的财务会计数据相一致。
(4)非财务数据应当与高校的正式记录相一致。
(5)成本确认中使用的定义应当一贯使用。
(6)成本信息和相关的成本核算单位应当涵盖相同的期间。
(7)成本信息应当一贯地确认。
(8)成本应当根据与作业、项目、程序或系所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受益关系分配到成本对象。
(9)间接成本分配应当以数量计量为基础,该数量计量应能实际实施。
(10)用于提供两项以上服务的共同成本应当以合理的方式分配。
(11)资本成本应当反映特定期间的应用成本,其确定应建立在每一项折旧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基础之上。
(12)成本信息应当以报表的方式提供。
考虑到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而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出的要求有些已经在高等教育成本确认和计量基本前提中予以明确或者可以推导出,如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分期配比等,有些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共同性要求,如可比性、明晰性等,有些并不准确或不适用,如专款专用等,因此,本书仅确定了相关性等四项基本信息质量要求,以反映高等教育成本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体现高等教育成本确认和计量的根本要求。
一、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提供的所有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必须满足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并且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目标,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据此形成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也就是说,成本信息与利益相关者的特定需求和管理决策息息相关。
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相关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如果高等教育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不考虑高等教育成本管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那么,最终提供的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将难以为信息使用者所用,更无法作为决策的依据,这些信息就成了“垃圾”,毫无价值。因此,高等教育成本信息必须满足政府宏观管理、高等学校履行受托责任、社会公众行使社会责任等职能所产生的信息需求。
二、受益性
受益性,是指高等教育成本数据进行分配和归集时应当基于高等教育资源耗用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关联度或因果关系,才能有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正确归集,有助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摊,有助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准确计量。也就是说,谁耗用谁分摊,谁受益谁分摊。
Valdimer Orlando Key曾提出一个著名问题,即“将X美元分配给行为A而不是行为B的标准是什么?”,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本书认为答案就是X美元与行为A和行为B的关联度各是多少,这取决于取得X美元的结果,行为A和行为B各自付出了多少代价。如果X美元是采取行为A而形成的,与行为B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行为B必然不得成为X美元的受益人,将X美元分配给行为A而不是行为B就顺理成章了。将这一例子应用到高等教育成本确认和计量的过程中,“X美元”为高等教育成本数据,“行为A”和“行为B”分别代表了高等教育成本的不同对象,将“X美元”分配给“行为A”和“行为B”,或者在“行为A”和“行为B”之间进行分配,就取决于“X美元”与“行为A”和“行为B”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受益关系,只要关系明确并予以量化,就能够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了。
三、同源性
同源性,是指高等教育成本数据应当与正式的财务数据的来源相一致,成本分配和归集依据的非财务数据应当与高等学校的正式记录相一致,从而有助于保证高等教育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信度,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成本分配和归集的有效性、科学性。也就是说,高等学校的成本数据和财务数据以及归集、分配依据和非财务数据同宗同源、来源唯一,只是应用数据的方式、方法有所区别。
由于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受国家宏观管理要求的限制较多,无论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在对经济业务确认和计量的处理等问题上,都或多或少地与真正意义上的权责发生制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因此,总会影响到高等教育成本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而且,与企业中成本信息是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高等教育成本信息是在高等学校没有真正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对财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整合和细化而形成的,是在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的另一个角度的调整和加工,在此过程中,会使用一些非财务信息作为分配和归集的标准,这些因素也会对成本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产生影响。但不管怎样,高等教育成本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来源是基本一致的、唯一的。
四、成本效益性
成本效益性,是指高等教育成本数据在进行分配和归集时,不仅要考虑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以及对信息需求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影响,还要考虑取得这些数据所必需的投入,在全面反映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的同时,对部分事项进行灵活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成本信息的披露速度,有助于保证决策依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按照这一要求,对于重要的成本信息以及重大的数据变动等,要充分地反映和揭示,必要时要单独列示;对于数额较小、影响不大的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成本信息,可以合并反映或采用简化的方法处理;对于搜集数据难度大、成本高、结果不明显的,可以视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但提供成本会计信息所花费的代价不应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学校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提供的都只能是相对准确而非绝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确认的成本对象越繁多,成本分配的标准越精细,成本信息的精确度就越高,但高等学校付出的信息搜集和信息分析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成本效益性在保证高等教育成本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成本确认和计量的压力。
注释
[1] 参见郭化林:《高等教育标准成本计量与核算体系研究》,70~71页,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