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览

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

一 地理位置

马耳他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ta),代码MT,简称“马耳他”(Malta)。古希腊时代称Malet,取“避风港”之意,因为马耳他自古就是地中海上遇到特别风浪时避风的良港。古罗马时代称为Melita,取“蜂蜜岛”之意,因为马耳他以盛产蜂蜜而闻名于地中海地区。根据国土面积计算,马耳他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188,是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袖珍国”之一。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的岛国,位于北纬35°48′00″~36°06′00″,东经14°10′30″~14°35′00″。马耳他本来与欧洲大陆相连,后来因为海平面的上升而变成岛屿,地处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马耳他由马耳他岛(Malta)、戈佐岛[Gozo,又称为奥代什岛(Ghawdex)]两个大岛和科米诺岛(Comino)、科米诺托岛(Cominoto)、菲尔夫拉岛(Filfla)5个岛屿及多处礁石组成。

二 国土面积

马耳他如同嵌在蔚蓝色地中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面积总共316平方公里。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245.73平方公里,东西长27.359公里,南北宽14.48公里,海岸线长190余公里,占马耳他国土总面积的78%,所以国名统称为马耳他。

在马耳他岛的西北方是戈佐岛,面积67.08平方公里,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7.2公里,海岸线长56.01公里,与马耳他岛相距5.5公里。

在马耳他岛和戈佐岛之间的是科米诺岛,面积2.784平方公里。与科米诺岛隔海相望的科米诺托岛、紧贴马耳他岛的圣保罗群岛以及马耳他岛南方的菲尔夫拉岛都是小岛屿,荒无人烟。

马耳他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专属捕鱼区宽度为25海里,毗邻区宽度为24海里。

马耳他是扼大西洋通往地中海东部及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东距埃及的亚历山大港994海里,南与非洲的大陆相距180海里,西离直布罗陀海峡1141海里,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海运的枢纽。它又处在地中海的中心,故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正因为地理位置十分险要,马耳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英国人都先后征服过这片土地。

马耳他全国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96.8公里,港湾水深隐蔽,有很多天然良港。1869年苏伊士运河凿通后,从苏伊士运河开往直布罗陀海峡的航线便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而马耳他岛恰好位于该航线的中心点,其首都瓦莱塔便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和重要的国际中转港口。从瓦莱塔港出发,可直达叙利亚的巴尼亚斯,黎巴嫩的贝鲁特和赛达(西顿),埃及的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卜雷加、锡德尔和班加西,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和贝贾亚,法国的马赛,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及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热那亚等地中海各大港口。马耳他也因此成为沟通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桥梁。

马耳他与中国北京的时差为7小时,三月最后一个周日到九月最后一个周日实行夏令时,此时时差为6小时。

三 行政区划

马耳他设置大区(Region)和地方市政委员会(Local Council)两级地方行政单位以及统计区(District),它们都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大区

根据1994年3月15日条例,马耳他中央政府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三个大区:马耳他岛划分为两个大区,即马吉斯特拉尔大区(Majjistral,又称为西北大区)和西洛克大区(Xlokk,又称为东南大区);戈佐岛和科米诺岛组成戈佐-科米诺大区。

每个大区管辖若干个统计区和若干个地方市政委员会:马吉斯特拉尔大区拥有3个统计区和29个地方市政委员会;西洛克大区拥有两个统计区和25个地方市政委员会;戈佐-科米诺大区拥有1个统计区和14个地方市政委员会。

马耳他各大区的面积、所拥有的统计区和地方市政委员会见表1-1。

表1-1 马耳他各大区的面积、所拥有的统计区和地方市政委员会单位:平方公里

注:该数字仅为戈佐岛的面积;大区面积为四舍五入值(保留整数)。

(二)地方市政委员会

根据1993年6月30日议会通过的《地方市政委员会法》,马耳他设置地方市政委员会,作为马耳他最基本的地方行政单位。

马耳他全国共设置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其中,马耳他岛设置54个地方市政委员会,戈佐岛设置14个地方市政委员会。马耳他地方市政委员会分布见图1-1。在所有的地方市政委员会中,最大的地方市政委员会的面积为27.286平方公里,最小的地方市政委员会的面积为0.16平方公里,地方市政委员会的平均面积为4.6平方公里。

图1-1 马耳他地方市政委员会分布

注:图中数字分别表示马耳他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的分布情况。

(三)统计区

为了方便人口和面积的调查和统计,中央政府将马耳他划分为6个统计区:马耳他岛有5个统计区,即南港统计区(Southern Harbour)南港统计区也称内港统计区(Inner Harbour)。、北部统计区(Northern)、北港统计区(Northern Harbour)北港统计区也称外港统计区(Outer Harbour)。、东南部统计区(South Eastern)、西部统计区(Western)。除此之外,还有戈佐-科米诺统计区。每个统计区都包含一些地方市政委员会,马耳他各统计区的面积、首府及所拥有的地方市政委员会见表1-2。

表1-2 马耳他各统计区的面积、首府及所拥有的地方市政委员会单位:平方公里

注:统计区面积为四舍五入值(保留整数)。

四 地质和地形

构成马耳他各岛的岩层结构犹如一个夹心面包,地层的盖层和底层都是坚硬的石灰岩,夹于两层中间的是较松软的岩石。自上而下,其地层顺序为:上层珊瑚石灰岩层、绿沙层、青土层、抱球虫石灰岩层、下层珊瑚石灰岩层。抱球虫石灰岩层厚度大,质地松软,便于采掘,是岛上建筑用石的主要来源。这种石料的优点是一接触空气便立刻变硬,不易风化。珊瑚石灰岩较抱球虫石灰岩更不易被海水侵蚀,适用于某些特定地区的建筑,特别是在滨海地带。在耶路撒冷十字军圣约翰骑士团统治期间,就曾大量采用这种石料修筑城堡。绿沙层和青土层则较薄,在某些地区偶尔会露出地面。青土层所占面积虽小,但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上边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层,而且由于水分不易渗透,青土层和其上覆盖的珊瑚石灰岩相接之处往往有充足的水源。它既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之一,又是生产优质水果和蔬菜的富庶农业区的灌溉基础,因此意义重大。下层是珊瑚石灰岩层,土壤层大多单薄,土质贫瘠,而较为松软的抱球虫石灰岩层上,通常形成了较厚的土壤。

马耳他夹心面包似的简单地质岩层结构,在断层地表发生破裂,随之发生垂直的,或水平的,或两者兼有的断面位移现象称为断层。作用下遭到破坏,这使马耳他岛西北部形成连续起伏的山脊和沟谷。山脊在受到侵蚀后所剥落的砂泥经流水冲刷,在沟谷中形成一层厚实的冲积土。在两个土质肥沃的沟谷之间,往往隔着一座寸草不生、坡面陡峻的石灰岩山脊,因此,这一带的交通异常不便。这些山脊、沟谷在该岛东部伸延入海,形成巨大的海湾。断层中最南端的一个称为大断层,布满陡壁悬崖,有些地方高达61米。这一巨大的地形变异构成险要的天然屏障,因此,马耳他人往往将防御工事集中修筑在这里。

此外,像城垣一样护卫着马耳他西海岸的连绵不绝的悬崖峭壁,主要也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大断层南面和东面的地形,不像西北部山脊、沟谷地带那么复杂。台地南缘被分割成无数的山谷,错落其间的山嘴,便于凭险据守,为居民点提供了有利的地形。中古时期马耳他的首都姆迪纳就建在这样的一个山嘴上,从那里凭高眺远,大半个马耳他岛历历在目。

马耳他岛的其余地区大体上是一片自西向东渐渐倾斜的平原。可是,这片较为平坦的平原却为一些沟谷(马耳他语称为“威德”)所切割,其中多数具有相当深度。较为古老的马耳他城镇或村庄多半坐落在“威德”上面的山嘴上,其特点非常突出。

马耳他岛为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它是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延伸至北非的山脉所浮出海面的部分,其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点为248.9米。全岛丘陵起伏,丘陵地形面积占马耳他岛总面积的78%,地势中高西低,间有小的盆地,无山脉。又因石灰岩洞穴渗漏严重,地面无常流河或湖泊,缺少淡水,石灰岩下的不透水层是饮用水和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其西南海岸多为陡壁悬崖,中部和东部为丘陵起伏地带,间有小块平坦盆地,呈台地状态,喀斯特地形十分显著。

在马耳他海峡和奥代什海峡之间有两个小岛,即科米诺岛和面积更小的科米诺托岛。这两个岛的总面积不过1609平方米,海拔也不高,大都由珊瑚石灰岩构成,土质贫瘠。但科米诺岛构成了军事战略要冲,控制着将马耳他岛和戈佐岛隔开的马耳他海峡和奥代什海峡。

戈佐岛覆盖着大面积的青土层,土质十分肥沃,适合于种植,成为马耳他的粮仓。

五 气候

马耳他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9.7° C,最高气温40° C,最低气温5°C。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夏季干旱、冬季湿润多雨,全年大半时间天空晴朗,光照强烈。虽然夏季的天气情况一般无甚变化,冬季的气候却非常复杂,变化多端。6~9月,整个地中海地区夏季均处于高气压影响下,马耳他平均气温在32°C左右,幸而从西北方向经常吹来横贯整个地中海的阵阵清风,夏天的炎热才有所缓和。但这样令人愉快的夏季气候,有时因从南方刮来的撒哈拉沙漠的酷热气流的干扰而发生变化。这种风不但酷热无比,而且其吹过海面时很快就吸足了水分,湿度很大。在这种风的吹拂下,人体难以通过排汗有效地散热,人因此感觉闷热。马耳他人称这种风为“希罗克”。它不仅使人们精神不适,头昏脑涨,而且很快就使马耳他为数不多的几种夏季旱田作物枯萎。但幸运的是,剧烈的“希罗克”并不多见,在夏季的几个月中,马耳他气候比较稳定,经常晴朗无雨,连雷阵雨也极少见,海风阵阵吹来,凉爽宜人。

到9月底之前,大西洋方向吹来的冷空气便侵入地中海,带来了狂风骤雨,马耳他的夏季便宣告结束,秋季来临。头几场雷阵雨过后,马耳他气候转凉,平静无风,进入了当地所谓的“圣马丁热节”。10月、11月两个月风和日丽,天气宜人,偶有阵雨,是马耳他的农忙季节。因此,在整个漫长苦旱的夏季,绝大多数植物处于停止生长的状态。但头几场雷阵雨之后,植物开始蓬勃生长。在最热的几个月里,马耳他除有水源可以灌溉的地区生长作物外,其他地区几乎不生长任何作物。所以雨量增多的秋季就成为播种的黄金季节。

马耳他冬季气候变化无常,这是由于它受制于周围若干气团的位置变动,而这些气团本身的性质又极不相同。欧洲大陆上空通常存在一个庞大的冷气团;撒哈拉沙漠上空则笼罩着一个广大无垠的暖气团;来自大西洋上空的低气压又经常深入地中海地区,而阿尔卑斯山的背风面也不时形成低气压中心。这些气团相互作用,就决定了马耳他甚至整个地中海地区冬季变化无常的气候。当低压云团到达马耳他北面时,气压相对较高的撒哈拉沙漠上空就会吹来暖和的南风,于是天气就晴朗少雨。如果低压云团到达马耳他南面,则高压的欧洲上空就会吹来寒风。这种寒风使天气变冷,有时还会带来小的风雪。

强低压笼罩列岛时往往使其成为暴风雨的中心,冬季天气在这些气团的影响下阴晴不定,冷暖无常。带来不同天气影响的北风,有不同的名称:从西北吹来的风叫“迈伊斯特技耳”;从正北吹来的风叫“特拉蒙塔纳”;从东北吹来的风叫“格里加”。其中,最关键的是“格里加”,它一直刮到大港和马萨姆希特港的入口处,从而影响到这两个港口的航运。

2013~2015年马耳他各月份平均温度变化情况见表1-3。

2017年马耳他各月份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天数情况见表1-4。

表1-3 2013~2015年马耳他各月份平均温度变化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http://www.nso.gov.mt/statdoc/documentview.aspx?id=3640。

表1-4 2017年马耳他各月份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天数情况

资料来源:http://www.tianqi.com/qiwen/maerta。

2016年,马耳他平均日照时间为5.74小时。2017年,年平均风速为17公里/小时,月平均风速分别为:1月为17公里/小时;2月为17公里/小时;3月为17公里/小时;4月为20公里/小时;5月为17公里/小时;6月为19公里/小时;7月为17公里/小时;8月为16公里/小时;9月为9公里/小时;10月为12公里/小时;11月为16公里/小时;12月为17公里/小时。

马耳他年平均降雨量是479.60毫米(2013年),不同的年份差别很大。2010年全年平均降雨量为513.1毫米,2011年增加到591.0毫米,2012年又降到519.2毫米。马耳他降雨多为急骤而短暂的阵雨,偶尔有倾盆大雨,而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山坡上的土壤会被冲刷殆尽。马耳他的农民,和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农民一样,为防止土壤流失,费尽心血将山坡改造成梯田。但凶猛的暴风雨一到,他们苦心筑起的围墙仍然有可能被冲毁。马耳他农业生产全靠冬季的充沛的雨水。

但是,马耳他冬季气候变化无常,显然不能每年都有可靠的雨量。有时冬季由于低压控制了气候,总降雨量就大。而下一年冬天,起控制作用的也许是来自南方的暖气流,结果就只有较小的阵雨。有时年降雨量可高达1020毫米,而次年可能不足250毫米。因为雨量变化幅度很大,有时难免大旱成灾。即使在较大的冬季阵雨之后,马耳他诸岛上流水长为数小时的小溪也很少。只有少数小溪发源于长年不涸而水量充沛的泉水,全年之中在某一段河道里还能保持细细的一线流水。马耳他的生活用水均靠水井或少数终年不涸的泉水。

2017年马耳他各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情况见表1-5。

表1-5 2017年马耳他各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http://www.wetherbase.com/weather/weatherall.php3?s=79561&refer=&unints=metric。

六 人口、民族、语言

(一)人口

马耳他人口演变的历史轨迹如下:1842年为114500人,1851年为123600人,1861年为134000人,1871年为141770人,1891年为166000人,1901年为164760人,1985年为345418人,1993年为360000人,1995年为378132人,1998年为373000人,2000年为391670人,2001年为394583人,2002年为397499人。从2004年起,马耳他国家统计局都会在每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前后公布上年度马耳他人口数。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年为399867人, 2004年为402668人,2005年为404999人,2006年为405616人, 2007年为407832人,2008年为410926人,2009年为414027人, 2010年为414989人,2011年为417546人,2012年为421364人, 2013年为425384人,2014年为42.9万人,2015年为43.4万人, 2016年为46万人。

马耳他于1842年首次进行人口普查,以后不间断地进行。统计表明,马耳他人口1842~1901年平均增长60%, 1931~1948年平均增长26.6%, 1944~2004年平均增长31.6%, 2012年是1901年的2.5倍, 2012年是1842年的3.6倍。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耳他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1964年独立后增长更快。这既有出生人口数量的增加,又有外来移民数量的增加。

2005~2012年马耳他人口增长变化情况见表1-6。

表1-6 2005~2012年马耳他人口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人,%

资料来源:http://www.nso.gov.mt/statdoc/documentview.aspx?id=3640。

马耳他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即平均人口密度)不断在增加,1931年仅为764人,2002年为1234.2人,2003年为1269人,2006年为1291人,2010年为1322人,2012年为1333人。马耳他的平均人口密度在世界国家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摩纳哥、新加坡和梵蒂冈,可见马耳他人口平均密度之高。当然,马耳他的平均人口密度因地区不同而异,在马耳他岛,平均人口密度为1562人,要比马耳他群岛的平均人口密度高出许多;瓦莱塔、比尔基卡拉等的平均人口密度比马耳他岛的平均人口密度还要高一些;而戈佐岛的平均人口密度为454人;科米诺岛和科米诺托岛则根本无人居住,因而也就没有平均人口密度的问题。

在家庭人口结构方面,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没有子女的家庭数量占家庭总数的63.4%,拥有1个子女的家庭数量占18.5%,拥有两个子女的家庭数量占13.9%,拥有3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数量占4.2%。上述百分比说明,拥有1个子女的家庭和没有子女的家庭占马耳他家庭的多数。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马耳他家庭的平均人口数1995年为3.1人,2005年减少到3人。2010年,成员为2人的家庭数量占马耳他家庭总数的25%,成员为3人的家庭占22%,成员为4人的家庭占22%,成员为2人的家庭已成为马耳他家庭的主要形式。马耳他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减少。

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0~14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9.98%,其中男性为40791人,女性为38062人;15~64岁的占67.49%,其中男性为133914人,女性为132402人;65岁及以上的占12.53%,其中男性为20643人,女性为28771人。2003年, 0~14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8.2%,其中男性为37431人,女性为35448人;15~64岁的占68.7%,其中男性为138755人,女性为136105人;65岁及以上的占13.1%,其中男性为21913人,女性为30215人。2006年,0~14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7.1%, 15~64岁的占69.1%, 65岁及以上的占13.7%。2013年,0~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9.5%,其中男性为20923人,女性为19536人;10~1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0.7%,其中男性为23504人,女性为22175人;20~2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4.3%,其中男性为31759人,女性为29246人;30~3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4.4%,其中男性为31787人,女性为29640人;40~4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2.2%,其中男性为26354人,女性为25520人;50~5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4.1%,其中男性为30060人,女性为29812人;60~6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3.8%,其中男性为28694人,女性为29845人;70~7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7.1%,其中男性为13472人,女性为16595人;80~8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3.4%,其中男性为5257人,女性为9091人;90岁及以上的占人口总数的0.5%,其中男性为614人,女性为1500人。2016年,0~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9.7%,其中男性为23072人,女性为21446人;10~1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9.5%,其中男性为22604人,女性为21336人;20~2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4.7%,其中男性为35116人,女性为32398人;30~3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5.3%,其中男性为36900人,女性为33449人;40~4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2.7%,其中男性为30180人,女性为28340人;50~5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2.9%,其中男性为29947人,女性为29500人;60~6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12.9%,其中男性为29390人,女性为29961人;70~7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8.2%,其中男性为17400人,女性为20239人;80~89岁的占人口总数的3.6%,其中男性为6246人,女性为10108人;90岁及以上的占人口总数的0.6%,其中男性为808人,女性为1857人。

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人口净出生率为10.09‰,死亡率为7.91‰。2006年人口净出生率为10.22‰,死亡率为8.10‰。2011年人口净出生率为10.3‰,死亡率为7.9‰。2012年人口净出生率为9.8‰,死亡率为8.1‰。自1948年以来,人口净出生率和死亡率双双都在下降,但是,死亡率下降速度高于净出生率,因此,马耳他的人口数量依然在增长,2001年人口增长率为0.5%。2005年至2007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7%。2009年人口增长率为0.76%, 2012年人口增长率为0.77%。

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马耳他人口的平均年龄,1995年为35.7岁,2005年为38.5岁,2011年为40.5岁。马耳他人口的平均年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提高。

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60年前,马耳他男性平均寿命为55.7岁,女性为57.7岁;而2004年男性为76.4岁,女性为80.4岁;2005年进一步延长到男性为77.7岁,女性为81.4岁;2006年又进一步延长了,男性为79.2岁,女性为81.5岁;2010年男性为79岁,女性为83岁;2012年男性为78.6岁,女性为83岁。而在欧盟成员国中,则要数马耳他女性平均寿命、男性平均寿命之间的差距小,女性平均寿命仅比男性平均寿命多4.4岁。

根据马耳他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马耳他人口总数中,城镇居民占92%,农村居民仅占8%。2008年,马耳他城镇居民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94%。可见马耳他的城市化水平是比较高的。

马耳他人口存在欧洲联盟成员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1.婚姻状况不佳

首先,结婚率一直有所下降,1995年结婚率为62.8%, 2005年结婚率下降到61.3%, 2010年结婚率为63%, 2011年结婚率为62%。其次,单身人口也越来越多,1995年单身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29.3%, 2005年上升到30.2%。最后,离婚和分居现象越来越多,1995年离婚者数和分居者数占总人口数的1.7%, 2005年上升到2.2%。2009年,单亲家庭比例达到23%,独居人口中女性占多数。给离婚增加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加重了现代人“结婚难”的症状。马耳他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明确立法限制离婚。实际上,这样做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比如很多婚姻不幸福的人选择了分居,或者是非婚同居和晚婚的现象较多。2011年5月28日,马耳他举行了决定是否将离婚合法化的公投。马耳他总理劳伦斯·冈奇次日揭晓了结果,宣布该国民众已通过公投同意让离婚合法化。这意味着,分居4年的马耳他夫妇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婚。之前,全世界仅有马耳他、菲律宾、梵蒂冈和爱尔兰四国不准许离婚。

2.人口老年化

65岁及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的比例:2001年为12.53%, 2003年为13.1%, 2006年上升到13.7%, 2011年为16.3%。超过联合国规定的人口老年化标准,马耳他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社会。根据统计,1948年0~4岁人群在马耳他人口中的比例最大,2004年则是45~59岁人群在马耳他人口中的比例最大,到2025年则变成65~69岁人群在马耳他人口中的比例最大,马耳他人口进一步老年化。

3.女性寿命比男性寿命高

根据马耳他2006年人口统计的有关数据,其中,60~69岁的女性有21807人,男性有19981人;70~79岁的女性有15311人,男性有11179人;80~89岁的女性有6880人,男性有4197人;90岁及以上的女性有922人,男性有368人。2010年,马耳他女性平均寿命83岁,男性平均寿命79岁。预计2060年,男性平均寿命将延长至82.2岁,女性平均寿命将延长至89.6岁。由此可见,马耳他60岁及以上的老人中,女性比男性多,说明其女性寿命要比男性寿命高出不少。

4.女性人口比超过男性

1995年,马耳他女性为191296人,占全国人口的50.6%;男性为186836人,占全国人口的49.4%。2005年,马耳他女性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4%,男性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9.6%。2010年,马耳他女性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29%,男性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9.70%。2012年,女性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19%,男性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9.80%。女性人口比例长期以来超过男性人口比例,马耳他逐渐进入女性化社会。

5.居民物质生活状况

马耳他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发布居民物质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马耳他1/10人口物质生活贫困。调查基于以下九个方面:每年一周的海外假期情况;每隔一天有一顿丰盛的饮食情况;洗衣机拥有情况;固定电话拥有情况;手机拥有情况;小汽车拥有情况;房租或者房贷偿还情况;家庭水电气费用情况;意外费用情况。调查数据显示9.5%的人口不能承担上述4项及以上费用,被认为非常贫困,17.5%的人口不能承担上述3项及以上费用,被认为处于贫困边缘,18.5%的家庭没有小汽车。

(二)民族

在马耳他全国人口中,马耳他民族占95%以上。一般认为,马耳他民族是由远古时代的罗马人、迦太基人、腓尼基人和当地土著人长期融合而形成的。马耳他民族是典型的地中海民族。他们热情待人但并不外露,善于表达感情但又能耐心克制;他们温和、明智而又充满自信。他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语言和种族特点,其衣、食、住、行都别具特色。除此之外,英国人口数占马耳他全国人口数的2.1%,阿拉伯人(主要来自马格里布的国家)占2%,其他民族占0.6%。

(三)语言

根据《马耳他共和国宪法》世界宪法大全编委会:《世界宪法大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第852~876页。第1章第5节第1条规定,马耳他的国语是马耳他语。第2条规定,马耳他语、英语以及议会规定的其他语言(需由议会以2/3以上成员通过的法律规定)为马耳他的官方语言,政府可以为各种官方目的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第3条又规定,法院应使用马耳他语,但在必要情况和条件下,议会可以规定使用英语。

使用马耳他语的人数超过了30万人,马耳他语属于古老的闪米特语族(Semitic)。它其实就是中东和北非一带的混合语言,由马格里布阿拉伯语(西部方言)发展而来,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通行的阿拉伯语方言十分相似。阿拉伯语西部方言是由伊斯兰教的胜利者普尼尔人在9世纪带到马耳他去的。由于马耳他地处北非和南欧的中间地带,这种地理位置必然会使其与南欧“接触”,使得马耳他语大量吸收罗曼语词,进一步把西西里语这种意大利语(属于罗曼语族)方言的成分引进马耳他语,结果是两者融合,造就了今天的马耳他语。它的句法和语音系统已大异于阿拉伯语。

到17世纪,马耳他语有了自己的书写形式。20世纪20年代,“马耳他作家”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为马耳他语设计了新的文字——拼音字母加圆点(·)和短线(-)。马耳他语是唯一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的闪米特语言,为主-动-宾语法型的语言。

英语多用于政府部门、知识界、旅游业和对外事务,岛上大多数人都会说。其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支。

七 国旗、国徽、国歌

(一)国旗

马耳他国旗启用于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两个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左侧为白色,右侧为红色;左上角有一镶着红边的银灰色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士的鲜血。

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的来历:马耳他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作战,配合盟军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进攻,于1942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十字勋章。后来,勋章图案被绘制在国旗上,1964年马耳他独立时,又在勋章图案四周加上红边。

马耳他国旗为红地镶白边,中为马耳他十字。

(二)国徽

马耳他国徽启用于1988年,为盾徽,图案与国旗相同。国徽中央为盾形,盾面为与国旗相似图案,寓意同国旗。盾面上方为一个堡式王冠,王冠呈金黄色,下部有一个较突出的拱门,上部是8个角楼(8个中只能看见5个),代表马耳他防御工事,也代表马耳他城;盾面左右两侧分别饰以一支相互交叉的橄榄枝和棕榈枝,其象征和平;树枝的交叉点以一条涡卷饰带系扎,饰带上写着“马耳他共和国”字样。

(三)国歌

国歌《马耳他颂》原是一首校歌,用罗伯特·萨姆特的曲调填词。词作者卡尔姆·赛特是马耳他的著名诗人,他当时的意图是想用赞美诗的形式,为马耳他写一首颂歌,以宗教和爱国的观点来团结各党各派。其1923年2月3日被首次演唱,1941年4月7日被定为国歌。歌词为:


上帝赐保佑,你一贯保护这块土地,祖国的亲爱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是你把我们的祖国造得这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