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上学

“小炎,你先回房睡觉,我跟你南哥哥说几句话。”尹苓看着明显带上了困意的弟弟。

“嗯,姐姐你也早点睡。”尹炎边打哈欠边往房间走。

尹苓看着目前明显赖在自家院子不肯走的南梵夜,还是走了过去。

“南公子,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你还不回去吗?”

“苓苓,都说了叫我梵夜就行了,怎么还这么生疏。”

“南公子,我们也没熟到这个地步吧。”

“咱们可都认识了半月有余了,这还不熟啊?”南梵夜厚脸皮的说。

“好好好,梵夜公子,你还是快回去吧,现在年夜饭也吃了,我这里也确实没有多的房间安置你们两位。”尹苓催促道。

“既然这样,那我就告辞了,明天见,苓苓。”南梵夜说完便转身走向了等候多时的马车上。

那样子是生怕尹苓拒绝他明天见的要求似的。

对于南梵夜的自来熟,尹苓也没办法,只得转身回了自己房间,锁好房门后,躺上了自己的小床,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主子,您今天为何不趁机向尹姑娘表明心意?”坐在马车外的越北疑惑的问着车内的南梵夜。

“今天还不行,她明显对我戒备得很,而且,我们确实才认识半月。”南梵夜靠坐在马车内,语气轻松的回应。

“今日先这样吧,先回府。”南梵夜向车夫吩咐道。

“是!”车夫回应。

随即便听见车夫手中缰绳轻晃的声音,似是在催促马儿加速。

在乡间的路上留下了一串马蹄踏踏声,还有车轱辘与地面的摩擦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一声一声,敲打着沉寂的空气。

渐行渐远,马车终于消失在路的尽头,只留下一道浅浅的车辙在蜿蜒在这条路上。

日子一晃,已到了可以送尹炎去学堂报道的时间了。

一大早。

“姐姐,我去学堂会有夫子愿意收我吗?”尹炎跟着自己姐姐走在去学堂的路上,有些紧张的发问。

“放心,咱们小炎这么聪明,夫子们会喜欢你的,要相信自己。”尹苓牵着弟弟的手想也没想便回答。

“去了学堂,要记得听先生的话,跟同窗们好好相处,知道吗?”尹苓继续叮嘱道。

因为她们住的这个村子不算特别大,所以他们村里并没有学堂。

但在他们村与附近几个村子之间,有一位张秀才,因为上榜无望,又不想浪费自己多年的努力。

也由于村里人的支持,还有周围几个村子的支持,开了一个供村里孩子启蒙的学堂,也算是圆了他苦读多年的心愿。

若遇上些聪慧异常的孩子,他也会额外关照一些,并建议他们的父母将孩子送到镇上的学堂,因为那里的夫子们比他教的更多,孩子也更有希望博得榜上有名。

尹苓带尹炎去的自然也是村附近的启蒙学堂,这个时间正是家长们带孩子去报到的时候。

所以尹苓到的时候,还看见了三三两两的人围在学堂门口。

问着夫子要交多少束脩,要给自家娃买些什么东西为入学堂做准备,还有的家长因为自家娃不愿意上学堂,在门口苦口婆心的劝着。

尹苓带着尹炎走向了学堂门前案桌后坐着的张夫子。

“张夫子,我带我弟弟尹炎过来报道,敢问您这边一年需要交多少束脩?”尹苓带着尹炎,恭敬的行礼问道。

“尹炎,名字不错。束脩,一年二十两。”张夫子朝两人微微一笑,回答了尹苓的问题。

尹炎听到夫子提到自己,也不由得直了直身子。

尹苓知道这个时代上学贵,但没想到这么贵,这二十两,差不多要把她现在的家底都要掏空了,看来她得赶紧想办法挣钱了。

尹苓麻利的从钱袋子内拿出了二十两,将银子恭敬的交给了张夫子。

张夫子收了银子后,便对着旁边站的笔直,强装镇定的尹炎说道:“既然来了,就进去吧,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你姐姐的期望。”

“是,先生,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尹炎保证道。

转身跟姐姐说了两句话,便进了学堂,找到了空位置自行坐下,开始了他上学的第一天。

尹苓听着弟弟对她的保证与坚定,心下一暖。

又看着弟弟坐在学堂内认真的模样,再次向先生道谢告别,悄然离开,转身向集市走去。

尹苓在过年期间,就好好的扒拉了自己所有的记忆,企图找找自己还能弄点什么东西出来挣钱,这一找,还真找到了个可以挣钱的东西。

也仔细的归置了南梵夜过年时送来的东西,一收拾才发现,南梵夜送来的东西里面,除了那些点心糕点以外,还有一个单独的小箱子,里面装的东西才是真的值钱。

但这些东西是别人送的礼物,她也不能转头就拿去卖了。

现在只能先去集上实验一下她之前的办法了。

……

距离此地不知多远的一个繁华城池,坐落于东边的傅府此时正忙碌着。

主屋卧房内。

“夫人,您是昨夜又梦见小姐了吗?”傅夫人身后正为她梳头的丫鬟一脸关切的问。

“唉……也不知道那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的孩子,如今到底还活着没有,都十六年了,若活着的话,又在哪里呢?”傅夫人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有些黯然的自言自语。

“小莲,先这样吧,扶我去正厅,哲儿今日也该回来了。”傅夫人又叹了一口气,制止了小莲继续给她打理发髻的动作。

“是!”小莲立马将适配的首饰帮傅夫人戴好,扶着人往正厅去了。

尚书府正厅内,傅尚书正端坐于主位,神情肃穆,傅夫人也走到了主位坐下,小莲则立于堂侧。

傅尚书的大儿子傅韵哲正立于堂下,身着锦衣华服,着实是气度不凡。

今日,傅韵哲每月回家休沐的日子。

“近日,可有你妹妹的消息?”傅尚书沉声问道。

“回父亲,还没有。”傅韵哲语带失落。

傅尚书微微皱眉,却也没多说什么,目光转向夫人。“夫人?”

傅夫人轻叹一声,眉目间流露出一丝忧虑。“老爷,近日我总是梦见她,她就那么不远不近的看着我,不哭也不闹,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怪我。”

傅尚书沉默片刻,叹息道:“夫人莫要太过伤心。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京城内外,乃至周边州县,皆已找寻过。只是,那孩子丢失时才刚出生不久,当时又逢饥荒……恐已流落他乡。”

傅夫人拭去泪痕,强作镇定。“老爷,我知你已尽力。只是……我……。”

傅尚书也是心中一痛,握住夫人的手:“夫人放心,我已吩咐下去,加大搜寻力度。无论如何,我们定会找到我们的孩儿,让她重回咱们尚书府,待她回来,咱们加倍弥补她,一定不会亏待她的。”

傅韵哲开口:“父亲,母亲,妹妹之事,我亦时时挂念。若有需要,我愿亲自前往各处打探。”

傅夫人激动地看向儿子:“哲儿,你有此心,娘很开心。只是,你如今在军中任职,擅离职位多有不便。”

傅韵哲微微一笑,坚定道:“母亲,那也是我亲妹妹,我又怎坐视不理?还请父亲母亲允我前往。”

傅尚书沉思片刻,点头道:“也罢,哲儿,你且去准备。切记,凡事小心,不可轻举妄动。”

傅韵哲应声退下,心中已然有了计划。

当然,他们会一直寻找,也是因为当年参与此事之人,后来交代说并没有将孩子直接处理掉,只说丢在了一个村子附近。

只是,当他们寻到那个村子的时候,村里人却都说没有见过什么孩子,甚至于周围的村子都找过了,但周围所有的村里也没有找到新出生的婴儿,线索也就断在了此处。

他深知,寻找妹妹并非易事,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

正厅内,傅尚书与夫人对视一眼,心中也是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