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起一本书,所以想起一个人;因为想起这个人,从而想起那本书。
时隔多年,我都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样把书给她的了,只大概的记得是在冬天。那应该是我买的第一本正版书,因为听很多人说这本书没有错别字都很难读懂,如果有的话就更难读通了,所以毫无选择。
我也只读了不到半本,阿尔卡蒂奥才因为迷恋着炼金术不能自拔,而被家人绑在了大树上。,后来的事无从得知。那时候我读大二,在学校附近的小旅馆里做着值夜班的兼职工作,空闲的时间特别的多,所以我常常会带上它。上白班的阿姨看我读关于孤独的书,还常常递兰州给我抽,我每次都拒绝了,因为我戒了烟。
应该是在冬天里的假期,我们谈到了一些书,她也刚好在读一些。她问我有没有比较喜欢的推荐给她,我说了《百年孤独》,她也好奇,我也毫不吝啬,可后来她就像那本书一样蒸发了。我回忆这本书像回忆她一样,大概书在她那里待了多久,我就有多久没有见过她了。或许,想读那本书也如同想见她一般。
后来有联系,是因为我偶尔会写一些文章发到朋友圈里,她想知道我的笔下,她会是什么样的。而我跟她谈起书的事情来,她却不记得书哪里去了,很是遗憾。可我却再没想过买一本新的,总觉得它们不一样。在微信读书里面读,也总觉得没有拿着它读的惬意,心思像留不住的候鸟。我也有写过关于她的一篇文章,可就像那本书的后半部分一样,像我从未涉足的一片草原,我不知道那里的天有多蓝。
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姑娘,或许我们对彼此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不敢确定,但关于我是一定有的。在懵懵懂懂的岁月里,可能女孩永远比男孩更成熟一点,我们认知着许多的新奇,也随之认知着自己。仿佛是俩只不知名的鸟,飞过各自的天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很多年再没有交集,也再没有什么诉说与倾听,看样子,我们的生活都渐渐如意,各自有各自的旅行。日子也仿佛在经过一些波澜之后慢慢变得平静,每个人的成长都变得悄无声息,好让经久未见的人们满怀惊喜,满怀敬意。就像我想起一个人的美丽而无从下笔,没有任何词句可以想起,呆呆的看看月亮,看看星星。
也许每个人都一样吧,在“淘金”的时候会被捆绑起来,在随波逐流的时候被推向孤独,然后一边选择,一边行走,时而疯狂,时而孤独。
如果那本书还在的话,我想再见到它,它是一段岁月的纪念,也是一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