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奉旨回京

长城口之役,辽军大败宋军,令大宋元气大伤。赵恒怒火攻心,把张弼仁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令其在家中闭门思过。

虽说是除掉了心腹大患袁靖阳,可他似乎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欢心,说来说去,就是少了一个能统领全军的将才为其所用。

原本一心想扶持李猛上位,可不承想,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这些年自己精心布置的一切,被他一战而毁,张弼仁岂会甘心。

张弼仁在家中闭门思过期间,皇帝为了稳定朝局,就想把杨延昭召回京师,便发了一道圣旨送往了遂城。

杨延昭接到圣旨之后,内心十分矛盾。大辽对宋地一直都虎视眈眈,如若自己奉命离开遂城,怕是这些年镇守此地就会功亏一篑。可是如果不回京,就要背上欺君抗旨的罪名。

回不回,都难免会落人口食。既如此,他就不能回,可是有一个人却必须要回去。

是夜,月色皎皎。

杨延昭唤了袁靖阳,两人在夜色中,徐步而行。

“靖阳,为师想了很久,张弼仁已经失掉在皇上心中的份量。这一次是你回京最好的机会。如今,辽国日益强大,朝中缺少良将,皇上想让我回京,可遂城也不能放弃。所以你回去是最好的选择。为师早已修书回京,向皇上推荐了你。只要收复长城口,就是你为靳州一役洗刷冤屈的时候。”

“老师,学生明白,这一次一定会为枉死的万千将士讨回这个公道的。”

袁靖阳乔装改扮,带着皇帝的圣旨回到了汴京。

因为有杨延昭的举荐,加上朝中确实无可用之将,收复长城口之战,就落在了袁靖阳的头上。

这三年,他一直在遂城和恩师并肩作战,等的就是这一天。这一次的成败对袁靖阳来说意味着什么,想必不用多说了。

一血前耻,还是继续背负罪名,恐怕只有这一次机会了。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趁辽军在长城口还没有缓过神来之际,袁靖阳率领着几万兵马又杀了过来。而上京距离长城口甚远,远水解不了近渴,辽国根本来不及派兵增援。

这一仗打得真是痛快淋漓。达宏根本不会想到,刚刚才大败而归的宋军会再一次卷土重来。他太轻敌了,不知道面对的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这一次,打得达宏真是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带着好不容易从血路中杀出来的几个残兵弱将一路而逃。

这一次,辽国是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怕是不会再兴兵来犯了。

收复长城口,令赵恒十分高兴,立马就封了袁靖阳为上将军,并在京城赐了府邸。

在家中思过的张弼仁万万没有想到,才几天时间,朝中的局势竟有了如此大的变化。他苦心经营多年,又岂会甘心让大权旁落。

既然他能除掉袁靖阳,那么也能除掉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上将军。

辽国伤了元气,那么还有大夏国,只要有心,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袁靖阳等的就是张弼仁的故伎重演,靳州一役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很多证据都无从去找,唯一知道真相的李猛也已经死了。张弼仁在朝中党羽众多,如果不这样,要除去他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次索性就把他们一锅全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