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2012)
- 胡为民主编
- 1945字
- 2025-02-17 11:09:37
2011年,我国68家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和216家内控试点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内控规范体系全面开展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实施时间表开始建立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与此同时,各监管部门为进一步推进与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相继开展了多项关于内部控制的监管活动并出台了关于内部控制的规范文件:
(1)2011年1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了“资本市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之后证监会上市部颁发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上市部函[2011]031号),其中规定了2011年度实施内控规范或者参与试点的公司,具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按规定实施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8家公司,按规定2011年应实施内控规范;第二类是自愿试点类,在上市公司自愿的基础上,根据证监会和证监局的推荐,共选取了216家公司参加内控规范试点。
(2)2011年6月,由财政部会计司、中国证监会会计部联合主办,《中国会计报》协办的“2011年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奖征文活动”成功开展。此次征文活动搜集整理的经验材料及撰写的理论文章都经过了实践检验,被证明行之有效,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内控建设有奖征文活动提高了企业开展实施内部控制的热情,配合了财政部、证监会等部委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落实,帮助企业更加深入理解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协助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2011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该意见的发布是贯彻落实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举措,它明确了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工作要求,提高其执业质量,从而达到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
(4)2011年12月,中国证监会在长沙召开了“上市公司年报监管暨内控工作会议”。证监会领导对2011年内控实施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2年内控实施工作做出了部署安排。深圳证监局、北京证监局和江苏证监局作为典型代表介绍了辖区内上市公司内控规范试点工作经验。证监会和财政部领导总结了上市公司推进内控体系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中联重科领导介绍了自身内控组织和制度建设的经验,迪博领导在会上作了题为“基于企业价值的内部控制”的主题演讲。
(5)2012年2月,中国证监会颁发《关于做好2012年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证监局、沪深交易所在做好2011年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实施公司和试点公司的评价、总结和持续推进工作的同时,应当抓紧落实主板公司全面实施内控规范的准备、培训、跟踪和反馈工作。各地证监局现已依据证监会的要求,多次对上市公司开展如何建立内控规范体系的培训。
(6)2012年5月,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力争用两年时间,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建立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总体安排是:已在全集团范围内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的中央企业,应当重点抓好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工作,着力提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主业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或所属控股上市公司资产比重超过60%、尚未在全集团范围内启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中央企业,应当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全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着力抓好集团总部与各类子企业同步建设与稳步实施工作,于2012年建立起覆盖全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其他中央企业应当抓紧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确保2013年全面完成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工作。
2011年,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已经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内控试点上市公司也开始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同时部分非内控试点的上市公司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契机,加强公司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合理保证公司战略、经营、报告、合规和资产安全目标的实现,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将利用上市公司2011年公开披露的年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其他数据,全面地描述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状况,同时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体系对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行量化,并以指数的形式呈现,最终评选出内部控制综合排名前百强、主板前百强、中小板前五十强、创业板前三十强、各行业前十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