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建构
更新时间:2025-04-28 18:40:47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科学主义滥觞于中国,肇自近世。甲午战争更使构筑科学信仰成为中国人的普遍认知。此后,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扬波,科玄论战中科学派的续流,及至与机械唯物论的联姻,科学之念自“器”而“道”,成为统摄百年中国思想领域的科学主义,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产生了复杂动态、深层次、全方位的影响。本书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归纳、文本细读等方法对20世纪具有科学主义表征的中国文学史文本进行了系统化的个案研究,力求考据扎实、史料翔实、看法系统、角度独到,以期引起学界对科学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问题的关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首献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要通过对翁方纲、姚鼐、邵晋涵、余集四家分纂官所撰分纂稿与《四库全书总目》进行比勘和分析,从学术史、思想史高度深入研讨影响《四库全书总目》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史学与学理因素,揭示和诠释《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思想及方法论的内涵和实质,认识和理解其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通过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对《四库全书总目》的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学术思想、学术方法论、意义价值以及相关问题等进行归纳文学33万字
- 会员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转型问题为研究中心,既对其作宏观描述,又对它展开细部考察。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并非一种单一的存在,而是由一些具体而有差别的学术话语和知识事件所构成。但是,由于大众文化兴起、现代性反思发生和身份政治凸显等原因,当代文学理论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以致于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价值取向、身份认同、功能定位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型。“大文学理论”,可文学21.8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为核心,旨在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小说文本置于与佛教文化关系的发展脉络中,考察佛教故事原型、基本观念、话语表达方式对故事本体的塑形及小说精神内涵的生发;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体例、时间及空间结构的创设意义;对特定意象、意境及语言表达方式的生成与开掘等。通过将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放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中梳理,突破了前人指证性的研究和作家作品个案研究,深化和文学20.3万字
- 会员桐城派作为清代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与清代学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第一,作为清代理学中坚的桐城派在发展轨迹上与清代理学存在相似性;第二,它与清代汉学之间存在既相争又兼容的复杂关系。桐城派在有清一朝居于学术正统的地位,清朝灭亡后又被斥为“谬种”。这种学术及政治地位上的大起大落使桐城派具有了学术研究上的典型意义,对桐城派学术思想流变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学术思想流变的认识,也文学17.6万字
- 会员本书按时间顺序呈现了《西游记》英文翻译的发展情况,讲述了英文译作经由片段译文、单行本,再到英文全译本的发展轨迹,针对韦利、余国藩和詹纳尔三个译本,从跨语际、跨文化角度做出重点分析。同时,针对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研究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阐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最后从儿童文学改编和影视作品改编两个方面论及《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改编。文学21.5万字
- 会员《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亚非文学的理论阐释与建构”“文学阅读与理论阐释”“批评理论与争鸣”五个栏目,共十一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做出新的阐释。文学23.8万字
- 会员当代中国诗歌70年的历史进程,如果以价值建构和史实面貌特征为标准,应划分为“社会主义时期”(1949—1976)、“社会主义调整期”(1977—1991)和“后社会主义时期”(1992—2019)三个阶段。它们有前后传承的历史关联,也表现出文学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诗歌批评史通常采用“以史带论”的史学观和分析模式,这种模式当然有历史感和说服力,但也容易抑制小说批评史的独特性,尤其容易忽视批评的主体性文学2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