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东迁色目作家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元代东迁色目作家研究

胡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6:48:27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前贤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敦煌文献、碑铭、墓志、家谱等新出土文献,探讨了东迁色目人的西域文化背景及其历史渊源,色目作家的创作情况。以大都不忽木家族、贯氏家族、廉氏家族,中原崇喜家族、马袓常家族,福建王翰家族为例探讨了色目家族文化文学的发展演变,揭示了色目家族东迁后家族文学创作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本书还探讨了色目作家文学创作的地域特征,阐述了色目作家与元代理学的关系及其对元代文坛的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先秦文学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先秦文学的基本面貌,包括上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屈原和楚辞,秦国文学。各章分节介绍主要作品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并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全书框架合理,资料详实,相关内容有及时结合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且不少章节文词秀丽可观。不仅有助于中文专业学生和教学工作者用为参考,还可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不断
    褚斌杰 谭家健主编文学35.6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叙事理论、文本、叙述者、视角四个方面介绍叙事与话语的关联,下编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借助话语分析的“慧眼”来阐释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形象的内在关联,以及黑色幽默小说对现代性话语的嘲弄。本书适合对叙亊理论感兴趣的初学者,也可作为文学理论学习的配套用书。
    马婷文学16.8万字
  • 会员
    本著引论部分介绍了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的越地现代文学理论著作。主体部分从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赏评论、发展论五个方面考察越地现代文学理论。余论部分从审美与启蒙两个方面论述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全书系统地展现了夏丐尊、许钦文、范寿康、徐懋庸的文学理论研究成就,以及章锡琛、范文澜分别对国外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注释、翻译,既谈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也谈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两方面互相结合
    李先国文学25万字
  • 会员
    新月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而复杂的诗歌流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三种诗学形态相伴相生,使新月诗学观呈现出相互包容的诗学理念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新月诗派与中国著名自由知识分子社团——新月社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新月诗派不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诗歌流派。本书从新月诗派的生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视角,将新月诗派投射于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借助大量的历史资料,探讨新月诗派错综的发展轨迹。运用
    叶红文学20.5万字
  • 会员
    本书截取新中国十七年这一段,通过细致梳理和分析大量文献,考察外国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批评的核心问题,揭示具体历史语境中批评观念的本质特征、表现形态、内在逻辑、演变轨迹,廓清文学批评范式转移的发展过程。既考虑到问题之间的历史与逻辑联系,又体现某一问题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与思想深度,追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代性追求的精神脉络。
    李松文学22.7万字
  • 会员
    近年来文学与文化前沿与热点问题纷呈,亟待批评界给予及时回应,本书即是对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思潮若干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批评与探究。它由现当代文学专题、作为文化现象的文学与文学史、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热点问题、观与评的人文之思各有偏重又相互呼应四部分组成。本书将现当代文学放置在中西方文化视野中去考量和研究,并反思文学史写作的语境下重新检省作家的定位与书写,同时对西方当下的热点文化思潮理论做了较为深入探析,展现
    于文秀文学17.2万字
  • 会员
    本书尝试摆脱“西游学”领域一直以来“以百回本为本位”的思维定势,将目光从百回本小说上拉回,并进一步将研究对象由“小说”还原为“故事”,在跨文本视阈内,以“西游故事”的演化、传播过程为线索,将小说、戏曲、说唱三种文本系统置于同一平面进行考察,研究它们在重述、再现故事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与个性特征。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历史描述,通过对“发轫期”、“聚合期”、“定型期”、“赓续期”等演化阶段的宏观把
    赵毓龙文学29.9万字
  • 会员
    本书探讨的是1925-1937年中国新文学的价值实践,这是一个文化上群龙无首、多元共生的时期,不同文学观念在抗衡中并没有互相取代,而是各行其是。
    姚玳玫文学39.5万字
  • 会员
    清代中叶的著名长篇白话小说《绿野仙踪》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郑振铎先生将其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认为“皆为前无古人之作”,赞其“比《儒林》涉及的范围更广,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比《外史》更深刻,而其技巧与笔力也更泼辣”。《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主要生活在河南、陕西等地,其语言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整体面貌中。副词作为虚词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内部不均衡,个性强于共性,需要做整体研
    王素改文学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