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情感忽视:如何克服母亲情感缺席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7-19 15:43:32 最新章节:第22章 关于作者
书籍简介
献给所有缺失母爱的小孩。看清母亲,是疗愈自己的第一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母亲只关心你是否吃饱穿暖,从不关心你的内心想法;你觉得母亲根本不理解你,只会讲大道理;当你倾诉烦恼、表达痛苦时,母亲责怪你太脆弱、小题大做;母亲经常嘲讽你、贬低你,让你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得到了母亲在物质层面的照顾,却没能得到情感层面的理解和接纳。对于后者,母亲要么忽视了其必要性,要么出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做到,甚至有些时候是有意不那样做。在母亲忽视情感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挣扎于高敏感、回避型依恋、焦虑、抑郁、孤独、自我批判等精神泥潭中。本书对情感缺席的母亲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剖析,为成年子女的自我疗愈提供了明确的路径。阅读本书,你能够达成以下四个目标:一、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接受了什么样的母爱,明白为什么母亲没能为你提供情感养育;二、看清母亲的养育方式与你现在经历的困难之间的联系,不再盲目责备自己;三、明确现在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滋养,能通过哪些人、哪些途径来弥补;四、找到现在的自己与母亲合适的相处距离,疗愈因母亲情感缺席而造成的痛苦。最终,你将能够重塑自身的内在力量,成长为更完整的大人。
品牌:博集天卷
译者:赵晓曦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作者是生理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压力下人的表现相关课题。本书中,她指导读者进行10周循序渐进的呼吸训练,改变心率变异性(良好的心率变异性让人可以更好控制心脏在压力下的反应和恢复程度),达到在运动比赛、演讲、会议发言等场合的良好表现。书中介绍了如何通过呼吸减轻压力下的反应,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由消极情绪状态转变为积极情绪状态,如何疗愈过往经历带来的内心创伤等。使读者阅读本书后,除了可以提高自身表心理12.7万字
- 会员本书深入探讨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特征、成因及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生动展现了讨好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困扰。追溯了讨好型人格形成的童年根源和社会文化因素,指出其对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如自我认知、设定界限、学会拒绝等,帮助读者逐步改变讨好型人格,实现自我关爱和成长。同时,强调了幸福感的内在来源,鼓励读者关注自我需求,培养积极心态,通过自我实现获得心理7.8万字
- 会员长大后的世界充满着机遇,也有很多问题和挑战,虽然年轻时会憧憬着更好的未来,但也免不了掺杂着焦虑和恐惧。如何让自己持续进步?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拥有高质量的关系与环境?如何看待关系中的付出和索取?如何在问题来临时,打消退缩逃避的念头,有方法地应对?如何为自己人生的每段经历都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命运绝不是由自己不能选择的家庭环境、遗传因素决定的,人是有意识的个体,可心理10.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社交焦虑、疾病焦虑、广泛性焦虑、强迫症、抑郁症、躁郁症、物质使用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20种现代社会典型心理、精神病症,带你走进光怪陆离的精神世界。松鼠先生是一名社交焦虑患者,经过萤火虫医生几个月的心理治疗,他的社交焦虑渐渐好转,而此时,他的好友小猴患上了惊恐障碍并不得不住进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小猴出院后,向松鼠先生讲述了住院期间认识的病友的故事。那么多人经过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治疗心灵疗愈6.5万字
- 会员河马先生的身体发生了异样,去医院检查却被告知完全正常。然而不适却时时来袭。经历身心的疲惫,正准备放弃的时候,河马先生得到医生指点来到神经内科,被确诊为神经官能综合征,也是焦虑症。患上焦虑症的河马先生,身体有哪些表现呢?焦虑症究竟是怎样的疾病?为什么治好了又复发?焦虑症能痊愈吗?在和焦虑症对抗的过程中,河马先生是如何自救的?王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证心理咨询师,全国职业人才认证绘画疗愈师,家庭教心灵疗愈4.3万字
- 会员多年来,你可能一直试图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管理或减少焦虑,但焦虑从来不会完全消失,它很可能一直存在于你我身边,所以你可以一边体验焦虑和恐惧,一边与它们和谐共处。本书将告诉你怎么做。在某种程度上,与焦虑做斗争或努力控制它才是真正的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均为焦虑治疗专家,他们指出: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图控制与焦虑有关的想法、感受上,没有像电灯开关那样能立刻“关闭”焦虑想法和感受的按钮。本书会为你提供一条心灵疗愈22.3万字
- 会员如同身体会生病一样,我们的情绪也会生病。我们可以通过健身练习的方式练就“心理肌肉”,学会调节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强情绪“免疫力”。本书内容立足于中科院陈祉妍教授团队的多年的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并基于国际上经过循证认证为强有效评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技术——认知行为疗法(CBT),将抑郁和焦虑情绪问题的心理干预和调节方法分解为简单易懂的练习模块,按照循序渐进的流程科学分配在心灵疗愈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