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临证分析(任应秋医学丛书)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09/50490309/b_50490309.jpg)
会员
病机临证分析(任应秋医学丛书)
更新时间:2024-06-21 20:56:58 最新章节:王、刘、张三家分析病机的比较观
书籍简介
病机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研究“辨证”的基本知识,既散见于《灵枢》《素问》两部古医经中,尤其集中地记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凡十九条。因此,从来研究病机的,无不首先研习这十九条文献。惟十九条言简旨深,虽经注释,仍不易领悟其在临证时的具体运用。作者将十九条的原文拆散,提取其所涉及三十病证,分列于“形体”“藏气”“二阴”“神志”四类。于每一病证,在保留了其原文献精神的基础上,分析其为寒为热、属虚属实之不同证候,并各拟附施治方药,足以启发对古医籍理论的领会和临证具体运用的方法。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任应秋著 任廷革整理
- 会员中医的脉学,有其合乎科学的部分,也有其不合乎科学的部分,我们要根据辩证唯物论的原则对中医脉学进行研究、认识、改造、实践,即研究中医脉学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揭开其玄学的外衣,接受其合理的内核,既不是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与一孔之见,也不能逐一逐二地按照科学理论机械地去作对照,因为中医学理论并不全都是科学的。事实上,新中国建国二三年来,中医师在人民政府英明的号召之下都积极地要求进步,对于古老的中医学都愿中医6.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医学16.8万字
- 会员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医学25.3万字
- 会员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总结了仇湘中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用药心悟,总结仇湘中临床常用药物、方剂及药对;第三部分,临床效方,总结了仇湘中临床治病有效方剂;第四至六部分,收集整理了仇湘中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骨折等方面的病例病案,对每个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论治用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和遣方用药,并将诊疗理论思想以按语的形式附录每个病医学30.1万字
- 会员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医学18.7万字
- 会员《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医学9.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于2006年被文化部批准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名录,本书考证并梳理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丸散膏丹汤的产生、发展、及现代研究,从历史和专业的角度,还原了丸、散、膏、丹、汤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伟大实践中的发展沿革。对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选择具有代表性品种和剂型,对其开展的中医传统制剂工艺原理的研究与评价、传统剂型传承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中医26万字
- 会员主要内容:本书是胡随瑜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经验汇编,其价值在于传承古典药学知识与中医药学术思想,为中医药传承的教学与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内容分为上、中、下三卷,汇集了胡随瑜教授关于《神农本草经》阅读的难点和疑点解答,中医临床治疗验案160例,以及跟师学习心得15篇。特色:古典中药学经典传习与现代中医临床实践相结合,传承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古典药学知识,为中医药传承的教中医15.5万字
- 会员本套书内容主要包括概述、主要病因病机、辨证注意点、辨证思路、辨证思维程序示范、医案、常用中成药与经验方,重点突出辨证思路及病例思维程序示范,详细介绍各病症的辨治过程,给临床提供指导作用。本套书作为中医系列教学参考书,注重实用,可适用于中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及毕业后教育的各个阶段。中医23.8万字